海棠文

第530章 秋收冬采(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530章秋收冬采(中)
    蒲老的说辞也属实无奈,如今大局,日子刚刚见好,花钱的地方也多,有些靡费也真是要不得,只能是中医师们自己做变通了。
    比如说,这次药材提价之后,才开始推行的冬采,本草之中,许多药材就有冬采、春采的要求。
    但冬采跟秋收的产量有区别,秋与冬所差不过三两月间,没有耽搁,这类药材多半还是以秋收为主,因为产量更大一些。
    这些事,也不是一线的中医师能主导的,药性不佳,就只能在增减加味上做变通了。
    可涉及到了药性,增减加味也不是一般中医师能弄明白的,即便一些医家,对此也是一知半解,药性不明,这也是中医师难以成名成家的症结所在。
    蒲老等人为什么要无条件的支持李胜利,原因也在这里了,大路难行之时,一个少年人打着大传承护道人的身份,庇护了各地的名老中医,独力支撑医理的返本归源,药性的厘清。
    厘清了医理药性,与李胜利想的可以批量培养中医师不同,蒲老等人看到的是批量而出的名医名家,虽说这样的名医名家稍有水分,但也算勉强能承接医家之名。
    中医难就难在了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技艺上,一个方子打天下的可以算是名医,有名医名家之称的人才能算是真正入门中医,也就是看事角度不同的问题。
    现在自训班培养的赤脚医生算中医,半吊子的也算中医,蒲老等十余老汉也算是中医的。
    也不是中医神秘,更不是中医难学,而是这类靠生存经验积累而出的传统医学,体系庞杂,既难学也难精。
    面对传承了三千年的庞杂中医,成名成家才算是入门,也不是说的瞎话。
    真正入门之后,再以此时所学,回溯于各派典籍,稍微用功十年八年,做个真正的名医名家也就是顺势而为了。
    如今一口饱腹的粮食,已经让绝大多数挠头了,李胜利这边担着的可是几百医家,上千家属的口粮,作为医界前辈,这个时候不无条件的支持,什么时候支持?
    至于李胜利行事偏颇狠辣,那只是小节,与大传承无碍。
    这也是利益驱使做出的选择,在蒲老等人眼中,中医大传承也是一样至珍至贵的。
    早课做完,李胜利这边才将车上的两包书拎了下来,这两包书,多半都是装帧精美的医家笔记之类。
    典籍之类的医书,也没必要拿给这群老汉过目,被众老汉指摘一句不见兔子不撒鹰之后,李胜利也没急着离开,而是去看了看依旧留在自训班这边的柳爷继子张定国。
    柳爷随着各地名老中医去了山上,自训班这边的一些事务,就交待给了继子张定国,在柳爷看来,有些时候人情世故的历练,是要先于学艺的。
    在自训班操练的久了,张定国这边也较之以前的孱弱,精壮了不少,这小子也没少因为跟不上训练挨揍,至于背功,也是可圈可点的。
    大致问了一下自训班这边的情绪,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打几遍,就没有不服帖的半大小子。
    倒是中医的托付,李胜利没有完成,他家那半大小子浪的很,依旧在城里坚持立棍,对这路物件,李胜利也是没招。
    他现在已经被人关注了,总不好去城里掳人的……
    相较于之前,自训班近期入学的学员,也多了不少街面上的半大小子,避祸的子弟依旧是主流。
    就跟中医家的半大小子一样,颓势已现的时候,就不该死守了,再守下去等着他们的就该是发配了。
    最近要忙于洼里跟山上的秋收,李胜利临走的时侯,也没忘了把王前进拉到自训班这边,蒲老等人只能坐镇一下,真正能振臂一呼的也就李胜利、王前进跟肖虎了。
    他不在营里,两人之中总要有一个留在这边,以备不测。
    途经马店集的时候,李胜利也顺路到了胖老太太李许氏这边,付宜卿的事,还是要分说一下,本来好好的缘分,掺杂上乱七八糟的关系,以后就不好分说了。
    到了李许氏暂居的院子,看到虚掩的院门内,胖老太太正带着小儿媳翻晒药材,李胜利点了点头,王庆平这招是不错的。
    马店集村大,将需要晾晒的药材分配到户,质量上就会比集中晾晒的好一些,这也是经验之谈。
    “老太太,您不需要做这些的。”
    胖老太太李许氏,年岁已届七十了,在现时的农村即便不算是高寿,也算是不差了,弄出些响动,算是打了招呼,李胜利对于结过善缘的胖老太太也是有照拂的。
    “李先生来了,去给先生沏茶。”
    支使走了小儿媳,胖老太太李许氏笑盈盈的看着李胜利,这位面善的小先生,全了她的残念,即便小儿子如今已经卧床不起,李许氏这边心里也是充满希望的。
    守了这么多年,还能给夫家留个后,这也算是运气使然了。
    “老太太,嫂子的事,您就别撺掇了,不好。
    这也是坏了咱们之间的善念不是?”
    面对李许氏这样的老太太,李胜利直接开门见山的明说,别再跟上次一样,误会了才好。
    “李先生,我还是叫你胜利吧,这样亲近一些。
    你也清楚,桦儿怕是熬不过今年了,桦儿没了,我们娘仨也就没了依靠。
    既然宜卿有了些想法,你随她就是了,无非闲着也是闲着,有了这层关系也好让我们娘仨心安不是?
    待桦儿家的生产了,若是姑娘便罢,若是儿子,还是需要李先生照拂一下的。
    到时候她俩也撑不起门楣,只能靠李先生了,那时节我老太太也不在了,咱们之间的善念,还得靠她们俩来维持。”
    胖老太太李许氏出身京中名门,知道这世道之上,没有什么托妻献子之说,即便有,她们一家也不会碰上,善念想要延续,多半还是要靠利益的。
    李家积存的家资李胜利看不上,只余两个儿媳能用了,对此,见惯了世情的李许氏,也没什么怨愤。
    有这么一个李先生护着,血脉的延续就有了最好的保护,即便两人继续开支散叶,那也该算作是李家人的,有了兄弟姐妹,兴许将来的李家还是会枝繁叶茂的。
    “嗐,我这不说了也是白说吗?”
    对胖老太太李许氏的态度,李胜利也没招,都是随波逐流之人,有舍才有得,这位富态的老妇人,真是懂得取舍的。
    “胜利,伱当守是那么好守的,与其我老太太撒手之后将这俩交给外人,不如交给你这恩人了。
    <divclass="contentadv">你不会娶,她们也不会再嫁,李家的门楣就在,脏可能是脏了一点,只要后继子弟得力,勤打扫着,也不定是破败门楣。
    此事李先生不必多言,无非为的是我夫家的门楣跟延续,就由我做这个恶婆婆了。”
    听到是谈无可谈的结果,李胜利也没犹豫什么,连沏好的茶水也没喝,转身就出了院子。
    见李胜利走了,刚刚说了许多话,而且毫不避讳小儿媳的胖老太太李许氏,伸手拉过一旁的小儿媳,指着李胜利刚刚站过的地方说道:
    “点翠,有些话姨娘本不该说与你听的,但跟你嫂子一样,姨娘也不想让你枯守。
    如若肚里是女孩,那以后你就找个人家嫁了,不要学你嫂子。
    若是肚里是男孩,刚刚那李先生就是你的男人,你跟你嫂子一起跟他。
    这样一来,李家家资,他就会留给你们娘俩的,世道再变,也是银钱在说话。
    以后如何,就看你肚子争不争气了,生女儿,院里的东西就是李先生的,生儿子,就是你的了,但你跟你嫂子就是李先生的了。
    不要觉着难为情,你嫂子那种饱读诗书的都能放下,你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守着,你是不知道有多苦。
    放下了,接了李家家资,由你嫂子在一旁策应教导,你的儿子不会差的。
    乱只是一时的,等平稳了,有李先生护持,有你姨丈家的名声。
    以后的你或许就是前些年的我,即便饿殍遍地,也不影响咱们,而且还有京中名流时常拜会,这与平民老百姓的日子,可是天差地远的。”
    点拨了一下算是甥女的小儿媳许点翠,胖老太太李许氏也把豪门大家的生存之道,说给了她,事情如何,还看她的肚子争不争气。
    许多事都是靠野心来撑着的,李许氏可不是为了生存不要脸面的恶婆婆,她这么做,更多还是在委曲求全,延续夫家的传承,同时为漂泊在外的大儿子留根。
    至于大儿媳付宜卿,有些话就不怎么好说了,老太太李许氏,知道儿子在外的一些事情,早已再娶而且有了子嗣,只是这些不能说与她听罢了……
    离开胖老太太家的小院,李胜利也没急着走,而是就近去了一趟马店集的屠宰场。
    供应紧张,羊只就是很好的一张牌,虽说指标年前年后会有些问题,但路是趟出来的,而且已经趟了一遍,总归要走下去。
    三个村里需要的过冬煤炭,李胜利也是打着空头支票,从石钢那边赊回来的,入秋之后,贩羊也该打上了。
    贩羊,对马店集而言,也不全是好事,圈养存栏也是少不了的,这就消耗了很多原本是烧柴的草料。
    如今提倡养猪养鸡不养羊,也不是没道理的,羊吃草,草是烧柴,没了烧柴就得去砍树、刨根,这也是个恶性循环。
    至于地里出的烧柴,麦秸要送去造纸厂,苞米秸要留着养活牛马驴骡这种大牲口,能用作烧柴的只有根茎那一块。
    如今的专家们倒是不虞烧荒引来的烟雾跟颗粒,因为舍不得在田里烧,麦根都要用抓钩捞起来,弄回家烧火做饭的。
    至于土灶,你取缔一个试试,谁敢说,村里的社员们怕也敢拿着它当烧柴来用。
    如今的农村大队,不仅地里干干净净,就是村子周边,也跟狗舔过一样的干干净净。
    也就是药材秋收的计划下的早了一点,不然田间地头的那些个土药材,长的差不多了,都要收回家晒干做烧柴的,此时的百草霜,也是真正的百草霜,比后世的药性好一些。
    这次药材秋收,涉及的面很广,赶时节的药材都在采收之列,对内的采收差不多是涸泽而渔,对外的出口,差不多也是这样。
    毕竟外面还有封锁在的,虽说后续的计划也有,但做一把大买卖就算完的准备也不是没有。
    大致了解了一下如今羊只的用量,李胜利才跟老支书王胜庭对了一下。
    如今马店集贩羊最大的客户,还是自家,已经建成的一个大食堂,两个还是试验的大食堂,每天消耗的羊只近百。
    这还是悠着卖的,锅里的卖完就算完,如果敞开造,两三百或是更多也不在话下的,因为不要肉票。
    “胜利,今年的人手不大够用,麦子种下了,眼见着又要浇冬水了。
    贩羊这边,是不是再抻一抻,入冬之后,羊只的肥膘也足,不差这一两月的。”
    买卖太多,人手不够用,对七千人大村的老支书王胜庭而言,之前也是扯淡的事儿,人手富裕的让人挠头,才是大村正经的问题所在。
    现在不仅马店集是这样,边上太平庄的关大拿,也正愁着呢!
    如今仓促建成的药材采收合作社,也是正经有计划、有任务的,两个村过万的各色劳力,收完自己村田间地头的土药材之后,已经开始向山上、洼里转移了。
    谁曾想,这劳什子药材采收合作社,公社那边这么支持,一下就调了几乎全村的大小劳力上去,村里缺了劳力,这营生就没人来做了。
    采药的那些,采完就不管了,如今晾晒药材的,可都是村里的老人跟孩子,都特么上山去了,哪还有人干活?
    药材秋收,按上面的说辞叫做应收尽收,李胜利这边预估,差不多也得忙到下雪前后。
    “老支书,两边不一样的,羊只是咱们换东西的抓手,人该调回来就调回来,指标还是要勤跑一跑的。
    眼见入冬了,牧民也差不多该转场了,年前年后,还是有笔大买卖的。”
    听到李胜利的说辞,老支书王胜庭也是挠的头皮乱飞,这茬就是这么个说法,两边都撂不下的。
    “那城里那边盖房子的事,咱们就出三成人吧。
    剩下的让关大拿那边补足,合着,不能咱领他发了财,还让他得了闲不是?”
    拍拍腿上的皮屑,老支书王胜庭这边也有了计较,自家这边因为没人手而焦头烂额,横着也不能让入伙的关大拿舒服了,要烂一遭烂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