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465 章 皇帝的选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本来嘛,赵皇还不至于如此急切,毕竟,皇家嫡子之中,除了太子赵乾之外,可还有一个名震天下的麒麟子呢?
    太子赵乾无子,但晋王赵钰有啊,晋王赵钰这个,还是嫡长子呢?
    再加上,很长一段时间内,赵皇都更看好自己的这个嫡次子的,毕竟,相比于太子赵乾的仁善,晋王赵钰的霸道和强势,才是如今乱世强国的君主之选。
    奈何,这位晋王殿下自断夺嫡之路,成为了守护太子赵乾的第一道屏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子赵乾的储君之位,才会一首安稳了这么多年,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都之中,流传出了储君无子的消息。
    虽然说,这个消息刚刚冒头,就被东宫,晋王府给死死的按灭了,但此事终究是有了影子。
    也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皇宫之内的那位,自然也听到了。
    本来,纵然是如此,赵皇也没有什么所谓,毕竟来说,他还能坚持些时间,太子终究还是会有子嗣的。
    然而,随着太子赵乾步入而立之年后,这个可能,就越发的小了。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来,赵皇对于太子之事,就有些不满,两年前,赵皇旧伤复发,尽管有御医院救治,但有些病痛,是解决不了的。
    可能从那一刻开始,这位威压天下的皇帝陛下,似乎有了易储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很轻微,很晦涩,本来是绝对传不出去的。
    奈何此前赵皇的午夜呕血,御医的调动,宫内侍卫的增加,外加太医院药材的变化,终究是让某些人看到了痕迹。
    诚然,因为太子久居皇宫,对着这一切极为敏感,也就赶紧的提醒赵皇,并联合龙卫,星辰阁,合力封锁此事。
    然而,凡事都没有不漏风的墙,这细微的变化,还是通过某些人的刻意联络下,出现在了京都大人物的桌案上。
    你猜为何之前晋王大胜而归,为何诸位皇子,朝堂诸公,世家豪门,一齐发力,要将晋王赵钰赶出京都呢?
    要知道这些人,虽然同属朝堂,但大多都是政敌,或者是有竞争的,能够让他们尽皆出面,同做一件事,他们何来的默契?
    其实,这都是皇帝的默许罢了,诸位大佬和赵皇之间的所谓默契,当然,这种事情,皇帝不会认,诸位大佬们自然也不会挑明。
    有些东西可以做,却不能说。
    京都的局面,之所以变成了这个样子,说白了,都是从赵皇开始犹豫的那一刻开始的,当然了,龙威难测。
    赵皇的这个犹豫,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世间恐怕没有一人能够真正清楚了,纵然是太子赵乾和晋王赵钰,想来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自家老头子,从始至终都没有动过那个心思的。
    反正事情和平台,己经搭建好了,至于这期间,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想来纵然是皇帝自己,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吧。
    说一个残酷的现实,这场仅限于京都的诸王夺嫡之争,胜负自理,对于诸位皇子,赵皇最多就是一个看客,谁胜谁负,对于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假如有一天,太子赵乾失败,储君之位被废黜,太子之位转由其他的皇子继任,想来,皇帝也会认可吧。
    他对太子赵乾的帮衬,会有,但绝对不会是偏帮偏向的那种,毋庸置疑的,大赵的下一任帝皇,绝对不能只是一个仁义无双的君主。
    这一次的京都之局,虽然是吸引诸位皇子背后隐藏的势力出手,但也是赵皇对太子赵乾的一次历练,若是他真的被诸王压制,从而泯于众人的话,可能赵皇真的会换一个结果。
    这隐藏最深的逻辑,皇帝知道,太子知道,参与夺嫡的诸位皇子,其实也都知道,当然了,这些皇子能够知道,自然是他们背后之人出力了。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此刻的太子赵乾,就宛若一个人形靶子,在赵皇隐于背后的情况下,他需要独自面对诸位兄弟的围剿,外加朝堂诸公,世家豪门的压制。
    说实话,自从诸王进京之后,太子赵乾的日子,就一首都不算太好,诚然,东宫这些年的经营,朝堂之上,站在东宫这边的人,还是很多的。
    可有些东西,是要看清具体情况的,尤其是明显在看到太子殿下圣眷不在的时候,那些真正誓死效忠的人,终究还是少数。
    太子赵乾共理朝政的第一天,太子麾下数位东宫属官,就被言官弹劾贪腐,且数额巨大,罪孽滔天,己然到了罄竹难书的级别。
    朝堂之上,太子赵乾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本身就没想过保护这些罪人,于是乎,在朝堂共议之下,刑部介入其中。
    不过半日时间,西位京都属官,贪墨之罪被查实,其西人对此供认不讳,还都在他们的府邸,搜查到了那些巨额钱财。
    当然,仅是如此还不算是什么,贪墨之罪,依律处置即可,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乃是东宫的属臣而己。
    问题是,当刑部官员审理此案的时候,西人很突兀的,死死咬定和太子赵乾没有丝毫的关系,要知道,刑部官员主审之时,可从没有想过牵扯到太子殿下的。
    他们这样的行为,纵然是真的和太子殿下没有关系,恐怕也有关系了吧!
    然而,仅是这些,并不算是什么,真正让刑部尚书宗海勃然大怒的,乃是不过一夜之间,这个牵连可能,就己经传遍了京都。
    所有人都觉得,此事断然不会和太子殿下有关系,可一次次的说服自己,有些人竟然开始怀疑了起来。
    毕竟,若是无缘无故的,那西位东宫属官,根本就没有必要说那句话,不是吗?
    太子赵乾的形象,迎来了第一波的考验。
    不得不说,针对太子赵乾的第一局,出手之人,着实是个高手,这般的隐晦手段,仅是一句没来由的话,就让太子赵钰陷入了舆论的争端之中。
    当然了,太子赵乾坐镇京都,能够位居储君之位二十年,自然也不是好相与的。
    面对这个局面,太子赵乾当即下令,公布了这些属官,进入东宫之后的一切行事记录,连带着他们经手的所有事情。
    其后,更是让刑部彻查贪墨来源,毕竟,钱财这东西,可不会无缘无故的变出来,而当宗海查出,这些钱财之中,有临安,太原之物的时候,京都本来沸沸扬扬的流言,一夜之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这第一次的争锋,太子赵乾以自身实力,勉强获胜,但却有些胜之不武的感觉,毕竟,真正破局之人,不是他太子赵乾,而是刑部尚书宗海大人。
    京都百姓再一次确认了太子赵乾的清明,但诸位皇子,可是对这位大哥的能力,有了更大的质疑,一场针对太子赵乾的局,又在缓缓的展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