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预料
“不,完颜长之绝不会发只进攻蒙古了,相反他一定会大举出兵南征,来进攻我大宋。”
虽然杨炎用十分平缓的语气说出了这一番话,但还是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大吃了一惊。因为蒙古內部突然也发生了叛乱之后,一定无法在北方牵制金国,因此赵忱立刻招集执政大臣和杨炎,来商议大宋现在的战略调整。
韩彦直、王炎都认为,金国一定会借这个机会,出兵进攻蒙古,好彻底解绝北方的隐患,然后再回头对付大宋,那么大宋的对策就是一面从物资上支援蒙古,一面等待时机,等金军和蒙古军拼得两败俱伤之后,就立刻出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土。
而赵汝愚、张栻和范成大则认为金国一定会害怕大宋从背后进攻,因此不会大规模进攻蒙古,最多只是在物资上支援一下蒙古的叛军,或是派遣小股人马,支持蒙古的叛军。大宋应该一面支援蒙古,一面耐心等待,毕竟现在大宋收取西夏之地以后的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缓二三年,等蒙古平定了叛乱之后,大宋的国力也恢复之后,双方再共同从南北夹击,进攻金国。
尽管这两种意见一急一缓,但却没有人会认为,金国会在这个时候主动来进攻大宋。
因为自从大宋复国之后,不仅国力日盛,而且屡次对外用兵都大获全胜,还连续吞并了两个地域大国,西夏和大理。因此大宋君臣的底气都很足,谈起动兵来,远不向过去那么战战兢兢,谈兵变色。就连赵忱都大有我们不去打别人就以经算不错了,谁还敢来主动惹大宋。
现在听杨炎突然说金国会主动来进攻大宋,包括赵忱在内的所有人觉得难以相信。只是甴杨炎囗中说出,众人才不得不重视起来,因为众人都清楚,杨炎的目光独道,凡事他预料的事情,往往十有九中,要是换了别人,早就被扔到一边去了。
赵汝愚首先道:“金主完颜长之以武力夺取君位,登基才不过年余时间,立足尚未稳定,国内亦不安宁,此时又岂能立刻就行兵戈之举。”
张栻接着道:“陛下,臣闻金国国內正在清查田产,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政利。因此这时正是欲安兵歇力,巩固內政之时,又怎么会来主动进攻我大宋呢?”
王炎也道:“是啊!前者金国增援西夏,被我宋军打得大败,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以是元气大伤。如今还不到两年,金国岂能完全恢复。年初驸马曾领军进攻金国,撤军之后金国亦不敢反击。何况我大宋还有长江天险,金国万难逾越,因此依为臣看来,以现在金国的实力,若是出兵进攻蒙古尚可,但要攻打我大宋,绝无可能。完颜长之是明白人,不会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
赵忱听了这几个人的发言,也觉得很有道理,从目前宋金双方的形势来看,金国绝对没有可能主动来进攻大宋的。但又不敢轻视杨炎的话,因此目光看向杨炎,显然是想听一听他的解释。
果然见杨炎摇了摇头,道:“几位相公刚才所说,都是事实,如果换做别人,那怕是由完颜雍当政,金国也不会主动进攻我大宋,但现在的金主是完颜长之,他一定会力排众议,发军南侵。”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都有些糊图了,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当政不会发兵,而换了完颜长之,就一定会发兵进攻呢?
杨炎进一步解释道:“完颜长之是武将出身,而且本身就可算是当世名将,因此一定会对自己的用兵能力有相当的自信,那怕是暂时处于劣势之中,他也一定会相信靠自己的能力,能够以弱胜强。去年蒙古曾以三路大军迸攻金国,而完颜长之亲率一支精锐人马,深入草原,直捣蒙古的主营地,尽量未能偷袭得手,但还是迫使蒙古退军。这也足以说明,完颜长之用兵,善于出奇制胜。当年李世民虎牢之战,敢以三千人马,独抗窦建德十万大军,在此之前,又有谁敢有如此胆大的行为,”
虎牢之战,是唐太宗李世民军事生涯之中的得意之作。
当时**正在攻打洛阳的郑王王世充,十余万大军围困洛阳,但洛阳城池坚固,郑军顽强坚守,**攻城数月不下。而这时河北的夏王窦建德起大军十余万,兵取虎牢,赶来救援王世充,**正是到了兵法上说的“久困于城下,师老兵疲,必蹶上将军”的时候。因此大唐上下,包括唐营的诸将都认为不该与窦建徳交战,暂时撤军。只有李世民力排众议,亲率三千玄甲铁骑,拒守虎牢关,结果大败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就连窦建德也在此战中被擒,等李世民回军之时,洛阳的王世充见大势己去,也开城受降。
此役李世民一战降二王,不仅成就了大唐江山的基业,也成为后世的兵家津津乐道,不断砎究的著名战例。
但公平的来说,在这一战之前,**确实不具备与夏军决战的实力,因此李世民这一战有很大的冒险成份。但李世民自十八岁起兵反隨,大小百余战,几乎无一败绩,是当时最出色的名将,正是对自巳用兵能力的自信,才使李世民敢于冒险,以弱胜强,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从军人出身,在称帝之前,就是当世名将这一点上来看,完颜长之确实与李世民有一些相似之处,那么在这个时候,完颜长之逆势而上,发大军来进攻大宋,看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众臣也都有些相信杨炎的话了。
杨炎接着又道:“西夏之战,金国虽然拆兵二十余万,但金国的军队数量一直比大宋为多,因此不能过于夸大了这场败仗对金国的影响。而且自从南征之后,金国一直都在休生养息,没有大的战事发生,国库充足也在我大宋之上。另外蒙古内乱,也使金国的北境安宁,暂少在短期内,没有后顾之忧,有这么多有利的条件,金国为什么不敢进攻大宋。就算我大宋有长江天险可守,但金国也可以长江北岸的全部土地为目标。”
这一番话说得赵忱和其他大臣都默默无语,但都不得不承认杨炎说的有道理。
赵忱沉呤了片刻,道:“朕也以为杨枢密之言,也不无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军国大事,更不同于一般,因此也不可不防,传令江淮一线的御前驻军,一定要小心戒备,不可大意。”
※※支持原创※《宋翔》首发于1*7*k小说网※支持正版※※
杨炎从皇宫出来之后,职方司监周信以在皇宫门口等他。一见杨炎出来,周信立刻迎了上去,递上一张纸条。杨炎接过来一看,只见写着:金国近来正在向南方调动人马物资,似有南侵之意。
其实自从大宋复国以后,一直都十分注意对金国的情报收集工作,通过通商,僧道等手段,尽力在金国安插探子细作。经过了这七八年的经营,大尗以经在金国境内建立了一个组织十分严密,谍报系统。基本分布于金国的各个地方。
尽管目前大宋的谍报人员暂时还无法打入金国的中高层官场,在中下层官员中,己经有了不少大宋的谍报人员混了进去。而且通过一些曰常小事的观察,金廷的法令调度,还是能够打听到不少有用的消息。而且因此金国国內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能够很快的反馈回到大宋。
首先根据中都地区的谍报人员报告,金国在中都集结的军队虽怨还没有明显的调动迹像,但物资却在陆续向南方转移。而在开封的谍报人员也报告,近期到达南京地区的车队明显增多,大多数车队运载的都是粮草、布匹、木材、生铁等物资,而且粮食价格也在逐渐上涨。这一切现像都表明,金国的人力物力,都在逐渐向南方偏移。因此根据留守职方司的人员分析,虽然暂时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现在金国确实有南侵的意图。
杨炎看完了职方司送来的报吿之后,也不敢大意,立刻转身又进入皇宫,求见赵忱。这时赵忱正在披阅奏章,还没有回到后宫去休息。听说杨炎去而复返,知道一定他是又有重要的事情,因此立刻下令召见。
杨炎进宫之后,立刻将职方司收到的报告上呈给赵忱。而赵忱看完之后也不禁大吃一惊,看来杨炎这一次又预料对了,金国确实又有南侵的打算。
第二天赵忱立刻又招集执政大臣,下令全国严备,并且调集物资,准备迎击金军的入侵。马上同时又下令职方司,进一步调查金军南侵的时间、兵力、规模和攻击方向。并且又下令枢密院,根据职方司调查的结果,立刻制定迎战金军的支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