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布票风波
蓝海洋见她站在一片地头上发愣,表情时而欢喜,时而忧郁,嘴里还叨叨有词,不禁暗自奇怪不已。他联想起这半年来蓝莲的种种怪异,忍不住蹵紧了眉头!
良久,蓝莲幽幽的回眸,对上老爸担忧的眼神,她心中一惊,猛地才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蓝莲怕老爸会追问下去,连忙拉起建业向商店走去。
商店里的人并不多,有两个中年妇女在日用品柜台前选购肥皂,火柴一类的东西。而花布柜台前,一位年约六十的老太太正在挑选布料。兴致勃勃的建业直奔角落里的百货柜台而去,望着在柜台里面墙上挂着的帆布书包,建业兴奋不已。
只是一个老土的帆布书包而已,却像是承载着孩子所有的希望和梦想,睨着建业灿烂的笑脸,蓝莲唇边扬起一抹笑容。
她抬头正要喊售货员,就听那边突然响起了老太太失声痛哭的声音。蓝莲和蓝海洋相视一愣,同时向那边扭过脸去。
只见刚才站在柜台边精挑细选花布的那位老太太,此时正坐在商店里的一个凳子上痛哭失声。而周围的所有人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她,那几个售货员更是议论纷纷。
睨着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蓝莲心中一痛,她记得前世有一次,老妈突然犯病走失以后,她到处去找,最后在城市公园的一个角落里找到她。当时老妈也是失声痛哭,哭声中那种无助深深地刺进蓝莲的心中,让她永世难忘。
现在这位老太太想必也是遇见了什么难事!蓝莲毫不迟疑的向她疾步走过去,蹲下来轻声问道:“大娘,您怎么了?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
那位老太太闻言抬起头来,望着面前这位好心的小姑娘,她抹了一把眼泪,伸出手来将一张纸条颤巍巍的举到蓝莲面前。沙哑着声音道:“小妹崽,你看看,这是我去年分得布票,因为当时家里没有钱,所以没有顾得上来买布。现在有钱了,我那个小孙女也要上学了,我想给她做一身花衣服。于是就拿着这张布票来买布,谁知道布也挑好了,等我付钱的时候,售货员却说我的布票过期了,小妹崽,你说我怎么能不心疼呀。我的布票哦,呜呜……”说到最后,老太太又心疼的痛哭起来。
原本以为发生了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想不到却只是因为一张小小的布票。蓝莲哭笑不得的望着老太太,一张布票整出这么大的动静,这老太太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一些。
“大娘,不就是一张布票吗,等过些天 下来布票,咱们再买布就是了,因为这么一张布票,也不值得这么伤心,万一哭坏了身子怎么办?”
谁知蓝莲柔声劝解不但未止住老太太的哭声,反而更伤心了,蓝莲一时间有些不知所然起来。
这时,那边的两名妇女走过来,她们低头卡拿了看老太太手里的布票,然后不无惋惜的摇了摇头。
其中一个对蓝莲道:“小姑娘,看你穿的衣服和说话的气势就不像一个农村人,难怪你会不懂这个票的金贵。这是去年冬天上面下来的新政策,每个人一年只有七尺布的布票,如果布票作废的话,就买不到布了。你看这位老太太的布票是两丈四尺,想必是今年一家子全年的布料了。这一作废的话,全家人今年的衣服裤子都没有了。怪不得老人家会心疼了。啧啧,真可惜,想要买布的话,就需要等到今年冬天发布票了 。”
“嗯,这个大嫂说的对啊,”老太太抽泣着点了点头,然后又捶胸顿足的哭道,“我老婆子还好说,可惜我的闺女和孙女没有衣服穿,怎么出去见人哦。”
蓝莲闻言,却是如化石一般僵在那里。她虽然知道这个特殊的时代,会遇见一些让她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因为一张布票作废,而导致一家人没有衣服穿的事情,还真是让她的心一阵阵的抽搐紧缩,她感到自己的心理几乎难以承受这种现实状况。
望着失声痛哭的老太太,蓝莲在悲哀的同时,又不禁暗自庆幸。幸亏去年冬天自己在县城商店里给家里人每人都买了一块布做衣服,如果是赶在这个政策以后,自己没有布票,只怕是一块花布也买不来的了。
其实蓝莲不知道,就是现在她去县城的话,依然能买来布料的,只不过是不能买那么多了。因为这个政策是县级政府执行上面的政策时,先从农村开始实施的,然后才会一步步的落实到县城里去。这也是城里人比农村人优越些的原因吧。
望着仍然在伤心抽泣的老太太,蓝莲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然后转身看向老爸。她突然想起早晨蓝老太太给老爸钱的时候,里面仿佛夹着纸张,当时自己也没有当做一回事,现在想起来,想必就是票证一类的东西了。
蓝莲起身来到蓝海洋身边,向老爸求证了这件事情,得知蓝老太太的确给了他一张布票。于是她伸出手来,向蓝海洋要那张布票。
蓝海洋岂会不明白她的意思,但是布票给了老太太的话,那建业的书包就无法买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建业一定很失望,看了看身边的建业,蓝海洋不禁有些犹豫起来。
蓝莲想了想,俯下身子来,指着老太太对建业说了几句话。建业自然是舍不得不买书包,不过经过蓝莲的开导加许诺,建业终于点了点头。
当蓝莲将可以买三尺布的布票递给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愣住了,商店里的售货员也愣住了。要知道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任何票证有时候比钱还要来得重要些,想不到这个小女孩随随便便的就将一张布票送人了。一时间,那些售货员纷纷议论起来。
蓝莲知道没有了布票,即使有钱,在这个商店里也卖不来东西,于是在老太太的致谢声和售货员的议论声中,她牵着建业走出了商店。
回到家里,蓝老太太看见他们空着手回来,不禁很是纳闷。当她得知布票被蓝莲送人的时候,蓝老太太摇头叹息起来:“唉,记得以前你外公和你舅舅活着的时候,每一年总会施舍几次斋饭给那些佃户和吃不上饭的穷人,只可惜后来你外公和舅舅相继离去,咱们蓝家也因此而没落,现在已经没有那个能力管他们了。不过,莲儿啊,在你身上,外婆又看见了当初你外公的风范。”
老太太顿了一下,道:“不过,建业的书包没有买来一定很遗憾吧。海洋他妈,你再拿出一张布票来给孩子,让他们再回去把那个书包买来吧。”
蓝莲只以为回到家老太太会嗔怪自己一顿,谁知道老太太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还夸奖了自己一顿。她现在听说书包的事情,蓝莲连忙道:“外婆和舅妈不用担心,我和建业说好了,我亲手给他做一个书包。比那帆布书包要好看得多。”
“哦,莲儿还会做书包?”蓝老太太愕然的看向蓝莲。
蓝莲点了点头,她折身回到小跨院里,取来建业穿小了的一件蓝色的卡布衣服,将衣服拆开来,留下后心的那一大片布料,然后又把前面左右的衣襟剪开并缝在一起。将两块布料重叠放好以后,她按照几十年以后孩子们跨背的书包样子剪好,又用针细细密密的缝制上,临了,她又将从衣服上拆下来的一只绣花小白兔缝在书包上面。最后,在书包上加了两根带子,一个漂亮别致的书包就新鲜出炉了。
那个时代最流行的书包就是斜跨的帆布军用书包,无论是上班的工人还是上学的学生,一律背着那样的书包。这种能在身后背着,样式别致的书包别说建业没有看见过,就连在省城上学,见多识广的蓝海洋都没有看见过。众人不禁纷纷夸赞蓝莲的心灵手巧。小建业更是喜欢得不得了,背着那个书包就一直不舍得放下,直把旁边的建国羡慕得不行。
蓝莲望着满脸渴慕,却又不敢张嘴要的建国,心中不禁暗暗好笑。她记得建业一共有两件这样的衣服,于是又找出那一件来,按葫芦画瓢,很快也给建国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书包,这下子建国也开心起来。
而蓝家所有人却又对蓝莲会女红感到奇怪。要知道蓝莲长这么大,从来就没有做过活儿,更别说做缝缝补补的活计了。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蓝莲自然不能告诉她们自己本身就会。她于是告诉她们自己在学校里的时候,英子姐勤工俭学所揽的活计就是做针线活儿,她做的活计就连裁缝店的老板都夸赞不已,是学校里有名的巧姐儿。跟着这样的巧姐儿,自己每天耳染目睹,有时候也会拿起来缝制几针,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就会了。
“哦,学校里的巧姐儿?”蓝老太太惊诧的对两个女儿和儿媳道,“她家的英子不是从小就和莲儿一起去上学的吗?她怎么会有时间学习女红?对了,勤工俭学是什么?”
“是啊,”蓝莲的娘亲笑道,“英子这个孩子特别心灵手巧,不但学习好,而且别的活计也是一把好手。这些天她家盖房,她干的活比那些男子还要多,她娘受了一辈子苦,现在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哦,”蓝老太太颔首道,“平日里看着那个英子沉默寡言的,想不到她竟然有这么大的孝心。”
听见蓝老太太问起老妈的事情,还夸赞她,,蓝莲心中一动。
她知道后世,奶奶他们和老妈的关系可是特别紧张,以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以为都是奶奶他们嫌贫爱富,才会不待见老妈。来了这半年,蓝莲终于知道,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当初二爸恨爸妈,是因为蓝莲表姑的事情,而奶奶也有这个一半的原因,现在自己既然替代蓝莲表姑活过来,那么他们就没有理由因为自己去恨老妈了。既然老妈迟早是要与老爸结婚的,何不现在就在他们面前多说些老妈的好话,这样将来老妈进了蓝家的大门,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拿定了主意,蓝莲于是笑道:“外婆,您们有所不知,人家刘英可是一个坚强的女孩。这二年来,她抛出学习的时间,自己就让我们老师帮她找些活儿干,必如给老师们洗衣服,纳鞋底,帮裁缝店里钉扣子,这些活她都干。她一个月不但不用向家里要零花钱,她甚至还挣钱养家呢。”蓝莲一边说,一边向站在身边的蓝海洋挑了挑眼。 “是啊!”听见蓝莲夸赞自己的心上人,蓝海洋微微一笑,接收到蓝莲的目光,他于是在旁边接话道,“奶奶,大姑,小姑,你们还不知道呢,人刘英每个月都会向家里交钱,以供她娘给她哥治病,你看现在她家不但将她哥的病治好了,而且今年还盖了一处青瓦房,一般的人还真不能跟这个女孩子想比。”
听见蓝海洋说话,而且还一个劲儿的夸赞刘英,本来兴致勃勃的蓝老太太脸色一沉,斥道:“多干活的就好呀,那也只能说明是一个受苦受累的丫鬟命。我们家莲儿不是不干,你看做的活计不也比别人的不差么。海洋,我可告诉你,脑子里不要胡思乱想,给我好好上学,将来等你考上大学以后,我就把你们的事情给办了。”
想不到提起刘英,蓝老太太会这么大的反应,蓝海洋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蓝莲没有想到事情会弄巧成拙,看老太太固执的语气,想必师太还没有劝说她呢。不能让她们把事情搞得更糟糕,现在要将老太太的思维先引开才是。对了,她既然说孙子的婚姻,那就说二表哥蓝兴元好了,这几天舅妈去提亲的事情一直没有了消息,也不知道进行得咋样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