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陈婶子被抓走(加更1)
但一旦先把钱给了,记账会比较麻烦。
左右徐婉宁垫的钱足够多,所以完全可以一次性支付。
对此,徐婉宁没有异议。
姑姑和大厨们又继续去研究冰柜了,徐婉宁则坐在一旁拆包裹。
杨老板的信中写了,为了给徐婉宁节省运输的费用,所以他特意抽空去市场上转了转,又给她买了点新上市的首饰和衣服,鞋子也寄了不少。
其中就包括改良过后的旅游鞋。
徐婉宁根据杨老板给的清单,将物品一一检查了一下,没有遗漏的。
这一批货物,单单是首饰,衣服和鞋子的总价值,就已经超过了三千块钱。
再加上三台冰柜的费用,一共花了将近六千块钱。
徐婉宁前不久刚在学校外面买了两栋楼来开精品店,积蓄本来就没有剩下多少,再把钱老板预付的费用一支付,她的积蓄只剩下五千块钱不到了。
五千块钱,在八十年代初期,也算是一笔巨款。
但对于徐婉宁而言,不够,远远不够。
别看她的事业铺展的很开,酒楼有两个,还有养殖场和精品店,但实际上的存款却少得可怜。
不过,固定资产倒是不少,光是四合院就已经有四处了,还有徐家铺子酒楼和二号店的房产,以及她刚刚置办的两处房产。
趁着银行和邮局还没有关门,徐婉宁急忙给杨老板发了汇款单,同时将杨老板点名要的肉酱和风干兔,也一并拖徐茂迎运输去了羊城。
回到部队家属区,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徐婉宁走在路上,时不时地就会接受别人的“注目礼”。
只是那些人看她的眼神,实在称不上友善。
徐婉宁好奇地回望过去,但看她的人立刻转移了目光,或者步伐匆匆地离开,就是不跟她直视。
徐婉宁只觉得莫名其妙,带着这种疑惑回了家。
“回来了?吃过饭了没有?我去给你热饭。”林母说道。
徐婉宁摇摇头,“不用麻烦了妈,我已经在二号店吃过饭了。”
说着话,她将手上提着的烤鸡拿给了距离她最近的松寒。
“拿去吃吧,吃完以后要多喝点水。”
“妈妈,为什么没有炸鸡?”
“是啊舅妈,虽然烤鸡也很好吃,但就是没有炸鸡好吃。我想吃炸鸡。”
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徐婉宁耐心解释道:“今天不是周末,所以二号店没有卖炸鸡。等到了周末,我一定给你们带炸鸡回来。”
孩子们这才喜笑颜开,一起分吃两只烤鸡。
其实以孩子们的饭量,一只烤鸡就足够了。
但一只鸡只有两个鸡翅和两个鸡腿,不论谁吃鸡翅谁吃鸡腿都显得不公平,所以徐婉宁索性直接拿回来两只,每人一个鸡翅,每人一个鸡腿,不吵不闹,刚刚好。
“妈,我刚才回来的路上,发现不少人都用那种很奇怪的眼神看我。我出门的这几个小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啊?”
徐婉宁想到的最大可能性,就是陈婶子那事儿出结果了。
果不其然,她刚一询问,林母就说道:“具体是咋回事儿,我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今天陈婶子被押送走了。”
“押送?就在部队被押送走了?”
“可不嘛!是武装部队,直接从审讯室里将人带走的,除了她之外,还有两三个进了审讯室的人,也一并被抓走了。剩下的几个倒是被放出来了,但出了这事儿,人人自危,其他人也担心惹火上身,不乐意搭理他们。”
余下的十多个孩子的家长,无形中成了众矢之的。
而以一己之力将那么多人送去审讯室的徐婉宁,自然受到了旁人的“膜拜”。
听完林母的分析,徐婉宁哭笑不得,“他们恐怕是怕我,担心我什么时候把他们也弄去审讯室。”
“但我又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如果不是陈婶子先教她的孙子对我家孩子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也不至于做这事儿啊!”
她向来很好说话,但一旦触及到了她的底线,她也会用合理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利。
至于陈婶子和那几个人为什么被抓走,徐婉宁也已经猜到了一二。
看来沈参谋长没有判断错误,陈婶子有问题。
准确地说,应该是她被有问题的人洗脑了,以至于做错了事情。
不过,这些都跟徐婉宁没关系了。
她每天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没有办法把精力都放在这种小事上。
周四下午,下课以后,徐婉宁就去了精品店。
装修队已经按照她的要求,将新的精品店全部装修好了。
因为面积增大的原因,所以看起来宽敞了不少。
之前的精品店,只有一个小小的橱窗,但是这一次,徐婉宁特意咨询过专业人士后,直接砸了半面墙,做了一个透亮的玻璃窗。
这个玻璃窗从一楼连接到了二楼,相当于二楼也有一个落地的玻璃窗,站在玻璃窗前,可以看到下面行走的人。
这个设计,放在三四十年以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
毕竟,谁不想要一个大大的落地窗呢?
一楼的设计和之前的精品店区别不是很大,风格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没有了挂衣服和摆鞋子的地方,墙壁上挂了几幅徐婉宁从空间里打印出来的装饰画,格调增强了不少。
有一面墙,徐婉宁特意用洞洞板做了很多挂钩,方便将带包装的耳环挂在上面。
耳环这种小东西,用这样的方式展现,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
而且每一个洞洞板旁边,徐婉宁都会挂上一面圆镜子,方便大家照镜子观看自己戴耳环的模样。
二楼主要是卖衣服和鞋子的,徐婉宁特意从空间里拿出来了一个简约版的落地镜。
这个落地镜原本是她放在空间自己卧室里的,不算很大,但镜面高清,而且没有拉腿的功效,能最大程度的还原人本身的模样。
落地镜四四方方的,周边用白色的钢条封起来,简约又好看。
最主要的是,放在八十年代,一点都不显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