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第二百五十四章各怀鬼胎
太史慈和孙权两人在屋子里说了些什么,没人知道。谈完了之后,孙权就传周瑜和司马懿两人觐见。仍然是没有人知道谈话内容。只是,把守宫门的侍卫,看到周瑜出来的时候怏怏不乐,司马懿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第二天,吴王孙权下旨,封司马懿为统领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县三十万人马的水陆两军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为了防止周瑜掣肘,把他调回吴郡做太守去了。
旨意宣布完毕,孙权亲自在三江口筑起一座拜将台。隆重其事,登台拜将。对司马懿寄予厚望。拜将之后,孙权把司马懿请到大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请教破敌之策。司马懿清了清嗓子道:“要破刘备,可用驱虎吞狼之计。”
果然是高人,一张嘴就别出心裁。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等他说下去。孙权更加迫不及待的问道:“何谓驱虎吞狼?”
司马懿一躬身:“臣斗胆请问大王一个问题?”孙权道;“有话尽管说。”司马懿点头道:“请问大王,是江夏比较重要呢,还是吴郡比较重要。”孙权想过去抽他,心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问。当我白痴。“吴郡是我们的巢**,你说那个重要?”司马懿道:“这就好办了。大王,江夏本来是荆州的地盘,此刻荆州已经归附袁熙。而刘备占据江夏,必定和袁氏结仇。袁氏继承了荆州十五万水军,势力非常强横,大王可以修书一封给袁熙,就说本来打算把江夏竟陵这些地方还给袁熙,不想却被刘备抢去。请袁熙自己出兵收回。袁熙者,贪得无厌之人耳,听到这个消息,必然不顾一切的,杀向江夏。和刘备决战。我军趁这个机会屯粮练兵,等他们两家决出胜负,疲惫不堪,坐收渔人之利,岂不妙哉。”“好,好个驱虎吞狼。刘备如此不讲道义,也别怪寡人无情了。我这就修书洛阳,借袁兵之手,灭掉大耳贼。”孙权只顾叫好,却没注意到吕蒙和陆逊两个人的脸色已经惨白了。常言道:与虎谋皮,岂能善终。
孙权爱贪小便宜,觉得这样又省心又省力还省钱,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殊不知,天下爱贪便宜的比比皆是,喜欢吃亏的一个没有。
孙权想‘驱虎吞狼’,我还想要他‘二虎争食’呢。
事情都在贾诩的预料中。孙权果然大方的把皖城、居巢、江夏、竟陵一股脑的还了回来。既然吴王盛情邀请,我也不能不给面子。沮授在邺城训练的水军也差不多了。当然这些人和真正的水军比起来,只能算半吊子。站在船上不吐就是好样的。
张郃、甘宁、郭嘉接到飞鸽传书后立即帅大军进驻江陵。蔡瑁、张允集结荆州水军随时待命。出兵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辛宪英不是很想当先锋吗?正好机会来了,就命胡车儿为先锋将军攻打竟陵。顺便让这位巾帼英雄,看看渴望已久的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到底有多么、‘迷人’。
这一次我没有集结太多的人马,比曹的赤壁之战还少。加上荆州水军,川军、淮南军一共准备动用六十万。主要是军费开销太大了有些承受不起。平均十万人,每月需要粮食二十万斛。相当于前生的三百万斤。打关中、益州、荆州主要靠的是以战养战,就地取材。可这次过江成败不一定,能不能以战养战更加难说,还是保险点好。假若打赢了水战,在调兵过江不迟。
人马集结,粮草储备进行了大概半个月,胡车儿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襄阳了。
很让人失望,竟陵竟然是空城一座,无人把守。把守城池的霍峻在袁军到来前两天接到命令撤走了。诸葛亮觉得以眼前这点兵力,没有办法分兵作战,还是收缩兵力保守江夏。辛宪英别提多失望了,没能和刘备军在竟陵血战,她失落的不得了。胡车儿是看见她就觉得别扭,瞅一眼浑身起鸡皮疙瘩。心说,这个娘娘腔要不是辛毗的儿子,我早把他打扁了,长成这副德行还想打仗,别再战场上吓死就是好事。
辛宪英照样看不上这个黑不溜秋的上级,匹夫之勇、有勇无谋,不值一提。不过,她挺知趣的,为了早日拿到先锋的令箭,对胡车儿奉承有加,言听计从,除了tuo衣服uang不干,别的不在话下。
我这里起程动身。刘备那里急得差点火上房,万没想到,孙权会出此‘下策’。把袁兵给请来了。
我到达襄阳后,会合了蔡瑁、张允的十五万水军。立即赶往江陵。文聘的伤已经彻底好了。一见面就给我介绍了他和甘宁设计的的新式战舰。这种战舰长五十丈,宽五丈,高八丈,甲板之上楼起四层。船面之上士兵可以骑马来回巡视,从船头看不到船尾。最下面一层伸出船桨三百只,由六百士兵分成两组轮换滑动。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面完全不受影响,继续保持强劲动力。总体高度比普通的城墙还要高,就算是敌军接近也要抛绳索、大云梯才能攀爬上来。而船上的士兵可以凭借居高临下的又是射杀敌兵,还可以起到瞭望观测的作用。每条舰艇外都有一层坚硬的铁皮包裹,可以容纳包括水的士兵五千名,不到两个师。七桅布帆张满下,战舰群可以像奔马一般飞驰江面。
由于时间关系,这种巨舰只制造了一百艘。文聘根据实际情况预计了一下,东吴差不多有战船两千艘。这是从以往和孙权的争斗中得出的结论,很可靠。我军继承了荆州的战船有一千二百艘左右。总体实力不如孙权。不过,孙权的财力,不如中原。他无法建造如此庞大的楼船巨舰。孙权的战舰规模,怎么说,在文聘的巨舰面前,充其量也就是‘玩具’。估计敌军到了楼船之侧,只有努力仰视的份了。
文聘见我挺高兴,连忙道:“请大王给此舰赐名。”
“就叫‘航空母舰’吧”我早就想好了。
身边的大将都呆了。他们以为大王会起一些,诸如‘混江龙’‘塞断江’‘撞到山’什么的。航空母舰是个什么玩意?!
大王说的话,是不能被怀疑的。‘航空母舰’就‘航空母舰’吧。立即又有一批政客,上来称赞一番大王学识渊博,旷古绝今,这个名字如何如何空前绝后了——
甘宁也是打水战的行家,连忙凑过来介绍;“‘航空母舰’比之当年汉武帝在昆明池中建造的楼船要矮了两丈,不过,灵动性和速度犹有过之,四层楼上,建有垛口三千,也就是可以隐蔽三千弓弩手。而且两侧和船舷甲板上预先安装了上百台发石机和排弩机,一旦投入战斗,用不了一柱香的时间,就能砸沉一条中型的战舰。在七根桅杆和三百只浆的速度驱动下。敌军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制造太多。怕是不够用。”
一百艘‘航空母舰’的确是少了点。还好没有开战,我命令立即赶工,日夜不停的建造,能多造一艘就多造一艘吧。在江陵水面上漂浮的一千几百艘战船内,这几艘航空母舰,傲然兀立,其它的中型战船像是匍匐在凤凰脚下的乌鸦,又像是等待车轮碾压的螳螂。可以想象,当孙权、刘备看到这些庞然大物的时候,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巨大的楼船在建造上没有大的学问。孙权和刘备都有能力。问题出在他们没有这份财力。据文聘说,这一百艘楼船总共花掉了白银两百万两。对于马上要统一大汉的晋国来说,两百万两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偏安弹丸之地的孙权和无处容身的刘皇叔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孙权父兄虽然三代经营长江,建造船队,但一直也是发展中型战船。抱有小富则安得心理。孙坚、孙策虽然猛虎,但于政治眼光上,犹如白痴,怎么会有建造举行楼船空费财宝的念头呢。江东虽然富庶,其实地盘不大。赤壁之战前,孙权在兵力和财力上一直比刘表要差得多了。这一点,大家可以查一查。
诸葛亮在得到袁兵南下的消息后,果断的对刘备道:“主公放宽心,亮十日之内必为主公破东吴。”
我到了江陵的时候,刚好是这话说完的第五天。由于袁兵需要时间休整,所以没有立即攻江夏。
说是十天破吴军,诸葛亮其实没有十成的把握。敢说这种大话,原因是他知道吴军临阵换将,把精通水战的周瑜调回了吴郡。两天之前,诸葛亮对霍峻、黄忠道:“准备一下,后日二更时分,大雾突起,西北风起,你二人花重金在部队里招募五百名敢死队员。每人赏赐十两黄金。”霍峻纳闷道:“军师,好好的组织敢死队干什么?”诸葛亮道:“事急矣,无可奈何只得出此下策。准备二百条艘舴艋小舟,里面堆放gan柴火油,两人驾船,去烧吴军的舰队。吴郡此刻在三江口战船五百。如若失去必然撤回柴桑。我军趁机夺取长江两岸的三江口、樊口、武昌三城。进逼柴桑。柴桑是孙权的最后一道防线。柴桑之后,就是芜湖、石头城、京口。孙权退无可退,必然死战,若我五日内生擒孙权,那时封锁江面,决战袁兵,未尝不可。”
想的挺好,把孙权当成三岁小孩了?
孙权不是三岁小孩,可是他身边此时却忽然多了一批老谋深算各怀鬼胎的小人。
简而言之,就是曹军的降将集团和孙氏内部争权夺利的隐患,开始作祟了。孙匡作为孙坚嫡子和孙权一样有着继承大位的合法权利。孙权自从接管东吴以来,对外姓将领礼敬有加偏偏对自己人不太照顾。孙匡虽然贵为宰相,可是权力不大,处处受到尚书令张昭和太尉陆绩的制约,不能展开拳脚专权。这让他感到很不爽。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孙匡感到张昭和陆绩敢于明目张胆的和他作对,背后是有靠山的。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孙权授意的。为的就是遏制自己的权利。孙匡不会韬光养晦,他只知道一条,有石头挡路,要设法把它挪开。
东吴大将多半对孙权死心塌地。他唯一的机会就是拉拢降将。于是他看中了司马懿。司马懿也在这个时候看上了孙匡,两人一拍即合。不过,司马懿比孙匡的浆糊脑袋要聪明的多了。
司马懿接过大都督的权柄之后,表面上紧锣密鼓的设防,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的备战、备粮,所有的事情在他手上有条不紊。所有大将各司其职,调度有方、赏罚分明。军纪尤为严酷,所有的大将渐渐有的对他畏惧,有的出于佩服,纷纷归附。其实司马懿已经从根本上瓦解了东吴的防御体系。把重要的据点和战略要地都抽空了。他做的小心紧密,东吴的大臣们居然没有一个发现的。
首先司马懿抽调了忠于孙氏的周泰、黄盖、程普帅兵沿江直下三百里在乌林水面对面的赤壁扎下营寨,对外说,一方面防守江陵袁兵,另一方面准备对江夏的刘备合围包抄。又排遣韩当、谷利驻守樊口以西百里的武昌城,也是有理由的,司马懿说:“大王已经进入柴桑口督战,倘若三江口有失,刘备军必然攻打柴桑。你等驻守武昌为偏师接应,万一水军不利,可以遏止刘备军顺流而下,使大王在后方的柴桑口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后续部队增援。”众将只是觉得这些安排有点太早,不过,未雨绸缪正是大将的特点。也没过多的怀疑。毕竟司马懿要是存了好心的,这些安排是很合理的。不过,咱们的司马大哥是包藏祸心的。
司马懿又命令:“朱然、朱治、孙辅、孙皎、杜袭命你等帅军进驻石头城,防备东线的袁兵趁虚而入。”这条命令,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了。那袁兵明明是大都督请来的,此刻又害怕吞并,简直有些白痴。孙辅乃是孙策堂兄弟,听着有点别扭,冷笑道:“大都督请袁兵来,不是对付刘备吗?怎么反而我们要去防备?况且那石头城虽然地处要道,不过,依我看淮南人马一定会攻京口,而非石头城。都督还是想清楚?”
司马懿心想,此时还不到嚣张的时候,暂且忍耐。笑道:“将军差矣,石头城建业,今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紧邻长江天堑采石矶,地形复杂,周围山地丘陵遍布,易守难攻。乃是东吴沿江三大要塞之一。怎么不重要?”
他这话一出口,众将倒是对他多了几分信服,最起码他还知道孙氏父子在江边经营的三大要塞。石头城此时虽然没有形成规模,但的确是东吴沿江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攻入石头城也就是打开了江东的大门。
孙辅还是不服:“既然,都督知道武昌、石头城、京口是东吴的三大要塞,那京口为何不派人防守?”司马懿一听,我正等着你说着句话呢,立即道:“那就让孙贲将军、吕虔同往守之,吕虔不懂水战,正好守城。”
众将虽然对吕虔有所怀疑,但一想,有孙贲在,也出不了事。同时也觉得司马懿想的周到,绝没有一丝不轨的企图。
司马懿和卫温、刘基、丁奉、马忠、阚泽、淳于丹、张普、薛乔、曹遵、刘柱驻防三江口。孙权自领十万大军驻防柴桑以防不测。这样安排表面上很合理,其实已经偷梁换柱,把孙权的亲信部队,肢解分散了。
司马懿、做的很高明没有人看出端倪。全琮乘势要求调丞相孙匡驻守吴郡总督会稽、吴郡、丹阳三郡军事。防备东线袁兵。将周瑜调往会稽任太守,受孙匡节制。全琮驻守庐陵、鄱阳防止袁兵从陆路攻来。孙权一项把全琮视为心腹,觉得这样做比较妥当,一概允许。这样一来,孙权的总体布防,就分为四部分。第一就是司马懿在三江口赤壁一线的主力水军。第二就是驻防彭泽郡柴桑口的孙权。第三是防备陆路的全琮。第四就是处于大后方的孙匡。
这样安排可以说得上非常周到了。基本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刘备和袁兵冲过来,定会碰壁。可问题出在墙壁本身,它的地基已经松动了,随时准备向内倾倒。
周瑜在吴郡听到司马懿如此布防,连连跺脚,拍案叫苦:“岂有此理,越俎代庖,画蛇添足,程普老将军休矣。谁给大都督献计,此人必定包藏祸心,奸细无疑。”
参军顾邵苦笑道:“那有人献计,都是司马懿独断专行的。”
是夜,西北风起,大雾封江。这可不是诸葛亮借来的,是老天主动赞助的。
大风吹动的雾气,就像是漂浮于江面上的层层轻纱,吹走了一层还有一层,无穷无尽,遮蔽着所有人的视线。
当霍峻、黄忠的船队黑夜中驶入江心的时候,雾气更浓,达到了对面不见人,伸手不见指的地步。浓雾像一堵堵厚重的墙壁横亘在眼前。厚的连强劲的江风都拖不动了。
按照诸葛军师的吩咐,五百名死士,两百条舴艋小舟、gan柴、桐油全都齐备。小舟扯起风帆,顺流顺风,箭一般向三江口射去。
东吴大将淳于丹奉命正在江面水寨中巡视。说是巡视,其实什么也看不到,眼前蒙蒙一片,仿佛陷入混沌。只能听到耳畔水流哗哗作响,拍打战舰。举起火把也只是看到两步之外。这种天气,真是要命。
淳于丹嘱咐士兵们小心戒备,准备回去睡觉了。他心里轻松的很,一般大雾天气,没有人敢打水战的。
淳于丹看不到江面。江面上的敌军却可以找得到他。黄忠、霍峻凭着浓雾之后晃动的闪闪火光发现了东吴军营寨。距离水寨十里水路的时候,江面上发出数声水鸟的叫声。这是攻击的讯号。黄忠、霍峻手下的士兵,立即点燃火把,又用火把,点燃覆盖着稻草的桐油。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舴艋小舟,在风里推动下,形成江面上的无数道红光。火苗像旗角一般向前直窜,呼啦啦作响。战鼓擂响,呐喊震天。七八里的江面飞驰而过。
东吴水军发现对面火光的瞬间,小船已经到了眼前。淳于导还没进舱,惊叫着退了回来,大声叫喊:“擂鼓,吹号,敌军火攻了——”
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不慌张,挥了挥手道:“我军顶不住了,命令撤退百里至武昌水面扎营。”他根本就不想打。拼命地事情让孙权去做吧。他的军队留着有别的用处。
此时整个水寨,有些见识又忠于孙权的东吴宿将,就只有丁奉。丁奉接到撤退的命令大惑不解,忙架小船来见司马懿。一进门看到司马懿稳如泰山在舱内写大字,有些生气,劈头盖脸道:“敌人火攻,我军可以分散,大江之上战船灵活,他能烧掉几艘。大都督命令撤退,一旦敌军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懿猛一抬头,怒道:“大胆丁奉,谁让你进来的?私闯中军帐可是死罪?”丁奉急道:“事情紧急,冒犯了。请都督下令,战船分散,围歼敌军。”司马懿厉声道:“好大的口气,大雾漫天,分不清敌我,如果造成自相残杀怎么办?”丁奉道:“大雾漫天可以用火把作信号,怎么会自相残杀。都督不战而逃,万一刘备衔尾追杀,我军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