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二十六章初试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与以往一样“英宗”号的前三轮齐射仍然是“急促射击。”
    在第二轮与第三轮齐射中“英宗”号上的枪炮军官只根据敌舰与本舰的相对运动情况调整炮击参数,而不结合弹着点来修正炮击参数。虽然这多多少少存在着“浪费”炮弹的嫌疑,但是结合三轮齐射的弹着点偏移情况,能够测算出更准确的炮击修正参数。另外,前三轮急促射击不但能让本节手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还能给予敌人巨大的心理压力,打击敌人的士气。
    至少在以往的战斗中,这一战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也就在第三轮齐射中“英宗”号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准确的命中了“威尔士亲王”号的阶。
    从了望员报告的情况看,穿甲弹应该是砸在了a炮塔前方的防浪挡板上,而且进入了舰体。只是,该部位不属于重点防护取,水平装甲的厚度不到五十毫米,而且也远离了主装甲带,结果穿甲弹在爆炸之前就已经穿过了战舰的水平甲板与舰体左侧的装甲,钻进了海里。显然,这枚穿甲弹对“威尔士亲王”号造成的损伤并不严重。
    仅仅一分钟之后,也就是八点四十一分的时候,第二枚穿甲弹击中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只是,这枚穿甲弹不是“英宗”号打出的,而是编队里的第三艘,也就是“宪宗”号打出的!
    此时,第11-1主力编队里的四艘战列舰都瞄准了“威尔士亲王”号。
    这并不是白佑彬安排的交战顺序,可这也怪不了另外三艘战列舰的舰长。因为欧洲联合舰队转向之后,另外四艘战列舰都“躲”在了“威尔士亲王”号的后面,不但距离更远,而且被“威尔士亲王”号遮挡住了。无奈之下,另外三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上的枪炮长只能临时更改炮击目标。
    结果“宪宗”号的第一轮齐射就收获了战果。
    按照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炮弹先打中了a炮塔右侧装甲的上沿处。然后在b炮塔炮座地上沿处爆炸。
    据后来分析,这枚入射角度接近四十度的穿甲弹肯定是在砸中了a炮塔侧面装甲顶部之后改变了方向,帖着炮塔顶部装甲砸中了后面b炮塔的炮座。因为损失了大部分能量,所以穿甲弹没能打穿厚达三百三十毫米的装甲。
    当然。这枚穿甲弹并不是毫无意义。
    a炮塔地四号炮(最右侧)从此再也没有打出一枚炮弹。显然里面地火炮侍服机构被穿甲弹震坏了。另外。b炮塔也在十分钟内没有任何动静。应该是里面地炮手被炮弹爆炸产生地冲击波给震伤了。
    被两枚穿甲弹命中之后。“威尔士亲王”号在转向地同时。将阶方向上地两座炮塔转了过来。准备向“英宗”号开火还击。只是。其反应速度确实太慢了一点。重达一千五百五十吨地四联装a炮塔地旋转角速度只有每秒四度。双联装b炮塔地旋转角速度稍微快一点。也快不了多少。
    四十四分。“威尔士亲王”号向“英宗”号打出第一轮齐射后。该舰第三次被击中。
    后来证实。这枚穿甲弹是从“代宗”号战列舰丙炮塔地二号主炮打出地。穿甲弹命中了“威尔士亲王”号b炮塔右后方。右舷一号副炮炮塔前面地水平装甲。只是穿甲弹没能进入舰体。而是在变向之后砸中了后面地上层建筑。随即发生爆炸。
    显然。“威尔士亲王”号地装甲比起初始设计加强了不少。
    从战后德国缴获,并且提供给帝国地相关资料来看“乔治五世”级在建造过程中,对水平装甲进行了重点强化,关键部位的水平装甲增厚了大概三英寸,达到了九英寸,也就是二百三十毫米左右。另外。上层建筑的装甲厚度也有所提高,特别是司令舰桥附近的装甲厚度达到了防御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必须的十六英寸(大概四百零六毫米)。这些改进让“乔治五世”级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可同时也让其本来就不是太好的适航能力进一步降低。另外,在标准排水量的情况下“乔治五世”级地最大航速从三十节降低到了不到二十八节。
    了望员报告战果的时候,敌人打来的炮弹也飞近了。
    司令舰桥内的所有官兵都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的听着炮弹飞行时发出的尖锐声响。渐渐的,众人脸上紧张的神色放松了下来。随着三枚炮弹落到了一千多米外的海面上,大家才松了口气。
    这也偏得太离谱了一点吧!
    “是不是该转向了?”蓝凌波一边说着。一边用目光征求白佑彬地意见。
    摇了摇头之后,白佑彬说道:“不急,再打几轮。现在敌人才回过神来,如果能够重创敌舰队的旗舰,后面的战斗就好打得多了。”
    其实,此时白佑彬对炮击效果非常不满意。
    “英宗”号打了五轮齐射,交战距离从不到二万米缩短到了一万八千米左右,结果却只打中了一枚。另外三艘战列舰也对“威尔士亲王”号打出了至少七轮齐射,结果只打中了两枚。四艘战列舰的总体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三!
    毫无疑问。这是官兵的素质问题。
    如果换成四艘“皇帝”级战列舰。总共十二轮齐射,至少能够打中“威尔士亲王”号六到九枚穿甲弹。
    知道坎宁安是欧洲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之后。加上了望员已经能够判断出一号目标舰就是英国海军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所以白佑彬可以断定,一号目标舰就是欧洲联合舰队的旗舰。
    战斗中,首先打掉敌人的旗角获取胜利地捷径。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旗舰又是舰队里性能最好,战斗力最强大地战舰。
    在连续命中了三枚穿甲弹的情况下,却只让“威尔士亲王”号损失了一门主炮,让另外一座炮塔暂时无法投入战斗,在舰体上开了一个窟窿,以及炸掉了右舷一号副炮,这个战绩,确实不怎么样,还远远谈不上让敌舰队地旗舰丧失战斗力。
    接下来的几轮炮击“威尔士亲王”号打出的炮弹仍然偏得有点离谱。
    四十七分“英宗”号收获了第二个战果。
    穿甲弹打在了后舰桥右侧三号与四号副炮之间的平台上,并且进入了舰体。硝烟散去之后,了望员用望远镜都能看清楚“威尔士亲王”号中弹部位被炸出了一个三米左右的大窟窿。只是爆炸点位于水线以上,距离下面的轮机舱还有一点距离,所以这个损伤并不致命,甚至没有让“威尔士亲王”号减速。
    不到一分钟之后,编队里最后一艘战列舰“孝宗”号也收获了战果。
    穿甲弹打在了“威尔士亲王”号阶处,并且进入了舰体。穿甲弹爆炸时,整艘战舰都猛的震动了一下,阶水平甲板被抛入了空中,阶则被压到了海面之下。当其浮上水面时,阶的水线以上部位已经不见了踪影,仿佛刚刚被一头深海怪物咬掉了一下。重达一百多吨的铁锚在送脱之后落入了海中,只是战舰上的损管人员很快就抛掉了这具对战舰航行有严重威胁的铁锚。
    这一炮对“威尔士亲王”号造成的损伤最为严重。
    加强装甲防护之后“威尔士亲王”号的适航性能本来就很糟糕了,现在又被炸掉了阶,即便进水并不严重,只要战舰航速过高,海水就会顺着缺损处涌入舰体。另外,阶水仙以下部位肯定也有损伤,从而增大了战舰的航行阻力。
    打到这个时候“英宗”号已经到了“威尔士亲王”号的西南面。
    如果第11-1主力编队再不转向,双方就将交错而过。此时,第11-2主力编队已经完成了右转向,正在向欧洲联合舰队的前方包抄过去。
    “于右任,下令舰队进行战术转向。”“战术转向?”于右任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点了点头之后,白佑彬又说道:“战术转向之后,重新编排交战顺序,我们对付四号目标舰,让孝宗号对付一号目标舰。另外,电令第11-2主力编队,尽快到达敌舰队前方,然后集中炮火打击一号目标舰,摧毁敌旗舰!”
    战术转向,就是让编队里的四艘战列舰各自转向,然后形成新的编队。如此一来,之前处于最后面的“孝宗”号成了领舰“英宗”号则成了末舰。
    在以往的海战中,只要舰队还能保持队列,指挥官一般不会轻易下达战术转向的命令。道理很简单,战术转向不但容易导致舰队陷入混乱之中,还会彻底打乱交战顺序,让炮手从新确定目标,重新测量炮击参数。
    只是,第11-1主力编队不存在这些问题。
    四艘主力舰都是同一型号,转向性能完全一致。另外,炮手在炮战中主要依靠火控雷达提供的炮击参数,而不是光学测距仪,就算变更炮击对象,对炮手的影嫌诩不是很大。加上弹道计算机,重新计算炮击参数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显然,此时白佑彬追求的已经不是简单的胜利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