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114章 声名大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宜宁见他如此不由得好笑,果真男人不论多大年纪,都有像小孩子似的那一面,就连性格沉稳心思缜密的逄枭也不能免俗。
    队伍缓缓接近水南城,入目的景象要比在金港时还要凄惨。越是接近大燕旧都,灾情便越是严重。
    逄枭和秦宜宁都没有了闲聊的心思,一人一边窗口往灾民密集处看。
    他们发现灾民之中年老者已十不存一,孩童也少之又少,幸存的灾民大多是青壮年的男子,妇人只占一少部分。
    在天灾面前,身体强健的男子比柔弱的女子更有生存的能力,而老年与孩童,若无家人细心的照料,根本无法抵御这样的灾荒。
    秦宜宁面色沉重。
    而灾民们看到逄枭赈灾的队伍赶来,一张张麻木的脸也都看了过来,看到王府护卫运送着一辆辆满载的马车,灾民们纷纷站起身,眼中充满了渴望。
    也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是王爷来赈灾了!”
    原本还死气沉沉的灾民们忽然像是被注入了生机,流水一般车队所在的城门处涌来。
    逄枭忙下了马车,命精虎卫将车队围住,与穆静湖并肩走到包围圈最外围的王府护卫所在,拱手对着包围过来的灾民道:“各位乡亲,大家稍安勿躁,本王立即命人设置粥棚,稍后就能吃上热粥了!”
    原本灾民们还不相信北边儿的那些传言,在他们印象中,朝廷赈灾素来拖拖拉拉,否则这么长时间,他们从各地奔赴大城,路上家人、同乡都不知饿死了多少,但凡有一个当官儿的肯这样痛快,也不会平白死了那么多人。
    如今却见忠顺亲王这样痛快,且随同而来的那些身着甲胄的亲兵正痛快的从马车卸粮食,大家都激动起来。
    传言原来是真的!
    看着那些粮食,前排的灾民已经忍耐不住。
    逄枭一路赈灾,哄抢的灾民他见的多了。一挥手,王府护卫亲兵立即上前一步,将手中兵刃平举,拒百姓于包围圈外。
    逄枭朗声道:“大家放心,本王带来的粮食充足,大家都有吃的!如果眼下有人不遵守秩序,那就是拖延赈济的时间,大家都哄抢,那什么时候才能熬好粥?聪明的人现在会帮忙搭灶抬粮,可不是捣乱!”
    看到粮食红了眼的那些灾民依旧难以控制,可畏惧王府亲兵手中的刀剑,不敢妄动。
    也有一部分人听了逄枭的话理智占了上风,自发的告诉身边的人维持秩序,还有几个年轻人站出来,主动要求帮忙。
    逄枭满意的点头,手下之人就组织帮忙的那些灾民去寻地方搭灶。
    有人带动,便有还能干的动活儿的灾民站出来帮忙,城门外的秩序一下就好起来。
    逄枭回到马车旁,秦宜宁正从车窗往外瞧,见他过来便比了个大拇指,引得逄枭禁不住笑。
    到了城门,谢岳与徐渭之带着人张贴了一张告示。秦宜宁好奇不已,下车去看,却见告示上是一串“资助者”名单。
    其中文辞朴实,大肆赞扬了沿途将粮食卖给逄枭的财主富商们,却不说他们是卖了粮食,而是“资助”了粮食。
    换了个词,连意思都变了。发国难财的眨眼就成了大善人。
    秦宜宁回头看向逄枭,禁不住好笑的道:“这就是谢先生想出的办法吧?”
    “正是。”逄枭笑着点头。
    秦宜宁夸赞道:“谢先生果真机智,深谙人心。如此一来,那些商人有图名的还不主动来联络王爷?银子不会少收,还能博得个积善之家的好名声。”秦宜宁没有当众说出口的还有一层。
    这样做法,也会掩盖逄枭使了多少银子,若问起来,大可以推说是人资助了粮食物资。
    反正在李启天面前,逄枭不论有多少善意和忠诚都会被误解,没有罪名都会被罗织罪名,眼下不过是需要个堵住悠悠之口的说法。
    而这个说法,不但能够分散注意,还能调动积极性,何乐而不为?
    逄枭一行人刚进城,先被派来购置粮食的虎子就带着人靠了过来。
    “王爷,粮食正往这里运来,这是账簿。”说着将个蓝色封面的册子双手呈上。
    逄枭看也不看,“你收着吧,别丢了。”
    虎子知道这是逄枭对他的信任,这本账册可以说是逄枭动用宝藏的证据,那里头购买粮食和物资的记录总额加起来可是个天大的数目。
    笑嘻嘻的点头,将账册揣进了怀里,虎子嬉皮笑脸,眼神却很认真,“爷放心吧,我就是丢了脑袋都不会丢了这账册。”
    逄枭拍了他额头一下:“瞎说。”
    虎子揉着额头,眼角余光看到秦宜宁身后的冰糖,笑的更傻了,连耳根子都红了起来,引得冰糖也一起红着脸低下头。
    秦宜宁看的忍俊不禁,上前跟随逄枭去见当地知县。
    逄枭找到了筹措粮食和物资的方法,赈灾进行的十分顺利,去往旧都方向走一路赈济了一路,灾民们对逄枭无不感激,在民间忠顺亲王的声望一时无两。
    赈济到大燕旧都时,已是盛昌九年的正月,车队踏雪而来,还没接近城门,就已有灾民在沿途迎接。
    “忠顺亲王来了!”
    “王爷带着粮食来救咱们了!”
    “多谢王爷,多谢王妃!”
    “王爷是咱们的恩人啊,当年地龙翻身,就是王爷来救咱们,现在灾荒,还是王爷来救咱们!”
    “你们都不知道,王妃其实早就安排人来救人了,去年刚开始发洪灾时,王妃手下的掌柜就已救了好多百姓去她的庄子,还有人专门教导怎么开垦梯田。要不今年咱们得死更多的人!”
    “王爷和王妃真是大好人啊!”
    ……
    百姓们议论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不知是谁喊了第一声,人群里很快就有人大喊着:“王爷万岁!王爷万岁!”
    这一声万岁,可着实惊着了随行而来的精虎卫和谋士们。
    只有天子能称万岁,这话若是传到了京城,逄枭“谋逆”的帽子可就摘不掉了。
    可是震惊之余,真心追随逄枭的人也同样觉得自豪。
    这就是他们追随的明主!
    他付出了很多,却也同样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这些话都是百姓们发自内心,没有人去教他们说的。
    此时,就连他们这些一路走来时而挨饿,还要去筹措粮草的追随者,心里都已是满足了,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谢岳和徐渭之为首的众谋士如今更是百感交集。
    “徐兄,谢兄,当初若不是听从二位的建议,恐怕我等就要铸成大错了。”
    “正是,我等虽也同样一心为王爷着想,可到底见识有限,做下的决定险些让王爷错失良机。如今看这场面,心中着实后怕。”
    谢岳与徐渭之连道“过誉,不敢”。
    徐渭之又道:“其实一切都是发自王爷的内心,起初赈灾时王爷就是一心为民,决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王爷的心不在百姓身上,就算你我竭力谏言,王爷也不会听从的。”
    谢岳也点头,指了指天上:“那一位不就是个例子。”
    众人想到天子,不免都是一阵唏嘘。
    “身为帝王,还真能狠下心来不管百姓的死活。”
    “咱们一路走来,所有粮草都是王爷自费,天子竟然就最初给了八车,还给王爷设了个陷阱,这几个月,王爷救了那么多的百姓,天子都没有一点反应,赈灾的银钱和粮食一点没给!”
    几个谋士想起李启天所作所为都十分愤慨。
    谢岳却是爽朗一笑,指向马车外路边欢呼的百姓,“这便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几人闻言,也都朗笑出声。
    秦宜宁裹着大毛领子披风,抱着已经有些冷儿的暖手炉,听着外头的欢呼也有些忧虑。
    “此处是大城,必定有李启天的眼线在,何况城中知府是才到任不久的,原本咱们认得的都已经因灾情而被治罪,还不知他到底是站在哪一方,若是上疏弹劾你可不好了。”
    逄枭大手搂着秦宜宁肩膀拍了拍,掐了一把她冰凉的脸蛋,“好了,你放心,我出去说几句,不管百姓怎么想,我的态度是要明确的。”
    “正是如此。”秦宜宁点头。
    逄枭便抓了大氅披上,吩咐外头停车。
    夹道欢迎的百姓们见队伍缓缓停下,不由得的停住了欢呼之声。只见一身着黑色毛领大氅,身材伟岸、气度雍容、容貌俊美的男子下了马车。
    逄枭站在空地,向着四周团团拱手:“诸位乡亲父老。本王何德何能,担得起诸位风雪相迎。”
    百姓们闻言一阵欢呼。
    旧都的百姓都还记得当年被燕朝尉迟氏统治之下的日子,当时忠顺亲王带兵打来,他们恐慌的无以复加,着实是因这位王爷凶名在外,人人提起他就仿佛见着了煞神,好像随时随地这位就能吃人肉喝人血一般。
    可是多年过去,再回首看来,两国交战,这位王爷竟从不屠杀平民。也有当年在梁城等地存活下来的百姓为王爷澄清。说他动辄屠城,根本毫无依据,他甚至为了不屠城,还曾经抗旨,被当今天子除去兵权回京“述职”。
    两国交战时,尉迟氏自然不肯说敌方的好话了。可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攻城时没有屠杀贫民,甚至运送粮食来解了当年旧都旱灾之后的饥荒。
    后来地龙翻身,是他与王妃来赈灾。
    如今大涝之前,王妃就已命人来提前做了准备,现在又是王爷与王妃来赈灾。
    可以说多年前忠顺亲王的“煞胚”之名,早已逐渐抹去,现在他的骁勇善战,仁义爱民之名却已广为流传。
    “各位。”逄枭高声道:“各位折煞本王。本王赈灾,也是奉天子之命,着实担不起一声‘万岁’,只有天子可与天同寿,可称万岁,诸位的心意本王心领了,也十分的感动,但还请诸位言语上留心,千万不要冲撞了天子之威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