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独宠夫郎 第39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陶竹闻言轻轻笑了一下, 他将奶茶从食盒里端出来放到黎荞跟前:“快尝尝, 一会儿就该凉了。”
    奶茶碗里放着一个小银勺,黎荞一手端起眼前的精致青瓷碗,一手拿起小勺子拨开黄豆粉和奶油, 舀了一勺奶茶送入口中。
    醇香中带着一点丝滑, 味道的确不错。
    再舀了一块米麻薯,口感也很好, 和记忆中的一样。
    他忍不住又再次夸起了陶竹,竹哥儿的厨艺真好!
    被爱人夸赞,陶竹心里自是高兴, 他让黎荞慢慢喝, 他则是眸子一转, 看向黎荞的书桌。
    书桌上有几张凌乱的纸张,他好奇的拿了起来:“咦?你这是……”
    “我刚才没看几个码头的资料, 我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灵感, 我就画下来了。”
    黎荞看向那几张已经被陶竹拿在手中的纸张。
    上面画着自行车的外形。
    他“发明”新东西, 一向都是多次试验, 在出了很多错,走了很多弯路之后才会成功。
    而自行车这个东西,在此时空而言,属于非常新奇的创新。
    自行车靠人力前行,不借助畜力,也不用跟滑板车那般需要脚蹬着地面借力。
    再加上还有车链子这个链传动技术,如此复杂,那他更得反复试验琢磨。
    于是,他今日先把图纸画出来。
    有了图纸,接下来才能做试验。
    陶竹看着图纸上的自行车,水眸睁大,脸上带着不解:“这车子怎么走动?”
    “中间有两个脚蹬子,踩着这两个脚蹬子,那就能走动了。”
    黎荞解释道。
    “啊?这样能行吗?”陶竹惊讶。
    “这只是我的设想,能不能成也不一定,我是难得休沐,不想看书,便瞎琢磨。”
    黎荞搬出早就想好的理由。
    陶竹立马信了,黎荞每日到底有多忙碌,他再清楚不过了,他立马放下手中的图纸:“既然是难得休沐,那也别琢磨这个车子了,咱们干点别的。”
    “做什么?”
    黎荞歪了歪脑袋,好奇的问。
    “琢磨一下瑜宁和小兰的亲事,她们一个比喻安大两岁,一个比喻安大一岁,今年年纪不小了。”
    “瑜安现在每日都很开心,有时候走路还会蹦蹦跳跳,瑜宁和小兰虽不说,但我看的出来,两个人是有些羡慕的。”
    陶竹说着伸出手指在黎荞鼻尖上点了一下:“虽说咱们家的孩子在你的影响下,又能干又有主见,可瑜安整日在她们眼前晃悠,她们难免少女怀春,思慕良人。”
    “这……”
    黎荞一愣,但随后又点头。
    这两个孩子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七岁,即便是搁他上辈子,那也是恋爱的好时光。
    更何况这个时空一向早婚早育。
    “最近登门提亲的,有没有合适的?”他立马问。
    “正是没有,所以我才和你说起这事儿。”
    陶竹有些犯愁。
    黎瑜宁黎小兰的要求也不高,不看对方家境,只求人品好,相貌合眼缘,能力一般也无所谓。
    这个要求,身为黎荞的外甥女和小侄女,可谓是低到不能再低了。
    也有勋贵、官员遣媒婆前来,但这些人家的公子、少爷哪一个不是小小年纪就有通房侍妾了。
    辛知这种奇葩,满盛京都寻不出第二个。
    而且,有黎二山的例子在前,这些人八成瞧不上从乡下来的黎瑜宁、黎小兰,只是想巴结黎荞,这才遣了媒婆前来。
    这种人家,如何能托付终身?
    不找勋贵、官员,那就是富商,可富商人家的少爷,能洁身自好且有能力人品不错的,那也是凤毛麟角。
    至少目前还没出现在他眼前。
    总不能真的让这两孩子嫁入寻常百姓家吧?
    “凡是登门的,我都让人悄悄打探了,结果都不尽人意。自古便是男子好娶亲,女子、哥儿想寻良人,太难了。”
    陶竹说着,水眸上下打量了黎荞一遍,带着几分犹豫的道:“要不,给她们俩寻家境一般的秀才或者是举人?”
    虽是普通人家,但至少是个潜力股。
    黎荞被陶竹打量的视线逗笑,他将手中的奶茶碗放下,笑眯眯的伸出手圈住了陶竹的腰:“像我这样的好男人,整个大盛唯我一人。”
    “我知道你好,但像是孟月、徐瑛这样的,也可以。”
    “徐瑛这样的可不好找,当初他害得画哥儿难过许久,咱们想给画哥儿寻一个胜过他的青年才俊,结果整个河西府都寻不出来。”
    “至于孟月,贫时坦荡不媚上,为官之后依旧坚守本心,还重情重义,痴情专一,也有主见,这个年纪不成婚依旧能挡住家人的念叨。”
    “孟月这种书生也少有。”
    陶竹:“……那咱们怎么办?”
    “这种事虽不能强求,但我托人给她们留意一下。”
    实在不行,那就如同黎春桃那般,寻两个潜力不错的秀才郎。
    只要他官职够大,那不怕将来秀才郎翻脸。
    除了秀才郎,还有新科进士。
    一些书生会专注读书,等考取功名之后再成家,辛知便是如此。
    所以,他或许可以从举人里面捡漏。
    黎荞心中有了主意,等下午时辛知送黎瑜安回府,他和辛知提起了此事。
    辛知之前是在国子监读书,而且辛知一直待在翰林院,认识的未婚举人、秀才比他要多很多。
    辛知拍着心口,爽快的应下此事。
    顺带还给他说了一下辛家老家那边的水井、沟渠情况。
    辛知是个行动派,上次小瑜安说黎菽曾经因为挑水灌溉而磨破肩膀,他当日回家之后,立马就给他爷爷和父亲说起了要在自家田地里多挖井、多修沟渠的事儿。
    当年大皇子摔断腿时,盛钧询问在场几人,想知道现场的真实情况,武安侯怕得罪彭皇后,没有说出真相。
    盛钧因此厌了辛家。
    这一念之差,让武安侯多年来颇受煎熬。
    早日后果这般严重,他当年肯定实话实说。
    但他不可能再改口,于是他只能把精力放在子孙身上,辛家难得出了个聪明伶俐的辛知,而且辛知考举人时距离大皇子之事也足够久远,因此,辛知成了整个辛家的希望。
    只是,辛家把辛知保护的太好,以至于辛知在会试时竟写出了给全部官员降俸的“妙招”,这可把武安侯气的眼前发黑,差点儿晕倒。
    好在圣上没计较。
    而且这事儿也没走露风声百官不知道,但武安侯对辛知这个小孙子死了大半的心。
    自家小孙子没有什么心机,天真烂漫,这种性子在官场上走不远,辛家想靠着辛知重回大盛的权力中心,那还不如指望辛知娶回来一个好娘子或者是好夫郎。
    现在,辛知终于有了喜欢的小哥儿,关键这小哥儿还是黎荞的亲外甥。
    辛知人欣喜的同时,自是对黎荞、黎瑜安这边很是关注,现在黎荞问起了水井、沟渠之事,小瑜安自己也有那么痛苦悲惨的经历,那辛家肯定要以最快速度办妥此事。
    如今辛家在老家的几十万亩耕地,正在热火朝天的打井挖河,而且,整个淮东府一半的木匠都进了辛家专门做龙骨水车。
    如今辛家的龙骨水车已经有两千个了!
    辛家的行动,黎荞很满意。
    如同黎粮在去年冬天时常念叨的,整个冬天不下雪,那今年春肯定缺雨水。
    一些勤快的农人,在大年初五就下地浇灌庄稼。
    最近盛京外的农人除了浇灌庄稼,就是响应朝廷的号召,前去挖沟渠。
    农人最清楚庄稼缺不缺水,如今只需要他们挖了沟渠,那七皇子就给他们配备龙骨水车,这种大好事,不干是傻子。
    盛京这边在为抗旱而努力,辛知老家所在的淮东府以及几个皇子码头所在地亦是如此。
    甚好。
    从去年未入冬时下的那一场雪算起,一整个冬天,盛京这边是一滴雨一片雪都未下,今年八成要有旱灾,现在众人挖的这些沟渠、水车,肯定能让农人的损失降低。
    过了两日,黎荞收到了江知县的书信。
    郎方府距离盛京实在是太近,黎不矜快马加鞭,一日之内就赶到了郎方府的府城。
    因此,江知县的信来的很快。
    在信中,江知县再三表示很是欢迎他在郎方府选耕地,并仔细介绍了郎方府六县如今的耕地情况,还说已经开始规划在全府挖沟渠修河之事,若黎荞将耕地选在了郎方府,那今后灌溉定是便利。
    江知县为官和明知府一样,虽是知府,但对府下面各个县的情况都很了解。
    去年水泥路铺到了郎方府,现在郎方府通向盛京的官道以及几个县城之间的官道都是水泥路,交通很是便利。
    等将来黎荞的粮食丰收,那很容易就能运到盛京。
    谈完了正事,江知县在信的末尾提到,他小孙子江懋通过了他老家所在省的考试,可进入国子监学习。
    江懋下个月便到盛京,他希望江懋能去黎府拜会一番,他想请黎荞这位大盛开国以来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状元郎指点指点他小孙子。
    黎荞看完江知县的来信,很是满意,黎不矜前去郎方府时他给江知县写了信,他在信中问江知县若他真把耕地放在郎方府,那今后灌溉庄稼是否便利。
    江知县用实际行动回复了他!
    他提笔,开始给江知县回信。
    当年他科举时江知县助他良多,如今轮到江知县的小孙子走上科举之路,那他自然会尽力相帮。
    这江懋才十七岁,但已经是举人了,年少有为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