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独宠夫郎 第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睡足之后,当真是神清气爽。
    用陶罐煮了米粥和鸡蛋,再加上白馒头,一顿早饭就搞定了。
    早饭之后,他背上背篓,拎起木桶,去河边抓鱼。
    十一点半,背篓和水桶都满了。
    他去了村口。
    村口有三棵大柳树,三柳村因此得名。
    临近中午,在麦地里干活的妇人,纷纷归家做午饭。
    黎荞瞄准的便是这个群体。
    他刚把背篓和木桶放到柳树下,便有两位大婶推着板车走了过来,他便笑眯眯的开了口:“绣花婶儿,大妮婶儿,买鱼么?”
    “黎荞?”
    张绣花停住脚步,先是瞄了一眼水桶里的鱼,然后才看向黎荞:“你还真会抓鱼啊?”
    她家和黎谷家相邻,昨晚黎春桃宣扬黎荞会抓鱼的大新闻时,她根本不信。
    可此时看黎荞跟前那些鱼,原来黎春桃说的是真的?
    “我也没想到我竟然还有抓鱼的天赋,这些的确都是我抓的。婶儿,你们要不?可便宜了。”
    “如果用铜板买的话,大的六文钱一条,小的三文钱一条。”
    “还可以拿麦子换。一斤麦子换一条大的,或者是换两条小的。”
    黎荞笑嘻嘻的道。
    “哎哟,这么便宜!”
    张绣花听了这话,心思立马被吸引了。
    三柳村的这条小河,因为水流湍急,所以里面的鱼并不好捉,一般情况下,三柳村的乡亲想吃鱼,都是去集市上或者是县城买。
    草鱼一般是八文钱一斤,黎荞的鱼,大鱼看上去最起码有一斤半,最大的怕是得有一斤七八两。
    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鱼最低也得十二文钱一条,可现在竟只要六文钱一条?
    若是拿小麦换,那就更便宜了,因为小麦是五文钱一斤!
    “我要五条。”
    张绣花将板车搁到一旁,上前去挑鱼。
    一旁的陈大妮见状,也走了过去:“我也买几条。”
    现在是麦忙天,此时没有机器,收麦子全靠人力。
    这是重活,哪怕是家境不好的人家,也会买些肉回来补补,不然身子扛不住。
    这鱼虽然比不上猪肉鸡肉,但好歹也是肉,炖成汤照样香喷喷。
    更关键的是,它便宜!
    更更关键的是,可以拿麦子换!
    对于恨不能把一文钱掰成两半花的乡亲们而言,花钱会让他们肉痛,他们更愿意用这种以物换物的形式买东西。
    所以,张绣花和陈大妮根本扛不住眼前的诱惑,把心思都放到了挑鱼上。
    每条鱼的大小不一样,她们得挑最大的!
    当张绣花和陈大妮挑鱼时,又有人背着背篓过来了,黎荞便吆喝道:“卖鱼!一斤麦子一条大鱼,两条小鱼,随便挑随便选!”
    这中气十足的吆喝,诱人的价格,再加上他浪子回头的大转变,立马吸引了所有归家人的视线。
    甭管是大姑娘小媳妇还是大婶大娘,哪怕不买,也都上前去瞧了几眼。
    有震惊他会抓鱼的,有震惊他竟然肯干活了。
    一时间,他这小小的摊子前热闹极了。
    陶竹如同昨晚那般,拉着一辆装满麦子的板车,缓慢艰难的往村子里走着。
    远远便瞧见柳树下围了一堆人,但他没有看热闹的心思,只想快点儿回家吃午饭。
    干了一上午重活,他又累又饿。
    待走近了,黎荞这两个字飘入了他耳中。
    他下意识抬眼朝着柳树下看去,入目的是黎荞含笑的双眸。
    黎荞竟看着他!
    而且神色如昨晚那般温柔。
    心中一慌,他赶紧低下头,而身子里莫名来了一股力气,他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大踏步的往前走,很快就越过了柳树。
    但这时,黎荞有些大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绣花婶儿,我家的地全卖了,短时间内我肯定没钱买地,所以我想开一亩荒地种点红薯。”
    “咱村可以种庄稼的荒地在哪儿啊?”
    “……”
    陶竹心里更慌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张绣花道:“荒地啊?就在咱村西北山脚那里,你可以问问竹哥儿,咱村就他一家种的是荒地。”
    “就是就是,可以问竹哥儿。刚才是竹哥儿走过去了吧?”
    不知是谁在接话。
    陶竹“!”
    他像是后边有狗在追一般,拉着板车走的飞快,几步就进了村子。
    进了村子,离得太远,听不到那人的话。
    他咬紧了唇,脸颊微微发烫,那人想做什么……
    *
    作者有话要说:
    解释一下文中的物价,咱们古代历朝历代的物价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朝代同一个皇帝在不同年份的物价也不同,所以我就参考北宋前期的粮价,胡编了价格。
    文文是架空,大家看个乐呵,不要较真哦~
    第05章 送鱼汤 他要拿着真大饼表白
    黎荞的生意还算顺利。
    乡亲们都选择拿麦子换鱼,他便拿一条巴掌大的鱼换了个麻袋,用麻袋装麦子。
    没有秤,无法知道乡亲们递过来的麦子到底是不是一斤,不过他不计较,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反正是无本的生意。
    但是,遇见特别过分的,他肯定不会惯着。
    有个婶子觉得他的鱼是从河里捞的,没有本钱,因此让他再便宜些。
    对于这种说辞,他也不恼,只是解释说他抓鱼并不容易,太便宜的话,他宁愿拎去他大哥黎粮家当饭钱。
    众所周知,他大嫂王桂花不再养着他了,他再想去他大哥家吃饭,得拎着东西去,不然没法进门。
    他这话出来之后,这个婶子不吭声了。
    恰好王桂花背着背篓从麦地里回来,他赶紧叫住王桂花,往她背篓里塞了十多条鱼。
    王桂花也没客气,收了鱼,又赏给黎荞几个白眼,然后在众人羡慕的注视下,雄赳赳气昂昂的进村了。
    这下子没人再让黎荞便宜些了。
    这纯粹是废话。
    鱼又不是卖不出去。
    就算真卖不出去,那也能拎去王桂花家。
    总的来说,黎荞的鱼卖的很顺利。
    等结束之后,麻袋里的小麦已经装满了,有一百斤出头。
    至于铜板,一个没有。
    乡亲们舍不得花铜板。
    收了摊子,黎荞径直回家。
    午饭很简单,他用陶罐炖了鱼,再搭配着大馒头。
    不过,鱼还未炖熟,七岁的黎小兰背着一个小背篓来了,小背篓里放着一个一尺高的陶罐,陶罐里是刚炖好的鱼汤。
    这鱼汤色香味俱全,比黎荞炖的强多了。
    捏了捏黎小兰红扑扑的小脸蛋,黎荞往她的小背篓里放了五个鸡蛋。
    黎粮替原主还了赌债之后,日子一直紧巴巴,家里的鸡蛋都攒起来拿去换钱,黎小兰虽然年纪小,但也半个月才能吃一个鸡蛋。
    “下次给你买糖吃。”揉了揉她的小脑袋,黎荞承诺道。
    黎小兰仰着小脑袋,双眼亮晶晶,她小叔此时看上去沉稳又可靠,好期待哇。
    黎小兰走了没一会儿,黎荞的鱼汤炖好了。
    只放了盐巴,味道不好,但他不挑食,就着馒头很快就将一陶罐鱼汤喝完了。
    吃饱喝足,他将王桂花炖的鱼汤放入背篓,然后拎上麻绳,慢悠悠的出门了。
    他径直往村子的西北方而去。
    三柳村的西北方长着不少树,树不算浓密,稀稀拉拉的,但树会夺土地的肥力,让庄稼长势不好,所以这里属于荒地,无人在这里种庄稼。
    陶家因为陶树夫妇的瞎折腾,家里的田地全卖了,为了活下去,陶家人只能在这里耕种。
    此时是下午三点钟,正是最热的时候,黎荞一路走来,身上出了不少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