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庶女嫡谋 第1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沈大公子不学无术,没想到还是个好色之徒,活该挨打。”
    “就不知道东家会不会有麻烦。”靳掌柜也是知道沈夫人对儿子有多宝贝的。
    “按理来说不会,是对方无礼在先,而且打的也不重,这种调戏良家妇人的登徒子,要是在北境,被打死都是活该。”
    靳掌柜早看出这位杨掌柜身上有一股匪气,要不是他总笑脸相迎,还怪让人害怕的。
    “沈家豪富,姑苏的大小官员几乎都收过沈家的孝敬,那沈铎以前也没少干坏事,每次都是用钱解决的。”
    “那他这回要倒霉了,我瞧你们东家是个烈性女子,肯定不会被金钱收买的。”
    这一点靳掌柜说不好,说她不爱钱吧,她有总想着经商之事,若说爱钱吧,那砸钱不手软的架势也不像个抠门的。
    没多久,沈夫人带着儿子和聘礼去谢府给一个寡妇提亲的事情就传遍全城了,重点是还没成,被赶出来了。
    杨掌柜砸吧一下嘴,觉得自己看低了这富商之家。
    这胆量,可比他家那位主子强多了。
    靳掌柜忍不住笑了,“商人嘛,见识有限闹出笑话,还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杨掌柜绕到后院,这后院除了有住的厢房,还有几间仓库和制药的工作间。
    他们手里有一些简单的制药方子,偶尔也会自己做一点成品药,就如比送给靳掌柜的那盒面油。
    制药房里,两个年轻人打着赤膊正在碾压药材,如果
    邵芸琅看到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二人正是杨钺从前的贴身小厮,长戈和长戟。
    长戈揉了揉酸痛的胳膊,抱怨道:“庭叔,您压榨我俩也要有个限度,这么多药材我们一天之内怎么可能做得完?”
    “放下吧,歇一歇。”杨掌柜丢开刚才规矩守礼的样子,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
    长戈没想到他今天这么好说话,赶紧丢开活计,“庭叔看起来不太高兴,怎么了?是生意不好还是有客人为难您了?”
    “嗤,少琢磨我心思,怎么,想跑?”
    长戈是被杨贺庭半路逮到的,然后就别抓了壮丁。
    而长戟则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他也无处可去,在姑苏城里做事,好歹能就近照料杨将军。
    “我跑啥啊,老爷就在城外,我们能跑哪去?”
    “哼,少爷吩咐你们照料老爷,结果你们连人都能跟丢,真不知道从小学的是什么本事,太无能了,难怪什么忙也帮不上。”
    “别介啊,庭叔怎么老埋汰我们,老将军那般本事,想跑我们还拦得住?”长戈因为这件事已经挨过杨钺骂了,差点就让他俩滚蛋了。
    还好有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行了,那件事另说,有件事你俩得上心。”
    长戈和长戟面面相觑,疑惑地看着他。
    “真是服了你俩傻瓜,少爷的心事你们不知道?”
    长戈讪笑道:“少爷的心海底的针,我们怎么猜得到?”
    长戟心下一动,指了指隔壁,露出一
    脸震惊的表情。
    第300章 杨掌柜
    “哼,长戟话不多,不过确实更细心,你们少爷心心念念的人没得到手,打仗都挂念着,否则你们以为我为何会来姑苏城开这么一家铺子?”
    长戈浑身不自在,因为当初邵芸琅和谢渊的事情还有他的功劳,他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少爷。
    “那您来这里的目的是?”
    “开店,赚钱,顺便负责鸿雁传书啊。”
    “可您连人家的信任都没得到,就知道献殷勤,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庭叔,您恐怕是很难取信于谢三夫人了。”
    “一步一步来,急啥,我不也是头一回干这种事么?”杨掌柜理直气壮地回答。
    “那您想让我们做什么?”长戈直接问。
    杨掌柜简单地将昨日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交代他俩:“你们手里肯定还有些人,派人盯着沈家,尤其是那个登徒子,别让他欺负了谢三夫人。”
    长戈实话实说:“我不认为凭一个不学无术的商户之子能伤害到那位,你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么?”
    “略有耳闻,但猛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小心为上。”
    长戈想想也对,这种事就怕万一,而且这本来也是他该做的。
    “好。我会让人盯紧沈铎,让他接下来过上忙碌的生活,绝对不会分出心思来想这些事情。”
    长戈脸上挂着坏笑,从小跟着杨钺混日子的小厮,又怎么可能是个正经人呢?
    “行,那你们俩小心些,别被谢三夫人识破了身份,拖了少爷的后腿有你
    们好果子吃!”杨掌柜听到有客人进店,起身往外走。
    他在心里想:下回该给谢三夫人准备什么礼比较好呢。
    从今日靳管事的反应来看,他便晓得送礼要送到人心坎上才让人难以拒绝,可谢家什么没有,怎么会稀罕他铺子里的东西?
    邵芸琅并不知道有人替她分担了麻烦,她根本没将沈铎放在眼里。
    像沈铎这样的公子哥,惯会用的伎俩无非两种,一是用钱砸,二是直接用强,头脑简单,心思单纯,连邵家的几个姐妹都不如。
    这种人不值得她费心。
    很快就到了夏收的日子,邵芸琅从前就知道江南一带是鱼米之乡,粮食一年可种两季。
    她一直很好奇,什么样的水土能种出一年两季的粮食来,正好夏季酷暑难耐,她就搬到庄子上住了。
    谢大夫人带着谢灵之也一起去了,然后跟着体验了一把自由的乡村生活,从此就再也没有怀疑过女儿向往自由的心了。
    她想,有些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
    没有人规定女子就一定要嫁人,要相夫教子。
    夏季收粮时,慈幼堂里能走得动路的都来帮忙了,这里产出的粮食有一部分是供给他们吃的,他们没脸只吃不干活。
    杨将军混在一群贫民中格外显目,因为他看起来老,可干活太利索了,力气也大,着实不像个老年人。
    邵芸琅让人偷偷提醒他,干活别太出挑,否则容易惹麻烦。
    杨将军心想:南方人就心
    眼多,在北地,哪个干活不是这么利索的?
    辽军来的时候,一个个抢收都来不及,跑路慢了一步就会被辽兵的铁骑踩死,谁敢不快?
    杨钺一刀斩下一匹马的头颅,马匹倒地,背上的东辽小将也跟着滚落在地,被两名士兵擒获。
    “监军大人,这是我们近日抓到的第十一个小头目了,论功行赏,您又可以升官了。”
    杨钺担任监军一职,但他是杨家人,在军中同样拥有指挥权,手里的兵已经超过了一万。
    不过更多时候,他还是负责后勤方面的事情。
    最让他头疼的还是军粮。
    到了军营才会知道,粮食消耗太大了,那是日日不够,月月不够,年年不够。
    也难怪连他爹这样正直爱国的将军也会走旁门左道弄钱买粮。
    “押回去,打扫战场,战马别浪费了,带回去加餐。”
    杨钺一声令下,士兵们情绪高涨,打仗有个好处,就是总能带一点战利品回去。
    这些战利品不用充公,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杨钺骑着马儿掉头回营,今日逮到的只是一支东辽的斥候小队,百来人,不算多大的战绩。
    自从他来到北地后,领兵出战从未输过,在军中树立了威信,如今也没人阻拦他带兵出战了。
    “柳荣坡那个老东西,总拿您以前的事情说教,觉得您就是绣花枕头,真是瞎了他的狗眼。”
    宋七很为杨钺打抱不平,其实北方的战事本可以更顺利的,只是他们军中
    内部不和,相互猜忌相互防备,人心不齐才导致战事不顺。
    “人老了嘛,眼睛就不好使了,正常的,别总咋咋呼呼的,小心别人说你不敬老。”
    杨钺做足了心理准备,有一个算一个,慢慢收拾就是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平定战乱,否则他早宰了那几个老家伙。
    他们与杨父有交情,但与自己可没半点交情。
    一头黑鹰在空中盘旋,杨钺抬头吹了声口哨,抬起胳膊让黑鹰落在他胳膊上。
    宋七割了一块马肉丢过来,杨钺伸手接住,喂给黑鹰,拆下他腿上的信件。
    在这北地,传信只能靠鹰隼,鸽子那样弱小的鸟类连活下去都成问题,根本当不了信鸽。
    “大少爷那边还顺利吗?”
    信是杨蹇送来的,兄弟俩分头行动,一直配合的很好。
    “还行,已经将山海关夺回来了,有了这处据点,要将东辽军赶出大庆国土指日可待。”
    杨钺将黑鹰放飞,甩了下马鞭,高呼道:“加快速度回据点,明日往东前进,再过几日就能与大将军汇合了!”
    他带的这支队伍是杨家亲信,绝对的忠心,听到能和大将军汇合一个个都很高兴。
    杨钺迎着风策马驰骋,耳边是士兵们的欢呼,这种天高地阔的感觉才是他熟悉的。
    才出来半年多,京城的安逸生活仿佛离他很远很远,都快要想不起来曾经夜夜笙歌的日子了。
    还有那个人,分别的时间太长,也不知道她在哪快活。
    “监军大人……”前方有匹快马奔驰过来,是他派出去的斥候兵。
    “吁……”杨钺停下来等他,对方边跑边喊:“监军大人,前方三十里有一支东辽骑兵,人数三千左右,正往我们这边赶来!”
    杨钺眉头皱了一下,三千骑兵,要全吃下很难,但如果放他们离开,还不知道会迫害多少城镇。
    “集合,布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