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 第1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周日上午九点,兰花品鉴会顺利举行。
    岁稔山下,靠近京都农业大学一侧有一排小门面,以前专卖种子、种苗、花锄、花铲、花肥等与农业种植相关的商品。现在被易和裕一口气盘下,挂上“和景花卉贸易公司”的牌子。
    办公室、茶室、会议室、花房……简易装修,绿植与鲜花把这里点缀得生机盎然。
    门面西侧有一个停车场,现在已经停了十几辆小汽车。有的是进口豪华,这是生意人,敢高调;有的是低调的国产汽车,这是政府官员,相对低调。
    兰友会会长崔玉堂与易和裕并肩从茶室走出,他四、五十岁年龄,身型挺拔,笑道:“易总年少有为,从哪里找到这么多精品兰花?”
    易和裕但笑不语。
    崔玉堂正要说话,一抬头看到厉浩与林满慧有说有笑从门口走来,快行几步,伸出右手,笑声爽朗:“厉教授,您也来了?”
    厉浩与他是熟人,握过手之后回应道:“我是这家公司的顾问,自然要来。”
    崔玉堂一听,更加有了兴致:“竟然能请来您当顾问?易总真是好福气。”
    听到这话,易和裕抬眼看向林满慧,心道:我的好福气,全由她而来。
    崔玉堂也留意到站在厉浩身边的美丽少女:“这位是?”
    厉浩道:“这是我的学生,带她来见见世面。”
    崔玉堂见厉浩不肯介绍姓名,便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林满慧,眉眼带笑:“原来是厉教授的高足,一定是养兰高手。希望能加入京都兰友会,我们欢迎新人加入。”
    林满慧接过名片,微微点头:“多谢。”
    崔玉堂心里想的是,厉教授的学生秀美绝伦、如兰似菊,如果加入兰友会,保管亮瞎那一群老家伙们的眼。
    不等易和裕说话,厉教授已经挡住崔玉堂的视线:“她还在读大学呢,不加入你们兰友会。”
    崔玉堂略带遗憾地说道:“那就等她大学毕业嘛,要不要来我们交通运输厅工作?”
    厉浩拉着他快走几步:“你瞎打什么主意?我还想留她读研呢。”
    几人走进早已布置好的大厅。
    十二个紫檀花架,或高或低,雕花精美,错落有致。每个花架之上端正摆放着一盆盛开的莲瓣兰,随着人的走动,微风拂过,枝叶轻轻摇动。
    花枝微颤,送来缕缕馨香。
    还未靠近,便已被这一缕兰香吸引。
    崔玉堂微闭双眼,细细品味这抹兰香,表情如痴如醉,嘴里喃喃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哪怕这几日天天与兰花相伴,厉浩走进大厅依然觉得震撼。十二盆同时绽放的兰花香味叠加在一起,整间屋子花香四溢,人如置身花丛。
    作者有话说:
    今天继续三更~
    ◎最新评论:
    【三更~開心心!】
    【撒花撒花花】
    【撒花】
    -完-
    第95章
    ◎如此雅丽的兰花竟然不卖?◎
    看到照片的时候惊艳万分,真正看到实物,语言已经无法描述心中所想。崔玉堂陶醉在花香之中,沉迷于花枝之间。
    “易总从哪里寻来这么多精品兰花,还能让它们六月一齐开花?我当了这么多年兰友会的会长,兰花看过没有万盆也有千盆,却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盛景。”
    听到崔玉堂的话,厉浩也点了点头,他做了几十年兰花研究,却在今天接触到这么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只能用神奇二字形容了。
    易和裕与林满慧对视一眼,同时抿唇微笑。木系异能与土系异能合作,未来还将有更多不可思议的花朵盛开。
    大厅里站着的人除了工作人员,就是兰友会的人。众人的目光皆被兰花吸引,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剩下的多是赞叹与询价。
    副会长陶翠萍是某银行的老领导,齐耳短发,头发发白,戴着老花眼镜凑近兰花细细端详,听到崔玉堂的声音才转头对他招了招手:“小崔你过来,这盆兰魂着实好看,红配绿,看不够啊。我年纪大了,偏爱鲜艳的颜色,这花好!”
    崔玉堂走过去,花香更浓,这盆花的香味中除了兰花的馨香之外,花蕊之间还有一抹淡淡的蜜香,吸入肺部感觉整个人都是甜的。
    老人喜艳、嗜甜,难怪这盆花得到陶老的偏爱。
    一对夫妻模样的中年男女站在第七盆花面前久久不肯离开,两人眉眼缠绵,情意深重,轻声低语着。
    “爱红你看,这盆依恋花色浅绿,主花花柄下面还开着几簇小花,像不像一个幸福的母亲被孩子围绕?”
    “可不是,真幸福。”
    男人抬头张望,看到崔玉堂与他点头打了个招呼,便将目光移到易和裕身上。他拍了拍妻子的手背,走到易和裕面前,轻声问道:“易总,这盆依恋可否割爱?多少钱?”
    易和裕欠了欠身,态度礼貌地回答:“杜总您好,这里共有十二盆兰花,有三盆标注非卖品不在此次售卖之列,其余九盆都可以商议。”
    杜总单字一个礼,是京都较早从事外贸业务的生意人,开了一家画廊,将国内青年画家的画作卖到f国、m国,在艺术界小有名气。他妻子姓卫,以前是名小学老师,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在家休养,当起了全职太太。
    杜礼的神情略带些急切:“这盆依恋我妻子很是喜欢,能不能直接买下?”
    易和裕笑了笑:“杜总先不着急,本次品鉴会有人安排售卖一事。”
    杜礼也是生意人,自然知道“待价而沽”的道理,只是他与妻子站在这盆依恋之前看了足足有二十分钟,却依然不愿离开,这盆花似乎有种魔力,把两个人的脚步牢牢钉在它面前。
    就仿佛……离家许久的游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家乡,走到破旧的土砖房门口,看到父母在院子晒粉条,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所有都和自己离家之前一模一样。
    这盆花,杜礼知道自己志在必得。
    他点了点头,对崔玉堂说:“老崔,这花你可不能跟我抢。”
    崔玉堂哈哈一笑:“我不抢,可是不见得没人和你抢。”
    杜礼四处看一眼,大厅人不算多,但也有二、三十个人,爱兰人多好静,这里并不喧嚣。每盆花面前都有人驻足细看,脸上表情有的狂热、有的沉醉、有的欢喜。
    一个扎马尾、穿扎染短袖衬衫的男子快速浏览过室内陈设之后,直接朝“依恋”而来,杜礼心一惊:这个家伙也来了?真是可恨。
    崔玉堂对易和裕说:“那个艺术男顾仞处处与杜礼作对,如果是拍卖的话,恐怕这两人要打起来。”
    易和裕没有说话。
    崔玉堂问:“易总你悄悄和我交个底,今天品鉴会到底准备怎么安排?赏花、喝茶、听琴之后,难道要搞个拍卖么?”
    易和裕微微一笑:“具体的售卖流程,我让我的伙伴来告诉您吧。”他将目光投向人群之中,林景严穿一件麻料浅灰中式对襟衫,颇有几分古韵,正指挥工作人员将一个红色纸盒搬进来。
    林景严直起腰,正对上易和裕的目光,嘱咐了两句便走过来:“易总,什么事?”
    听到这一句“易总”,易和裕的眼皮颤了两颤。为了今天的品鉴会,三人私下约定人前称呼易总、林总、林同学,免得被人挖出太多信息。
    易和裕对崔玉堂介绍道:“这是我请来的帮手,林总。”再对林景严说,“你把今天品鉴会之后的售卖环节提前跟崔会长说一说?”
    林景严点点头,指着那口糊上红纸的箱子解释。
    这是林景严想出来的花招,不明码标价,免得卖了低价;不拍卖,免得伤了和气。说白了,就是投标,还是暗标。
    这一次邀请前来的兰友会成员共二十名,每人进门之前都发了一个号码牌、一支马克笔。
    每盆兰花旁边都有一个名片匣子,里面装着二十张标记了花名的空白卡片。看中、想买的人可以取一张卡片,在上面填上自己的号码牌、意向中的价格。
    购买者将卡片投入红色纸箱中,最终开标,价高者得。
    听到这里,崔玉堂上下打量着林景严,半天才说了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真是人才啊!这样的营销人才,易总是从哪里找来的?”
    易和裕微笑道:“林总是我的好友,这次也只是友情帮忙。”
    崔玉堂也是混官场多年的人,听易和裕没有介绍真实姓名的意愿,知道有隐情。现在八十年代初下海经商的年轻人不多,眼前这位林总说不定是体制内的人,不好到处宣扬。
    他打了个哈哈,伸出手主动与林景严相握:“林总以后若是有时间,也帮我们兰友会搞搞营销策划。我们老喽,是应该多用用年轻人。”
    林景严非常客气地点头:“您有什么想法,直接与易总联系就好。能够帮忙的地方,我们一定帮。”
    杜礼在一旁听完,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要知道,这可是1982年,刚刚改革开放,人们对于买卖的认知就是明码标价,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就是售价。
    人们对拍卖的认知来自于港城。从电影里看到拍卖会上底价、抬价、喊价、定价,面对面的竞争,价格不断刷新,像疯了一样抢着买某件稀缺物品。这样的场面让内地生意人既觉得新鲜,又感觉热血沸腾。
    原以为组织一场小型的拍卖就算是新鲜玩意,没想到眼前这两个年青人竟然整出一场暗标会。
    招投标的概念起源于十八世纪的e国,战争之后百废待新,政府项目建设过程中想出这一招,由建设单位开标,施工单位投标,建设单位综合施工单位的资质、技术、报价选择最合适的中标单位,以保证价格最低、质量最好。
    m国1930年之后才开始兴起招投法采购,世界银行1981年重视并推广。
    现在可是在1982年的华国。小小的一场兰花品鉴会上,竟然能够想出暗标的方式,这在当时绝对是一次伟大的创新。
    无论是哪一位生意人听到,都会心旌摇荡。
    杜礼从口袋里取出一张烫金名片,双手捧着郑重递给林景严:“年轻人,如果有兴趣,到我们公司来工作吧?不上班的话,当个兼职营销顾问,我按总经理的待遇给你开工资。或者……帮我打理画廊,我给你一成的利润提成。随你挑。”
    总经理的待遇?画廊利润一成?
    崔玉堂还没说话,顾仞凑过来大声抗议:“杜总,你这爱抢好东西的坏毛病一点没改啊,当着易总的面抢人,不地道!”
    杜礼冲易和裕拱了拱手:“易总见谅,我不是与你抢人,只是和崔会长一样,见猎心喜,如果有营销策划方面的事情,也想请林总帮帮忙。”
    林景严被卷入风口浪尖,有些无奈,苦笑着摊开双掌:“各位老总莫开我的玩笑,先容我把这一场兰花品鉴会顺利办完。以后如果有什么营销方面的事情,大家一起交流,可好?”
    崔玉堂打了个圆场:“大家给年青人多一点发展的空间,不要逼得这么紧嘛。今天我们过来是赏兰、交流的,先看花,看花。”
    旁人散开,杜礼却还是留了下来。他欲言又止,半天才鼓起勇气,问林景严:“如果暗标未中,可否再加价走拍卖流程?”
    林景严看了他一眼:“杜总这是看中了哪一盆兰花?”
    杜礼悄悄伸出一根手指,凑近他耳边:“依恋。”
    林景严笑了笑:“这一次暗标也是尝试,开标结果出来不会再改。如果您这么想要,不如先观察一下取卡片的人,再决定到底写什么样的价格。”
    他停顿了一下,轻声道:“花卖有缘人,钱有时候只是一个符号,对不对?”
    杜礼如梦初醒,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对对对,倒是我错了。钱不过是个符号,多写一个零又有什么区别?”
    说罢,杜礼丢下一句:“年青人,你不错,我的名片请留好,随时欢迎你过来找我喝茶。”
    林景严点头道:“好,有时间一定亲自拜访。”
    崔玉堂将所有兰花看了一个遍,站在“雪莲”面前发呆,雪莲旁边没有卡片匣子,铭牌上清清楚楚地标着“非卖品”三个字。
    他叹息一声:“唉……可惜,如此雅丽的兰花竟然不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