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你确定这是我们设计的超导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西海大学,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王浩趁着研究的间歇期,处理一下实验室的工作。
    最近几年时间里,梅森数实验室一直都在快速发展,所属研究员数量和质量都不断上升。
    数学领域,包括比尔卡尔、保罗菲尔-琼斯、田虹,以及刚毕业的海伦,都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计算机方向上,人员影响力方面相对要差一些,但实验室的主项目方向,还是在数学计算机领域,正进行的几个项目都和计算机直接相关。
    实验室已经准备评国家级重点,计算机方向上也不断扩充人员。
    王浩关心的还是几个主项目,尤其是和航天局合作的项目,牵扯的数学核心算法是必须要做好的。
    一些附带的简单问题,其他人就都能解决了。
    但是,有些高难度的问题,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他还是要审核一下,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
    这个工作要比原来轻松多了。
    几年前,第一次接到航天局合作项目的时候,相关的核心算法问题,就只能由王浩一手完成。
    现在则是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王浩只是负责审核和修正,而不是要从无到有的把所有算法工作都完成。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王浩也不着急快速完成,有时间还抽空关心一下学生。
    他手下的学生大多都毕业了,后来也没有再招收,但还是有两个博士生,一个是邱会安,另一个是丁志强。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他们都还没有完成博士论文。
    读博是没有固定时间的,一般最低需要两年时间,长一些的甚至要四年、六年,海伦和陈蒙檬毕业的速度比较快,许超跟着张志强也很快毕业了。
    邱会安的速度就慢一些。
    他读研的时候就完成了勒让德猜想,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
    自从读博以后,邱会安一直不急不慢,没有着急去完成博士论文,而是耐心的做自己的研究。
    王浩倒是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拿出更好的成果,而不是拿出一点小研究,拼凑一篇论文去毕业。
    他对邱会安还是很期待的。
    这天王浩正在实验室二楼走着,正巧到了学生工作间的门口,就听到了里面传来谈话声。
    那是丁志强抱怨的声音,“真希望能快点毕业啊,我的论文到现在都没完成。”
    “为什么?”邱会安有些不理解。
    “我本来已经完成了。”丁志强说着语调都散发着郁闷的气息,“但给傅老师看的时候,他说作为王老师的学生,应该完成更有含金量的论文……”
    邱会安摇头道,“我是问你为什么急着毕业。”
    “啊?”
    丁志强一时间有些想不通,“急着毕业,不正常吗?”
    “你缺钱?”
    “这个……倒没有。”丁志强只是个博士生,但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在计算组工作,个人还是很有水平的,每个月能拿到的补贴、奖金都超过两万,即便是毕业正式工作,也不一定能拿这么多。
    邱会安道,“我倒是觉得读博的过程也是享受。”
    他解释道,“你仔细想一想,我们所有时间都可以用来做自己的研究。如果等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可就不一定了,好多事情都会找上来。”
    丁志强思考着点点头。
    等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以后,生活就肯定会变得不一样,即便只是当个讲师,也会有很多事情找上门。
    比如,讲课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他们没有教学或者其他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一心的做直接的研究,还能拿到比正常薪资更高的补贴,仔细想一下,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王浩站在门口听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不管是对于丁志强也好,对于邱会安也好,读博确实是很轻松的。
    这种能完全专注于研究的环境,确实是人生中很少有的。
    如果博士毕业以后,就肯定要参加工作,必定就会有很多事情找上门。
    当然也和个人心态有关。
    邱会安是那种很专注的人,自然会享受做研究的过程,换做其他人也许就不一样了,可能会觉得毕业后更加轻松。
    王浩不由得想到自己读博的过程,记忆中跟着潘卫国老师一起,一心做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似乎确实是很不错的回忆!
    “读博的过程很重要,如果能享受过程,对人生也会是一种提升……”
    王浩感叹着忽然凝住眉头,口中不断念叨着一个词,“过程、过程、过程……”
    “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
    “更重大?”
    他站在原地动也不动,努力抓住的这一丝的灵感。
    他想到了‘叠加力场边缘强湮灭力的间歇性问题’,同时想到了几年前研究半拓扑体系,获得的最重要灵感。
    那是芝加哥大学的超导实验组,发表在《科学》杂志的实验研究内容,他们发现了一种碳、氢、硫的混合材料,高压环境下实现了室温的转变温度。
    更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到二十摄氏度,没有实现超导转变温度时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强度,要高于十五摄氏度,实现超导转变的情况。
    简单来说,还没有进入超导状态时,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场强更高。
    那就可以用‘半拓扑体系’来解释,也就是混合气体通电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形态,没有拓扑的强压环境下,单侧缺口结构应对湮灭力的反应更大。
    这个实验发现当时就引起了国际震动,而王浩则从中找到了灵感,通过计算完善了半拓扑体系的数学构造。
    现在王浩则是想到了间歇性问题的关键,既然交流电方向不断改变,引起了导体内微观形态不断被拓扑,从而导致制造的反重力场边缘出现了间歇性问题。
    那么不进入超导状态,不就可以了?
    在没有进入超导状态的情况下,自然不存在‘微观形态被拓扑’的问题,也就不会存在间歇性问题。
    以此来制造的反重力场,肯定是恒定而连续的,制造的叠加力场边缘也会是连续的,也就解决了场力间歇性问题。
    “有道理啊!”
    “只要不进入超导状态,自然就不存在场力间歇性问题。”
    “所以,只要找到一种材料,可以在没有超导转变之前,就能够制造出反重力场,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到时候,就可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王浩思考着眼前一亮,马上转身朝着外面走去,他要去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我们要做材料的基础研究,反重力的基础实验!”
    “要找到一种材料,可以在没有进入超导状态前,就能制造出反重力场!”
    “这对于强湮灭力的研究至关重要!”
    “……”
    王浩说明的研究方向,让好多人感到惊讶和诧异。
    在他们看来,反重力场本来就是超导状态制造出来的,又怎么能在未实现超导状态时,就制造出反重力场?
    何毅、向乾生、颜静等人都明白过来,因为他们曾经做过这个研究,甚至更深入一步,是去找一种材料,能在临近超导状态时,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更高。
    后来国外有团队有了发现,王浩也以此完成了半拓扑体系的构架,研究就没有继续下去。
    “这个研究竟然和强湮灭力有关?”何毅听着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王浩很确定的点头,“没错,这能帮助我们解决间歇性问题。”
    “现在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制造出反重力场,也不要求强度更高。我们可以用最基础的设备,多测试一些材料。”
    “明白了。”
    何毅、向乾生等人一起点头,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
    王浩确定下来的新方向,想要拿出成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研究只是对各种材料进行测试,使用的也只是最基础的反重力设备,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进行实验。
    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需要的也只是时间而已。
    现在只需要等结果就好了。
    王浩只是说明了方向,并没有第一时间插手到实验中。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开放式超导电动机的设计完成,各个定制的部件被运送到了西海大学的机械自动化实验室。
    之所以运送到机械自动化实验室,主要是因为实验室有完善的测试设备,等测试全部完成确定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电动机才会被运送到反重力飞行器的实验基地。
    超导电动机的组装并不算复杂,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随后就准备进行整体的测试。
    测试工作大部分还是由反重力飞行器组的人完成。
    启动、转速检测、功率输出控制、最大转速,好多项的测试工作,一步步的慢慢进行着,大量数据被记录,电机也在测试中,不断被修正完善。
    每当发现一个问题,王浩马上就组织相关人员着手解决。
    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电动机已经能够正常运行,并可以稳定控制转速、输出功率。
    下一步就是进入到‘持续运转检测’,就是让电机进行长时间运转,看是否会出现什么问题。
    王浩想起了开放式超导电机的设计人--首都大学的窦延教授。
    之前在首都大学和窦延教授谈开放式电机问题时,窦延就很感兴趣的表示,希望等电机制造出来以后,能过来看一下实物,毕竟是他自己的设计,还是想能亲眼见到,依靠设计制造出的电机。
    现在电机大部分测试完成,王浩还是觉得决定邀请窦延过来看看。
    窦延知道了消息以后,感到非常的惊讶,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依靠自己的设计制造出了成品,甚至还进行了一定的测试。
    他和王浩通电话的时候,只是听了几句就决定买机票来西海。
    第二天,窦延就来了。
    窦延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因为担心牵扯保密性问题,他就干脆一个人上路,想到自己所涉及的开放式超导电机,已经被制造出了成品,就感到非常的激动和兴奋。
    他实在有些迫不及待。
    等到了西海市以后,他马不停蹄的来到西海大学,找到了机械自动化实验室,就见到了正走出来的王浩。
    王浩知道窦延要过来,只是没有想到速度这么快,他还是热情的和窦延握手,“窦教授,一路辛苦了!”
    窦延轻轻点头,马上问道,“王院士,别介意我来的快,实在是忍不住啊。”
    “我完全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制造出了成品,还进入到测试中,我是真想看看啊!”
    窦延的团队没有充足的经费,开放式超导电机只能存在于设计中。
    现在成品被制造出来,也等于自己的研究转化为实物,心里确实感到非常的激动,王浩看到他这个样子,也干脆不再寒暄,而是带着他一起进了实验室,直接去装配间见到了正在测试中的超导电机。
    窦延朝着电机走过去,还围着转了好几圈,仔细的看了好半天,扭过头疑惑道,“王院士,这是我们设计的电机?”
    “对啊。”
    王浩肯定的点头,“就是你们的设计。我们只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修正。”
    窦延这才了然的点头,随后问道,“能不能给我一份测试报告?不牵扯保密吧?”
    “窦教授,你是设计人,当然没问题。”王浩朝着旁边一挥手,有个工作人员就递上了一份测试参数报告。
    窦延是超导电机的专业人士,他马上关注到最主要的几个数据--
    最大转速,比最初增强了三倍多;
    稳定性测试持续四个小时,散热系统曲线偏离在可控范围内;
    功率控制一直很稳定,输出抗压测试比设计的最高强度,还要高出三倍……
    窦延脸上的表情,从凝重变成了迷茫,他扫了一眼测试数据,又扭过头仔细看了下,和自己设计印象中完全不同的电机,旋即满脸不解的问向王浩,“王院士,你确定这是我们团队设计的开放式超导电机?”
    “对啊?”王浩肯定的点头。
    窦延依旧非常不解,他耐心的解释问道,“可是,这台电机,不管是外观,还是整体参数、性能以及其他指标,都和我们的设计有很大差别,准确的说,是提升了好几倍,而且还能保证控制稳定性……”
    “你说这个啊!”
    王浩恍然道,“我刚才就说了,我们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修正。”
    “‘一些’改进和修正?”
    窦延满脸都写着不能理解,他用力的咧了下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这叫‘一些’改进?
    他思考着都开始忍不住怀疑,给王浩一个五棱宏光的设计图,是不是能通过‘一些改进’制造出一台兰博基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