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雨中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酒过叁巡,丝竹乐起。舞伎们垂着飘带翩然登场,层层裙摆旋出瓣瓣飞花,殿中顿时花香四溢。
    萧岚音心里有事,又对花粉过敏,嘱咐侍女席中照看,自己悄悄离殿了。出去时回头张望一番,并没有看到之前的女孩子。
    时值夏末,还是有些暑气。萧岚音转悠回来,在御湖边的亭子里驻足歇息。
    那个女孩和太子说了几句后就不见了,她一路来问了几个宫人,都说不认得。
    更有一件怪事,接引的宫女说刘御史家的小姐感染风寒,没来赴宴。记录宾客的名册上,刘小姐的名字却赫然在列。
    有人冒名顶替了生病的刘小姐。
    萧岚音漫无边际地想着,她交手时气恼那人无礼无状,待事后冷静,不得不承认对方说的很对。
    因为只能身随剑走,做不到剑随心动,所以即便占据兵器的先天之利,还是屡屡落入下风。
    可惜来不及进一步讨教,那个女孩就不知去哪了……
    湖风习习,亭外有人远远在唤:“音音儿。”
    一队宫人正抬着步辇往这走,约六七人,有打扇的,抱冰盆的,还有两个抬了一架屏风。
    他们动作利落,在步辇到达前,已迅速将小亭布置得可以落脚。
    这是贵妃才有的正一品仪仗。
    从步辇上下来的女人叫得亲热:“怎么在这,可是宫宴吵闹,烦着我们音音儿了?”
    萧岚音要行礼,女人挽住她嗔怪道:“自家人不拘这个,快站起来给姨母看看,可是又高了些。”
    说着便拉她到屏风后细看。
    女人叹息:“真好,一点看不出小时候的调皮样子。王府在这儿的别苑收拾得再齐全,到底不如宫里,来陪姨母住几天如何?”
    萧岚音称好。
    后宫今有两位贵妃盛宠不衰,女人就是其中之一。萧岚音母亲出身杭州范氏,与这位范贵妃是同族,是该唤一声姨母。
    范贵妃又道:“音音儿,在这宫里只当到自个家里,姨母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其实本次进京也算范贵妃一手促成。萧岚音是大姑娘了,碍于母亲早亡,父亲忙着封地政务,终身大事一直没有着落。
    她是剑南王唯一的掌上明珠,家里实权在手,上京山高路远,范贵妃也没想到真的能把她请来。
    老皇帝老了,不再痴迷男欢女爱。她与刘贵妃的斗法逐渐转到朝堂,两家都争着想让自己家出个未来皇后。
    太子妃的人选上,老皇帝老是摇摆不定,两边不得罪。顾青珣也对诸位贵女无可无不可,东宫至今只有暖床侍婢,不见一个正经八经女人。
    但是萧岚音来了,范贵妃立马就有信心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对姨侄叙话时,外边悄悄开始刮风了。
    不一会,又绵又密的雨点就打了下来。
    范贵妃笑道:“哎呦,好快的雨。与剑南比,还是京城凉快些罢?”
    萧岚音摇头,“剑南这会不热。”
    湖面被雨点打出一个个小窟洞,范贵妃击掌,叫手下抱琵琶、古琴来,又命人去宣教坊司掌教。
    “本宫也觉宫宴无味,每年都乏陈可善。”贵妃道:“还不如在这观雨赏乐,尚有几分天然意趣,音音儿觉得呢?”
    范贵妃长于江南范家,与曾是屠户之女的刘贵妃迥异。且在刘贵妃入宫后,愈发酷爱风雅清赏,以此凸显自己高贵的出身。
    萧岚音哪里知道这些,只觉得这位姨母爱好奇特,下雨天来回折腾,天然在哪?但秉着不忤逆长辈的原则,还是称好。
    雨势渐急,教坊司的人迟迟未到。眼看范贵妃逐渐神色不善,雨中朦朦胧胧走近一道人影。
    青年着五品藏青官服,面额被突来的急雨打湿,有些狼狈。
    匆匆到檐下,看到伫立两边的宫人,他面上闪过一丝惊讶。
    范贵妃恰好自屏后踱出:“哟,谁家的毛躁孩子,怎生连个伞也没有?哦,原来是阮大人。”
    她话里有了挪揄,“音音儿,这位可是翰林院的阮郁大人,本朝状元,写得一手好文章呢——”
    屏风后看不真切,只听一道清冽男声响起:“娘娘谬赞了。鸾驾既是在此,容小臣告退。”
    范贵妃掩着袖子,笑眯眯的,“状元郎虽是我朝栋梁,阅历上还有不足。本宫是陛下亲封的贵妃,陛下不在,尊本宫如尊陛下。雨天路滑,你行色潦草,还不思拱卫本宫安康,是否太目中无人了?此乃殿前失仪。状元你熟读律法,当知本宫所言真假。这里有句话不得不交与你:平时少做亏心事,下雨天也好安心些。”
    老皇帝大办寿宴,座位从昭阳殿排到了外面。五品官只能在御花园里与同僚把酒,走个过场。
    名阮郁的这位官员应当是在外面参宴,下雨无处可去,来了这里。
    也不知他何处得罪了姨母,要被奚落到这般田地。萧岚音暗暗想。
    那青年没有愤怒,反而不卑不亢道:“聆娘娘教韬,小臣谨记。”
    范妃却不想放过他,闲闲道:“本宫一介妇道人家,不懂什么教韬诤言。大人避雨来此是天意,听闻大人的母亲是才女,当年一曲肝肠,连太后都赞赏不已。若非天意弄人,差点就进宫和本宫做姐妹了。可见天意,总有天的道理。”
    那阮郁仍是没什么起伏,“娘娘说的是。不过这些陈年旧事,小臣也是第一次耳闻。”
    大概不再指望言语上占到便宜,养尊处优的贵妃凤阳花汁新染的丹甲斜斜一指:“有其母必有其子,还请阮大人坐弹一曲琵琶,本宫想知道,蔡氏才女,是否见面不如闻名。”
    这就有些过分了。这阮郁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即便官职低微,也不能逼迫他像个乐伎一样为后妃奏曲。传出去,范贵妃可是要被御史台的唾沫星子淹死的。
    姨母位同副后,聪明些就不要明着拒绝,另找理由推辞便好。萧岚音思索道。
    范妃咄咄逼人,“大人诗乐传家,既写得出好文章,难道就作不出好乐曲了么?看来是本宫年迈,说的话不能作数了。”
    贵妃娘娘来势汹汹,别人不清楚,阮郁自己明白。
    不弹,范氏就要为青词之事记恨他。
    弹,就不仅要弹,还要弹得好,让范氏心服口服。
    隔着纱糊的屏风,萧岚音看到青年落座,原本挺拔的身姿屈坐,似在抱着琵琶调弦。
    教坊司的两位掌教也到了,两人面面相觑,无一人敢上前。
    随着第一根弦被拨动,清脆的音阶和雨声融为一体。
    琵琶声声铮然,细听却暗含哀怨,宛若一个男子在雨夜轻敲窗棂,诉说尘封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书生,有边关,有美人,有儿女情长,也有风月无边。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故事的结局终究悲凄。
    然而峰回路转地,嘈嘈切切的乐律为之一变。
    哀婉的离愁,陡变成千军万马来相见的金戈,仿佛在嘲讽苦难的雨怎么不敢来得更快更急些。
    仿佛自天宫流泻,雨幕中的乐声振聋发聩,带人身临其境。
    萧岚音看到,两军对垒后的春天,思念的风吹过山谷,吹绿枝头,吹向自己……然后一瞬间,满山青翠。
    琵琶弦停,却余音绕梁。
    范妃抚掌不语。教坊司的掌教在说,这是吹笛的高手弹出来的琵琶。
    萧岚音已不去思考他们在说什么了。眼前的屏风就像那座青山,向外探寻,只看得到满眼的绿。
    她只得起身,绕过这座大山,拜谒那片绿的真容——
    屏风的那一面,怀抱琵琶的青年凤目半睁,像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鬓角沾着雨水,应该算狼狈。
    为什么是应该呢?
    可能是因为那双凤眼,也可能是因为那颗眼头红痣,或又是因为他足够冷淡平静的神情。
    这不是一个轻易屈居人下的人,仅是一面,郡主就下了结论。
    明知他是难以抓在掌心的人,这次初见却与他的乐声一起,深深印在了萧岚音心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