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9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感谢在20220601 23:50:2320220602 20:02: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章
    因为这两个字,旬休时本来打算去昭侯府的简穆给昭景泽传了口信,以临时有事为由翘掉了原本的计划。
    简穆巍
    因为这两个字, 旬休时本来打算去昭侯府的简穆给昭景泽传了口信,以临时有事为由翘掉了原本的计划。
    简穆为了让自己不像是在找借口,就去了光德坊小院。
    昭景泽和他说贡品的事情之后, 简穆就给太原府铺子的掌柜写了信,叫了一级工匠——何大匠过来京城。
    何大匠已经年过四旬, 上有六十老母,下有六岁孙女,不过这次他只带了大儿子过来。若这次没能争取到朝廷以后的订单, 何大匠父子还要回去太原府。
    简穆手下一共只有三个一级工匠, 何大匠能升为一级工匠, 不仅是因为他制作的绒花制品栩栩如生, 还因为他根据简穆的描述成功做出了缠花制品。
    简穆和自己校友合作时,了解过缠花的制作过程,他自己也动手做过,但是这个时代有一种材料简穆找不到也做不出来——硬卡纸。硬卡纸的作用是防止丝线滑脱,简穆想不出别的代替品或者制作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就给手下的工匠悬赏,最后,何大匠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此, 简穆不仅给了何大匠一大笔悬赏金, 还用当年太原府铺子两成的利润买了何大匠十年的劳动合同, 并请他帮自己带出三个缠花工匠。
    缠花的销售情况一直不如绒花,简穆来京城时就没带缠花工匠过来。这次何大匠父子来了,除了要制作朝廷的单子,还要做一些缠花制品出来。铺子里的绒花销售稳定下来, 简穆要在京城这边试试缠花的市场, 趁着这次给皇室做绒花制品, 简穆还打算免费送一些缠花制品过去。
    宫里负责采买的主管在八月底就联系到了铺子,简穆那时候还在长安县县衙,最后是简怡在钱掌柜的陪伴下,与主管谈好的生意,需要的品类和数量以及交货日期早已商定好。
    所以,简穆来光德坊小院主要就是慰问一下何大匠父子。简穆与几个工匠一起吃了午饭,又给徐恒徐常上了半个时辰的课,就又让厨娘做了些饭菜,之后他带着何平一起去了去了育幼堂。
    比起育幼堂的其他小孩子,刘二壮的神情仍然有着格格不入的阴郁,不过这次刘二壮在看到简穆与何平时,却礼貌地问安,还行了个不太标准的揖礼。
    刘二壮对简穆没太多陌生感主要得归功于何平,他每次过来都会叨叨自家少爷,让刘二壮明白,他过来看刘二壮,最重要的原因是简穆。所以,今天虽然只是第三次见到简穆,刘二壮对简穆也没以前那么疏离戒备。
    简穆这次不仅带了点心,还带了汤菜,他不太想招人眼,就借了管事的房间,领着刘二壮去那里吃。
    刘二壮是个比简穆想象还聪明敏感的小孩子,当何平把几盘菜端出来后,刘二壮本盯着芙蓉糕的眼睛倏地看向何平。
    何平有些不明所以,就看向了简穆,刘二壮的眼珠就也挪到了简穆身上。
    “我听刘大壮说你喜欢吃萝卜鱼汤,也喜欢吃炸麻球,就给你带了些。”简穆也不知道自己该露出什么表情,但是这事儿早晚要告诉刘二壮的。
    简穆尽量委婉地说:“刘大壮被找到了,我和他,呃,总之,我和他见过面了,就说了说你。他让我转达你,让你好好活着。”
    刘二壮定定地看着简穆,似乎在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半晌后问:“我哥在哪里?你能带我见他吗?”
    “我最后听说他被带去了京兆府,我暂时没办法带你去见他。”
    去京兆府探监虽然需要申请,但是也是可以去的,简穆做不到的是,他没办法将刘二壮带出育幼堂。
    刘二壮眼神一暗,之后就不再说话,何平逗了他半天,刘二壮都没搭理何平,桌上的菜自然刘二壮也没动筷子,连平时会当着何平的面吃光的芙蓉糕也被无视了。
    简穆和何平离开育幼堂后,就沿着大街溜达,何平问简穆:“少爷,您怎么不等刘二壮吃完饭再说?”
    简穆叹口气:“刘二壮很聪明,我本来也想等他吃完再说的。”
    “那怎么……”
    简穆想了想,说:“你给我送牢饭时,若突然有一顿都是我爱吃的,我会怀疑那是断头饭。若我表示怀疑,你还用空话安慰我,我会确定那就是断头饭。再好吃,我也吃不下去。”
    何平:何平犹豫了一会儿,对简穆说:“少爷,您在大牢里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我觉得您这次从大牢里出来后,呃,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
    “就,就一会儿我觉得您特别有精神,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您突然就又消沉了,您以前不这样。”何平看着简穆,眼中都是担忧,“您心里要是有事,您不跟我们说,要不您给大姑奶奶写信说说?”
    简穆心中温暖,拍了拍何平的背:“别担心。”
    简穆也知道「别担心」三个字无法消除何平的忧虑,便继续解释:“每个人在13岁到18岁之间,都会有一段时期,心绪容易起伏,这是我们在成长的信号。你与何安14岁那年,不也常常互相看不顺眼?你们俩当时可没少背着我和简怡打架。”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