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宇文修多罗忙接过萧五郎手中的帷帽,一面道着谢,一面忙戴上。此时,萧五郎不免多打量了她一眼,只是就这样一眼,便惊艳了他的余生。
    眼前的女郎雪肤花貌,明艳动人,面上并无过多妆饰,只额间一点梅花花钿,便映衬得她更为娇俏。因着受惊,眸中露出了不安,如同他幼年见过的小兔子一般。
    这一瞬间,他的心跳忽然重如擂鼓,又快如涌浪,待到宇文修多罗要离开时,他才回过神来,叫住了宇文修多罗:“宇文娘子!某名为萧镜,字子默。”
    宇文修多罗顿了顿身子,掩在帷帽后的面上露出了笑意,回道:“儿记下了。”说罢,带着三婢缓步离开了。
    只剩下萧镜倚在萧家馄饨的门口,凤眸微眯,如痴如醉地盯着宇文修多罗离去的窈窕背影。
    而宇文修多罗一行人一面走着,一面又免不了夸赞萧家馄饨的美味。此时,日头已经要落山了,墨竹提醒道:“小娘子,闭市锣鼓该是要敲响了,咱们还是快些回府罢。”
    宇文修多罗这才放弃了继续游玩的心思,几人走去庾家角黍③门前,虽然仍有人排队,但是较正午时还是少了不少人。
    候了一会子,便轮到她们了。宇文修多罗笑吟吟地问道:“这位博士,不知你们店里有哪些角黍?”
    “小店内有白米角黍,红枣角黍,板栗角黍,还有咸口角黍,不知娘子想要哪一种?”
    宇文修多罗最喜欢这些小吃了,询问了三婢后就决定每一种都包几个带回去。接过了油纸包着的角黍后,几个人又去了一家饮子铺。这个时代流行的饮料,就是用草本植物煎煮成的汤剂,还详细地分成了“五色饮”,“五香饮”等。此时正是夏日,乌梅饮与姜饮最受欢迎,她各买了些,继续包了起来。
    随后,几人又买了些点心带回去,这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西市。
    黄土铺就的大道之上,牛车朝着赵王府行去。宇文修多罗揭开帘子,就见街道两旁皆矗立着高大的槐树。此时,西市中的官员已在敲锣,声音远远地传至了宇文修多罗耳中。想来,此时西市众人正尽数散去,待到敲锣三百下后,所有店铺酒肆都要关门,西市闭市。
    今日的西市之行,倒真是让她欢快不已。
    —————————————————————————————————————————
    赵王府之内,李福方练完剑,接过帕子擦了擦额上的汗,就见侍从秦默前来禀告:“大王,王妃回府了。”
    李福听了,也只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先是去沐浴更衣,祛了一身的汗,再往宇文修多罗的院子走去。秦默跟在后面,心中暗道,看来大王是对王妃有意的。他是李福身边最亲近之人,自然也知二人虽同在王府,却整日各在各的院子里,心中自然焦急。
    此时,宇文修多罗也换了身衣裳,和几个丫鬟围坐在案几前。她一面将手中的蜂蜜浇在白棕子上,一面问道:“墨竹,你上次说那个叫珊瑚的丫头,可堪重用?”
    “是。”墨竹笑着应下,“那丫头也是宇文家的家生子,忠心自不用说。且她一向对膳食最是热衷,婢子还一直想着将来有一天将她也提拔上来,侍候王妃。”
    宇文修多罗打算开食铺赚钱,只是她身为贵族,在这个时代不能用自己的身份去开,只能用自己丫鬟的名义。但是她一定要找一个绝对忠心可靠之人。
    “那就明日开始,让她也近前来侍候。”宇文修多罗一面说着,一面将手中的蜂蜜放下。她不想说“侍候”一词,却找不到其他词语来代替。
    墨竹刚应了一声是,就听到了一阵珠帘碰撞之声,轻轻的脚步声同时传来。
    作者有话说:
    ①:萧家馄饨:《酉阳杂俎》中记载,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茗
    ②:伊尹:商汤时一代名厨,后世常以伊尹来比喻技艺高超的厨师。
    男配出场啦!
    8好意思,昨天去学校了一趟没有更【捂脸】今天更上了。尽量坚持日更,但因为是考据党,基本上出现的各种描写都是参考了唐朝历史书和唐诗,很费时间,写的比较慢,望大家见谅。
    第11章 香粳白立团
    珠帘被卷起,清透澄澈的水晶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宇文修多罗抬起头,就撞上了那双漆黑的眼眸。
    “妾拜见大王。”宇文修多罗忙站起身行礼,原本正在说说笑笑的三婢也噤了声,恭恭敬敬地行礼。本来一室轻松的氛围,就这般荡然无存了。
    这还是李福第一次进宇文修多罗的院子,见一室欢笑瞬间化为寂静,心中倒有一阵说不上来的滋味。他抬了抬手:“平身罢。”
    宇文修多罗和三婢起身后,他一撩淡青色的衣袍,坐在了桌前,便看到了莹白如玉的香糯①角黍被切成片,上面淋了剔透琥珀色的蜂蜜。蜂蜜顺着角黍滑下,落在青瓷碟中,积成了一滩琥珀色的湖泊。
    看来是宇文修多罗又有了新的点子,在和几个丫鬟一同吃角黍。
    他并未先提宇文修多罗出府一事,反倒是先问道:“将蜂蜜淋在角黍上,又是王妃新琢磨的点子?”
    “是。”宇文修多罗应下,却并未如前几日一般,头头是道地讲了那么些吃食之事。
    李福拿了案几上摆着的竹箸,夹起了一只角黍,尝了一口。凉角黍本只有糯米的香气,此时淋了甜而不腻的蜂蜜,满口都充满了甘甜清凉,在夏日里最是清凉解暑。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