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3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想活命就老实招供,是不是萧其臻指使你参与谋反的!”
    苏韵入狱之初便通过刑讯者的口风辨出其目的。
    君子死知己。
    能结识柳竹秋等英烈豪杰是他卑微人生里最大的幸事,这荣幸能洗刷那些腐心销骨的耻辱,让他原谅自身的肮脏,所以他绝不可能背叛他们。
    明天熬不过就自尽吧,相信这点节烈之举能抵消戏子丑名,减少世人的耻笑。
    他做好赴死准备,再被提出囚室时心情平静。
    然而狱卒们没有施暴,打来热水让他清洗血污,拿药膏纱布为他包扎伤口,之后带他去到一间陈设精致的厅堂。
    等待他的是瞿宝胜和美酒佳肴。
    “韵之这几日受苦了。”
    瞿宝胜亲手为他斟酒,和颜悦色地态度与过去将他当做粉头戏狎时一模一样。
    苏韵早已不愿再见这些无耻嫖客,况且这次几乎死在此人手中,眼下只感到无比厌恶和恐惧。
    瞿宝胜瞧他容貌还似从前那般标致,饱受摧残后犹有一种娇弱之美,不愧是当年人人争抢的爱物。有感而发地微笑:“韵之知道你进来以后我为何不来见你?就因为我还对你有情,怕看了你会心软。”
    苏韵躲开他摸索过来的脏手,咬牙道:“大人说笑了,苏韵已为俎上之肉,你这一顿想来是断头饭了。”
    他猜这混蛋打算在最后一刻□□他,准备到时跟他拼命。
    瞿宝胜说:“我怎舍得让你死呢?好不容易才替你争取到一线生机。只要你照我的话去做,很快就能重获自由。”
    苏韵冷笑:“大人要我将谋逆罪强加给忠良辈,苏韵宁死不能从命。”
    “你这孩子倒有骨气,以前怎么没瞧出来呢?是不是做了温霄寒的小舅子,就以为能跟着他出人头地?须知一朝为娼优,终生下贱人,哪怕你脱离贱籍,也始终是戏子,死了别人也不会拿你当烈士。”
    瞿宝胜一边狠狠羞辱一边伸手捏住他的下巴,直逼得他两眼流泪才撒手。
    “年纪轻轻的,又挣下万贯家私,再娶个老婆生儿育女就能装清白人了,这么白白死掉多可惜呀。我现在不要你招供萧其臻谋反,只让你承认跟他有染,把你过去那些相好的事迹栽一两件到他头上,这案子就算了结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萧其臻被捕的第四天,庆德帝自觉场面活做得够齐了,连都察院的主事官都受到审查,外界不该再猜疑他对待此案有隐情。
    早起宣召瞿宝胜,问他案件进展。
    瞿宝胜局促道:“萧其臻被捕后拒不招供,微臣依惯例对其刑讯,他仍不肯说实话。”
    庆德帝皱眉:“他是二品重臣,你们怎地没过堂就用刑?”
    瞿宝胜辩解:“律法规定:①‘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怪微臣事前未曾请示,求陛下恕罪。”
    他用律法来扯皮,庆德帝心中不悦,面上也不好说什么,换个方向突击。
    “那苏韵呢?他自称受萧其臻指使,除口供外可还有其他凭证?”
    “……这个暂时没有。”
    “他和英子福究竟是如何勾结的?你们可曾鉴定过那些书信,真是他写的吗?”
    “启禀陛下,经专人鉴定,信件的确是苏韵亲笔所书。不过……”
    “不过什么?”
    瞿宝胜知道皇帝没耐心做戏了,捉襟见肘地糊弄:“此人十分狡猾,在信中使用了大量暗号,不经他本人说明,旁人难以理解含义。”
    庆德帝命他呈上书信,钦览后发现这就是几封逢年过节的拜贺信以及附录的礼单。对照苏韵口供上的解说,处处生搬硬套,有些地方牵强得如同笑话。
    他看后不表态,命庄世珍拿着信和口供去牢里审问嫌犯,让瞿宝胜到殿外候着,不许擅自离宫。
    此后,皇帝一上午都在生闷气,深感底下这帮人没一个好东西,逮着点机会就相互撕咬倾轧,这狗打架的闹剧他看了一辈子,还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若能再养一批听话能干的新狗,他准会毫不犹豫把烦人的老狗撵尽杀光。
    下午朱昀曦来奏报太庙祭祀的筹备情况,他之前接到线报,知道父皇派庄世珍去过问苏韵谋反案,见他笑容不如往常舒展,便依着孝子的本分邀他下棋解闷。
    父子对弈到中局,庄世珍回来赴命。
    “老奴当面提审了苏韵,让他重新解释那些书信里的暗号,他说的跟口供上差很多。老奴问他口供为何前后不一致,他哭着说信里本无暗号,是受刑不过才顺着审案官的话风胡乱编造,也从没指认过萧其臻是同党……”
    庆德帝将手中的棋子扔回匣内,窝火道:“朕就知道是这样,这些人办的什么糊涂案,实在丢人现眼!”
    他传瞿宝胜上殿,让庄世珍重复刚才的奏报。
    瞿宝胜伏在地上惶恐哀辩:“陛下息怒,臣等是怕纵漏反贼才从严鞠问,目前是没有其他证据断定苏韵是英子福的同党,但微臣审得他和萧其臻关系暧昧,常在一起厮混。”
    当下断袖之风吹遍神州,官员嫖妓会受罚,都改去狎优,哪个当官的家里不养几个美貌娈童还会被讥跟不上风潮。
    然而这毕竟不是值得夸耀的事,闹大了损害名声,搞不好还有伤风化。
    别的官尤可,监察风纪的御史绝不能有这类败坏品行的劣迹,市面上的流言就够人当把柄,更莫说直达天听。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