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故而上朝时便站在众朝臣之首,他后面依次是几个已经成年的皇子,再往后才是朝臣,由此可见皇子在姜国的地位是颇高的。
苏扬舲低调的站在苏云杪身后,默默看着他的一举一动,暗自模仿以防出错。
礼毕,苏扬舲微微抬头往龙椅上看。
只见坐在龙椅之上的男人大约四五十岁的年纪,眉眼炯炯生辉,宽脸,不怒自威,身姿魁梧,实在看不出是个短命相。
是的,原书里皇帝在一次行猎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直到最后也没有立下皇位继承人。
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三王之乱,然而苏云杪便是在卫南寻的帮助下,平了这场动乱稳定江山,最终登上了皇位。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离皇帝大去应该还有几年时间。
不等苏扬舲再细看,他便和皇帝对上了目光。
那眼光复杂极了,有关切,有责备,也有恨铁不成钢。
不过,那目光很快便离开他,而又恢复如常威严的盯着每一个参事的臣子。
“皇上,一月后北辽国的使臣要来京城递交和书,届时他们的淳华郡主也会随使团一同前来,按照礼制我大姜也要派出一位皇子来主管使团之事,不知皇上属意哪位皇子办理此事?”
站在苏扬舲斜后方的一男子忽而向中道上迈了一步,行礼上奏。
只见皇上眉色如常,只是手指轻轻握了握龙椅扶手,眼神依旧看着殿下的那位大臣,半晌才开口道:“汪大人是礼部尚书,这次使团来访也是汪卿所辖,依你看哪位皇子更适合?”
不动声色就将问题反抛了回去,果然高明。
汪池顿了顿,余光依次打量旁边站的几个皇子,说道:“依微臣看,大皇子珹王是长子,又已封亲王,身份高贵,主管此事最合适不过。”
苏扬舲站在苏云杪身后,只见他的肩膀微不可察的动了一下,想来这事他也是有意想做的。
皇上手指弯曲在龙椅扶手上叩了叩,道:“说到亲王,朕倒想起一事来。”
只见他忽然看向苏扬舲,说道:“四皇子也已成亲,按照祖制也该封王了,汪卿,此事便交由礼部来筹办罢。”
汪池侧头看了看苏扬舲,目光十分复杂,有不屑也有厌恶,就连四周的朝臣也纷纷向苏扬舲投来了许多目光,让本就不自在的他愈发感到了尴尬。
过了很久,汪池收回目光才缓缓道:“是,臣遵旨。”
皇上是何许人物,早就把他的眼光看得清楚,但他依旧平淡面上似乎还露出几分满意,继而又道:“朕看珹王政事繁多,北辽使团来访琐事众多,恐无暇分心,并非最好的人选。”
话音落,苏扬舲注意到有些臣子偷偷交换了眼神,他知道这朝中早已暗潮汹涌,皇子成年参政,继者未立,总会有人蠢蠢欲动暗自站到支持的皇子身后。
既然有人支持大皇子,那么名望颇高的二皇子身后自然也不会缺少支持者。
不出所料果然有人走出来。
此人相貌端正,眉眼浓厚,看起来便有几分正直之色,他行礼道:“皇上,安南侯贪腐一案已经结案,这是结案陈词,请您过目。”
皇上命內侍将奏折取来,一边略看一边点头赞道:“不错,案子办得利索,结案陈词写得也好,陈卿你此事办的很好。”
安南侯掌管西郊马场,而西郊马场是姜国最大的战马场,此次贪腐案牵涉军中,皇上十分震怒,认为南安侯动了国之根本,罪无可恕,要求刑部联合大理寺一定要严惩。
陈瑜是刑部尚书,只见他眼角余光掠过苏云杪,便恭敬的答道:“臣不敢居功,此案是二皇子与臣共同审理,整个查案过程二皇子与我刑部和大理寺众臣子同吃同眠,日夜不休提审犯人落实证据,才能如此快的结案,若说有功也应是二皇子居功至伟。”
皇上合上奏折,眼神飘到苏云杪身上,微微颔首道:“二皇子审理南安侯一案有功,赏金珠一斛以资奖励。”
苏云杪顿了顿,跪下行礼:“谢父皇奖赏。”
陈瑜看了看苏云杪,又看了看皇上,又行礼道:“皇上,二皇子知礼懂礼,贤明有度,实乃皇子中的表率,臣请皇上将此次北辽使团入京一事交予二皇子主理,方能显我大姜国威。”
言闭,又有几名臣子也跪下附和道:“臣也推荐二皇子。”
顿时,阳晖殿内气氛有一瞬凝滞,苏扬舲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他再次抬头偷偷打量皇上。
只见他明显不悦,长眼微微眯起,原本端正的身姿也略微向后靠了靠,仔仔细细打量了殿下跪着的几个臣子一圈之后,视线落在苏云杪身上。
坏了。
原书里对这个皇上着笔不多,北辽使团入京这事发生时,苏扬舲原身刚死,皇上及其疼爱这个皇子,那时他沉浸在丧子之痛里,并未在意这等小事,众臣一致推荐所以便也落在二皇子苏云杪身上了。
但是此时此刻,苏扬舲人好好的站在这里,恐怕事情已经出现了变数。
看此刻皇上的表情,怕是心里早有了人选,而这几个臣子推荐二皇子怕是与他的心意不和,这就麻烦了,历来皇上最忌讳皇子与自己的臣子结党。
现在跪着一片不就明摆着说他们力挺二皇子,这皇上能高兴了才怪呢!
苏扬舲小心翼翼去看皇上的眸光,皇上虽说皇子众多,但也并非个个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