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这场会议没头没尾结束了,只得出一个结果,等着!
好在司徒泽非常靠谱,没有让他们多等,几天后的傍晚,他和李文谦,梁生一起回来了。
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
首先是司徒泽这边,榨甘蔗的机器他预订了二十台,会先交付十台,目前要的都是手动的,村里通电确实不方便。
烘干机他定了五台,原本有的机型是通电的,他给修改之后变成了使用煤炭。
十五台机器会在月底生产好,然后通过铁路运输过来。
搞定了这件事,他就回来了,不过没回W县,而是先去了隔壁县,那里有煤矿。
司徒泽去煤厂预订了一年的量,会分两次送过来,这样就不缺煤炭使用了。
在隔壁县,他碰到了李文谦和梁生两人,知道他们搞定了三单,觉得数量不够,就带着他们在附近县都转了一圈。
司徒泽出手,短短十天内,就直接拿下了六单,可谓是效率惊人。
就连原本不打算订购的,都被他说服了,李文谦和梁生看得叹为观止,钦佩万分。
两人都是认真的人,看过司徒泽的操作后,晚上回招待所细细琢磨,然后发现,司徒泽做的这些,都可以在桑语和他们说的销售理论上得到论证。
只不过以前他们没有参透,还明白不过来。
可现在看到了司徒泽的手法,就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他们把笔记再一次翻出来,然后细细感悟,自认为得到了成长,迫不及待地要去下一个县城试一试。
不过司徒泽阻止了他们,我们先回去,休整一番再继续不迟。
已经有九单了,够村里熬制好一段时间了,等机器到了,可以加足马力制糖,再出来推销也是可以的。
不然订单积压过多,迟迟不能交货,人家也会不满的。
再加上他们也在外面跑了这么久,虽然年轻力壮,可也难免疲劳,回去休息一下也好。
于是三人就一起回来了。
周支书双手颤抖着捧着那些订单,满脸都是激动,好啊,好啊!
九个订单,一共下单五千六百斤红糖,保守估计能消耗六七万斤甘蔗。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没有从外村购买甘蔗,自家的库存能消耗一空。
现在买了,也不过是余下一万多斤甘蔗而已。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啊!机器还没到,工坊尚未成立,他们的甘蔗就全卖出去了。
周支书拍着司徒泽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只能不住地说好字。
第六十九章 年代文19
三人的回归, 就像一针强心剂,让所有人都打了鸡血一般。
红糖能卖出去了,那他们年底得分到多少钱啊!
一斤红糖收购站的价格是七毛, 现在卖出去了五千六百斤, 就是三千九百二十元,就是平均分, 每人也能得到三四块钱。
当然了, 他们也不可能完全平均分,按照工分多少来分,有的人家能拿到好几十。
这在往年是他们的总收入,现在仅仅是甘蔗的钱,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种粮食种蔬菜, 养鸡养鸭养猪的收入。
也就是说, 今年的收入能翻一倍, 这还是在红糖不继续生产的情况下。
依照司徒知青的说法,他已经订购了方便生产蔗糖的机器, 红糖会继续熬, 继续卖, 他们的收入也会源源不断。
所有人都欢喜不已,恨不得大喊几声表示自己的兴奋之情。
交代完,司徒泽就表示自己有点累, 先回去休息了。
周支书忙道,好好好, 你回去吧, 明天你们三个也不用上工, 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
司徒泽回家后, 桑语还在熬糖,虽然知道了消息,但也没有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迎接。
直到下工的时候,她方才回去,一进院子,桑语就发现了不同。
首先院子重新整理过了,菜地上零星的杂草被拔掉,剩下冒出苗的蔬菜。
地上落下的柚子叶打扫过了,一眼看去干干净净。
客厅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缝纫机,是老式用脚踩的那种。
桑语隐约记得这种缝纫机的操作方法,见线桶已经装好了,就拿出一块破旧的布,坐上去试试。
起先非常不熟练,不是踩不出来,就是线扯断了,或者线压根没压进去。
可实验的次数多了,她慢慢摸索出门道,能踩出一排整齐针脚。
桑语兴致勃勃,摆弄了好久,直到天彻底黑了,堂屋里都看不清了,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回到后厨,桑语发现饭已经蒸好了,只等炒菜了。
她刚想把蒸饭的甑子搬出锅,司徒泽回来了,别动,那个烫。
桑语转身,看到他手里提着两条鱼,用稻草绑着,还活蹦乱跳的。
你去了山那边换鱼了?她惊讶地道。
嗯,你不是想吃嘛,红烧还是清蒸?司徒泽笑着道。
一条红烧,一条清蒸。桑语毫不犹豫地道。
好久没吃了,她可太馋了。
空间啥都有,农作物,家畜,可就唯独没有鱼虾蟹,明明有河流的,可她能接触的那一段清澈见底,什么也没养。
桑语怀疑,不是河里没有,而是那些鱼游到别的河段去了,偏偏在目前的她看来,别的河道就像是纸上的河流,摸不着,看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