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4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闻声问得有些漫不经心:你觉得,此三人在圣上心中如何权重?
    何德思虑片刻才道:该是益王重于郑诺,李世琛排最末。
    听闻此言闻声微微摇头:李世琛最末不错,益王和郑诺却错了。
    益王乃圣上亲弟,为何还在郑诺之后?何德果然不理解。
    直觉,有待考证。闻声没有解释,转而问道:除了酒楼,城里还有何处便于打探消息?涉及朝臣,不拘朝堂政论,坊间传言最好。
    何德拍了拍大腿:那就是日道经啊!这东西每日更新,刊的多是城中趣闻,其中不乏朝臣后宅之事,在各处坊巷商肆都广受欢迎!
    闻声第一反应是其背后之人:这日道经是谁人所创?
    当然是一鹤堂的掌柜。何德想也没想,一副说来简单的样子:一鹤堂是上京最大的连锁酒家,起初日道经只是为了吸引客量胡乱写些坊间轶事。
    后来看的人多了胆子就大了,除了圣上谁家后院的事都能扒出来。
    谁都能扒?岂不是整个上京都在幕后之人眼中?或许不止?这掌柜怕不止是个商业奇才。
    闻声问:就没有人制止?
    不妄议朝政,这些八卦又大多都是真的,起初确实有被触犯的朝臣屡次向圣上申诉,圣上没办法只能下令封禁。
    可市井百姓都不同意,没多久又偷偷摸摸传阅起来,后来看禁不住又没什么坏毛病,久而久之也就没人阻止。
    说到底还是法不责众。闻声从此事中不仅看出这一点,更看出庆帝的妥协。当皇帝的想要坐稳皇位,就不得不在意民意。
    拥有左右舆论的力量,这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也没有什么区别。
    闻声越发对那位一鹤堂的掌柜感兴趣:可有办法弄来过去两年的所有日道经?我想仔细看看。
    既是了解城中动态,也是了解那位幕后之人。
    近两月没问题,两年有些难度,我尽力找找。
    话说到这里,何德没多久就告辞离去。
    复延侯府这边密谈进行的同时,另一边的太傅府也没闲着。
    作者有话要说:
    霸道总裁宋茯苓:正是在下。
    第112章 七十一
    太傅, 孤还有个问题想要问你。
    授课结束后,谢巡并没有急着回宫,像往常一样和宋茯苓聊着。
    殿下不妨直言。
    只是不同的是, 这一次的课后话题并不是什么坊间传闻, 而是带了点问政的意思:孤养病的这段时间看了不少闲书, 其中就包括《海外堪舆》, 上面的图有些意思。
    宋茯苓只当他生出游玩的心思:殿下莫不是想出海?游历确实能增长见识,不过殿下还太小,还是先看看您脚下的庆国吧。
    孤就知道太傅会这么说谢巡皱着脸失落了好一阵, 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既然孤不能出去, 能不能派别人出去?我们有人出去了, 他们自然会有人来, 到时候孤想听什么故事没有?
    宋茯苓闻言收书的手一顿:殿下的意思, 是派朝臣出海?
    谢渺想了想道:也不一定非得是朝臣, 我们不也有商船吗?海上通商不行吗?我庆国地大物博,出产的东西定然能远销海外!钱赚了不说,还能扬我国威!
    说到最后脸上是克制不住的激动,俨然一个沉迷航海梦的天真稚子。
    宋茯苓不置可否:殿下怎么会突然关心起海上商贸来?可是有人在殿下面前说了什么?
    不曾啊。谢巡摇摇头:太傅怎会这么问?孤就是闲书看多了,自觉以前只顾玩乐太过荒废。这天下如此之大, 孤又没有兄弟姐妹替父皇分忧,往后若活成个纨绔可如何是好?那父皇也太累了。
    他一本正经地担忧让宋茯苓哭笑不得,不过只是片刻又即刻想到其中可能会有的阴谋。以太子往常的行事,是绝不可能说出这番话,极有可能是有人在他面前说了什么。
    若当真没有, 那便是谢巡遭此大难, 已经今非昔比。
    无论是哪种可能,宋茯苓都不能予以否决:殿下有此觉悟圣上定然是高兴的, 就算不答应也会在今后对殿下刮目相看,何不回宫后亲自去圣上面前问一问?
    谢巡认真等着宋茯苓的回应,听了这话瞬间喜形于色:太傅也这么想?不认为孤在天方夜谭吗?孤就是拿不定主意才想问问太傅的意思。
    怎么会?宋茯苓笑笑:殿下正当少年,行事不妨大胆一些,为君之道最忌唯唯诺诺。往后有什么想法径直禀明圣上便是,圣上虽是国君,却也是殿下的阿父。
    太傅总能说出各种各样的大道理!孤好生佩服!谢巡行了一礼,尚显稚嫩的脸庞满是敬孺。
    宋茯苓笑着回了礼,可等谢巡的背影消失在院外,这笑意也很快跟着消失。他扬声叫人:唐三。
    在,老爷何事?
    叫宋管事过来。
    谢巡最近都接触过何人,他定然要调查清楚。若是有人乱嚼舌根,拔了便能清静。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