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陈肖慧心里想着这人实在太不自觉了。
    要说大房二房要想尽借口从孩子们口袋里掏钱出来,那四房就容易得多了。
    穆建萍是个性格软乎的丫头,对朱青青这个当妈的从来都是听从的态度,虽然不舍热乎乎的红包,但还是乖乖交上去了。
    另一个还没长牙的更可以直接忽略了。
    而到了三房,穆建安穆建宁两个小孩的荷包可以说是穆家的小孩中最鼓的了。
    但这点“巨款”,对于这一年赚了不少的穆显叔姜爱红夫妻俩,就有点看不过眼里了。
    穆建安那点钱,夫妻俩一开始就没打算惦记。
    只是到了穆建宁这里,穆显叔伸手想要扯出闺女抱在怀里的红包时,遇到了困难。
    穆建叔真情实意地道:“宁宁,爸爸先给你保管,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穆建宁:你看我是不是个傻子?这话就是她三岁的时候都不信!
    死死抱住满怀的红包不放手。
    另一边还在偷偷藏私房钱的穆建安转头一看,就冲了过来。
    啪啪打在爸爸的大手上:“爸爸你不要欺负妹妹!不要抢妹妹的钱!”
    穆显叔无语,抱起儿子往空中抛了两下才接住。
    “胡说什么呢。”
    “啊啊啊!”小孩又惊又喜的叫着:“爸爸再高一点呢!”
    穆显叔便又使了点力气。
    幼稚的父子俩简直没眼看,姜爱红嫌弃摇摇头,自己转头在桌子上找了找,翻出了一个有盖子的塑料盒子。
    摇了摇盒子给闺女看,哄道:“咱们把钱钱装在这里面好不好?不给爸爸,咱自个放!”
    穆建宁思量了下,才勉强点着脑袋同意了。
    热热闹闹的除夕夜过去。
    初一的时候丰田村的风俗是不走亲戚,所以人大都在村里转转,给村里的长辈拜拜年,小孩们一家接一家,花生瓜子糖都少不了,有些关系近的也能给个几分或一毛两毛的。
    平静又带着喜气的这一天就过去了。
    等到初二,是穆家两个嫁出去的姑子回门的时间。
    第14章
    穆大姑穆小姑到穆家的时间是早上,还在门口就开始喊了,推开门哗啦进来一串人。
    两人都是嫁到了镇上,吕大姑父是镇上某个厂里的职工,江小姑父是镇上某个政府部门的干部,都是条件不错的家庭,至少在当时丰田村的好些未婚姑娘或已婚小媳妇都羡慕极了。
    穆大姑和吕大姑父一共生了四个子女,十一岁的吕表哥,八岁的吕大表姐,六岁的吕二表姐,还有才三岁的吕表弟。
    穆小姑和江小姑父只有四岁大的江表哥一个独生子。
    村里人不免拿两姐妹做比较。
    在他们看来,两人都嫁得很好,男人也都是镇上的人,有工作。但心中倒觉得穆大姑肯定过得很好,因为她生了四个孩子,在婆家肯定比穆小姑好过。
    其实不然,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外人只看得见好的,不好的事也只有自己独吞,不想让他们看热闹。
    就像他们能看到穆大姑多子多福,却看不到当初穆大姑为了生吕表弟,夫妻俩又是被罚款又是被降职的。
    也正因为吕表弟的情况,在听说了老三家的“罚款闺女”这事儿,穆大姑还升起了一点感同身受的意味,对未见过面的侄女穆建宁多了几分好感和好奇。
    又是过年又是第一次见面,穆大姑和穆小姑都给穆建宁和穆建荷两个准备了见面礼。
    穆大姑是两块布,两小孩都一样,一块是很受人欢迎的水红色,一块颜色清新可爱,适合做内搭。
    穆小姑拿的麦乳精和奶粉,还有一看就很暖和的毛帽子和一双可爱的小鞋子。
    两个姑姑还准备了大红包。
    当然其他小孩也有红包,但肯定是穆建宁和穆建荷的最大,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见到穆建宁第一眼,穆大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特别干净!
    白白净净,脸蛋就跟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完全没有像一些小孩流鼻涕然后左右脸蛋上都被糊得黑黑的。
    乖乖巧巧坐在姜爱红怀里,不吵不闹,连手脚都很少动一下。
    穿着特别漂亮亮眼的粉红色大棉袄,肉嘟嘟的脸颊,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还知道瞅人。
    穆大姑穆小姑给的红包,姜爱红也没立马收,而是让她自己抱着玩。
    红色的纸封好似衬得人更加冰雪可爱了。
    “这孩JSG子看着就聪明,全都随三哥三嫂的优点长啊。”穆小姑感叹道。
    穆大姑赞同的点头,该是穆家长得最好的姑娘了。
    刚刚她们也去看了朱青青和穆建荷两母女,本以为坐月子期间两母女不说身体要补得多好,但也该面色红润才是,结果没想到母女俩一个比一个瘦,大的那个憔悴,小的那个也没长多少肉。
    听穆老太太她们一说,才晓得这么一段时间来四房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了。
    做父母的都知道有的儿女是来报恩,有的儿女是来讨债的。
    朱青青运气不好,碰上个讨债的来了。
    正好吕大姑父和江小姑父还有家里的男人孩子都在外面,穆老太太便问了两个闺女在婆家的情况怎么样。
    穆小姑倒开口说挺好的。
    江家情况有点特殊,江小姑父的亲身母亲已经不在了,江父早些年就另娶了一个,生了一对儿女。江小姑父自此在家中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尴尬的不是别的,而是他那位后娘对他特别客气,就像他反倒是客人一般,有意无意地营造出了一副他们一家四口是一家人,而江小姑父是外人的气氛。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