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姜曜正要点头,却突然猛然顿住,转过头与姜晔对视,口中慢慢道:“姜妁和容涣生死不知,姜琉已经废了,姜延远在西京,剩下的老七和老八根本不足为惧。”
听着他的话,姜晔原本沉寂的心跳逐渐加快。
“我们为什么不早些劝父皇禅位呢?”
姜晔端着茶碗的手猝然握紧,垂首盯着碗中打旋起落的茶叶,哑声道:“是啊,历史掌握在胜者手中,待父皇禅位于我,区区陈安泰,又奈我何。”
姜曜咧嘴笑起来,两颗虎牙若隐若现,他生得好看,圆脸杏眼,笑意中带着十六岁少年的恣意飞扬。
“届时,不管是姜妁还是容涣,有异议者,皆为叛臣。”
南氏在暖房里看书,四周花团锦簇,手上拿着的书卷却迟迟未翻下一页。
有侍女进来道:“五殿下已经离开了,但王爷一直待在书房未出来,刘侧妃派去的人也被拦在了外头。”
南氏魂不守舍的抬起头,手上的书卷落在地上也浑然不觉,站起身便往外走,两眼发直,脚下有些虚浮。
她绕去膳房要了一盅红枣血燕,径直往姜晔的书房去。
“王爷有令,不见任何人,王妃请回吧。”
南氏和那位刘侧妃一样,被守在门前的小厮拦住了。
“大胆,连本宫的路也敢拦?”南氏脸色煞白,她生性腼腆,说话也细声细气的,这还是头一回拿王妃的架子。
那小厮见惯了南氏好说话的模样,乍见她如此愤怒,登时有些拿不准。
正踌躇时,书房内有人出来道:“王爷请您进来。”
听罢,那小厮连忙让开,南氏却站在原地犹豫不前。
直到姜晔打开门,快步向她走来,握住她冰冷的手笑得温和:“外头冷得很,怎么不进来?”
南氏望着低头为她暖手的姜晔,眼中情绪万千。
眨眨眼,将起伏的心绪压下,再睁眼时,南氏眼中满是坚定,她回握姜晔的手,面上飞起红霞,唇边笑意温柔。
“王爷放手去做吧,不论结果如何,臣妾生死相随。”
*
姜妁在宁州稍微停了两日,便不顾劝阻启程往通州去。
宁国公祖籍通州,自先帝时起,通州亦是宁国公的封地。
因此,如今的通州与它相邻的宁州、济州,简直是天壤之别。
从宁州与通州接壤处便能看出来,宁州荒无人烟,疫病横行,一脚跨通州,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热闹万分的景象。
姜妁从通州周边的县城路过,终于瞧见了活生生的百姓,虽然天气冷,大多都躲在屋里,却到底是有活人的迹象了。
容涣递过来一颗蜜枣:“甜甜口。”
姜妁满嘴苦味,却左右推拒不肯吃。
容涣拿她没办法,无奈道:“那殿下想吃什么?臣为您去寻来。”
姜妁竖起一根粉白的手指,眯着眼睛摇了摇。
容涣不解其意,以为她有话要说,便俯身凑过来。
这下可让姜妁逮着了机会,扑上去揪着容涣衣襟,和他交换了一个充满药味的吻。
得逞后便嘻嘻哈哈的躲开。
容涣伸手将她捞回来,抵着她的腰,还给她一嘴甜蜜。
外头的常冬羽和杨昭低声说着话,时不时传来嬉笑声。
她伤了一回痊愈后,整个人都开朗了不少,除去寻回姜妁后抱着她嚎啕哭了一回,便一直都是笑嘻嘻的。
不知过了多久,杨昭喊了一声:“到通州城外了。”
“奇怪,怎么没瞧见有人来接?”姜妁听着动静挑开车帘看了一眼,有些疑惑道。
她启程时便给宁国公去了信,照常,他们应该已经收到消息了才对。
莫不是忘记了?
可照宁国公性子,不该如此疏忽大意才是。
容涣也略扫了一眼,确实不见白家的下人,便说:“许是有什么耽搁了,咱们问问路,自行前去吧。”
姜妁倒也没觉得怠慢,一来她确实与白家不亲,二来,她也不打算在通州久留,处理好白菀的事,她便要快马加鞭返回京城去。
杨昭驱马向着路人所指的方向驶去,在一处挂着白灯笼的五进四合院前停下。
“主子,应当是这儿没错了,不过瞧着怎么没个人影?”杨昭打量着眼前的宅子,迷惑道。
他话音刚落,便见一旁的偏门被打开,几个有老有少的男子被推了出来。
其中一个干瘦老头,沙哑着嗓子咒骂道:“皇上都亲自下旨了,白老三你还死不悔改,如今是降爵为侯,以后铁定把整个白家都搭进去!”
他身后的几人也纷纷附和。
“是啊,皇上亲自下旨斥责不说,还不许她入我们白家祖坟,你便听着我们一声劝吧!”
“你看看那字字句句,单单一个祸乱后宫,便是杀头大罪,你身为族长,不能不为整个白家着想啊!”
随后又见宁国公举着扫把追出来,满面怒容,中气十足的吼道:“滚,老子生养的姑娘是什么人用得着你们来指摘?你们滚不滚?不滚就别怪老子乱棍打得你们滚!”
听着这些杂乱无章的话,姜妁七拼八凑出一个结果,那就是建明帝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她猛的掀开帘子,冷眼扫视四周,声音冷如寒冰:“有胆子的话,便再将你们口中的话重复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