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六章 学风与师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望着卫绾逐步远去的身影,东方朔此时的眼里亦是布满了敬仰之色。
    不过是萍水相逢,就愿意这般指点自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晚辈,亦是让东方朔此时心中升起了阵阵暖意。
    这样的臣子,如此的大汉,又怎能让人不心生崇爱呢?
    在大黄门的带领下,东方朔也是进到了宫殿之内,望着殿内金碧辉煌的陈设,他也是在不经意间被吸引住了目光。
    他虽然已是第二次入宫,但此前去的是金华殿,这次则被召至首殿宣室。
    金华殿修缮的虽然也是极好,满目遍及之处,无一不是富丽堂皇之象,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向往之情。
    可这宣室殿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飘忽其间,或许是殿中房梁栋椽的布置,又或许是殿内各种华纹秀章的勾勒描画,亦或许是什么别的缘故,都让东方朔感到无比的震撼。
    金华殿不过是未央一偏殿,而这宣室殿可是未央正殿,乃是帝王处理政事,接见百官,召见近臣的核心之所。
    能够在此处得到刘彻的接见,想来自己应该是真正得到了些许的重视。
    “咳咳。”
    见东方朔仰头凝望四处,心绪不知飘向了何处,位于龙案之前,坐落于龙椅之上的刘彻也是忍不住将手握拳,放在自己的口鼻之处轻咳了两声。
    听到身前传来的咳嗽声,东方朔方才缓过神来,看到不远处刘彻脸上的威严之色,东方朔也是连忙跪伏在地。
    “臣一时被陛下气吞山河,包揽万物的气质所震慑,故而走神失礼,万望陛下恕罪。”
    刘彻听后也是忍不住想笑,不过身边还有不少人侍于左右,表情神色还是控制的很好,并未表露出什么异样。
    只是心中不禁暗道:好你个东方朔,明明自己进殿之后是东张西望,殿前走神失礼,却道是被朕的气质惊吓所致,简直可以说是巧言令色。
    不过这个借口找的倒是天衣无缝,让朕找不到训诫的理由。
    只是,纵然刘彻自幼熟读百家之书,亦是从未听闻气吞山河,包揽万物这两个词,更是没有半分印象,也不知是哪本古籍孤本所载,亦或者,是东方朔自创而成的词汇?
    说起来,这两个词听来倒是气势如虹,更是符合帝王的气质,甚合他的心意。
    想到此处,刘彻紧皱的眉头也是舒缓开来,大手一挥,身后的宦官们便都躬身行礼后缓步退下。
    刘彻从席垫之上徐步走下,冕服伏地,负手而行,行走之间,更是步步生风,似有虎啸龙吟盘旋其侧。
    刘彻七岁被册立为皇太子,历经十年皇家教诲,周身上下的气质一眼便知是帝家威仪。不同于其父景帝和祖父文帝的是,刘彻自小师从卫绾,接受的是纯正的儒家学说,聆听的是儒道之礼,所以刘彻虽身材高大,体型壮硕,神态步伐坚毅,身上却始终带着儒雅之气。
    未等东方朔行礼相迎,身子尚且没有全然站立,刘彻已然是扶着他跽坐于地。
    “君臣之间,不必拘泥于虚礼。”
    听到这东方朔便是欣然而乐,这汉代的坐姿实在是难受,他早就受够了,在公车署和家中他从来都是不会这般入座的,有刘彻的这句话他直接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但也不能这般无礼,成何体统!”
    未等东方朔屁股坐热,耳边就又传来了刘彻的声音。
    闻此言语东方朔只能是老老实实的重新坐好姿势,然后一脸委屈巴巴的看向刘彻。
    刘彻未曾理会东方朔脸上奇怪的神色,开口道:
    “见过卫绾了吧。”
    东方朔点了点头,“卫老先生虽年事已高,却英姿犹在,臣自愧年纪尚处巅峰,却是不及卫老先生气质十之一二。”
    刘彻听后也是微微颔首,眼神之中不由浮现出一抹崇敬之色。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文臣,必会提及卫绾,朕自幼师从于他,可以说是获益匪浅。”
    听到这里,东方朔也是终于明白了。
    之所以刘彻今日将自己召至宣室殿,而且恰好选在这个时刻,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自己与卫绾见上一面,这里面,可是暗含深意啊。
    想到这儿,东方朔不禁心里也是掀起了阵阵波澜。
    这深宫之中,无论是武帝刘彻还是群臣诸公,甚至就是一个不知名不入流之人,都有可能暗藏乾坤,绝对不能托大,否则就有可能见自己陷于绝境之中。
    “陛下如今已登至尊之位,还能够对老师如此尊敬,实在是让臣感到敬佩。”
    刘彻听后看了东方朔一眼,絮絮而谈:
    “学生如果不尊敬自己的老师,那又怎么能称之为一个恪守师道的学生呢?”
    “朕是帝王,就更应该尊重师长,如果连朕都不能够做到,天下之人又怎么能够尊敬自己的老师呢?”
    “是臣失言了,还是陛下思虑得道。”
    说实话,东方朔根本没有想到刘彻会有这样一番反问之语。
    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对于师道的定义本来就有些偏差,又或许是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君王真的会如此恪守师道。
    毕竟于前世而言,他一直都觉得当世之师道已经有些学师之风不正。
    简而言之,就是很多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
    无论是本科还是读研,甚至是之前读小学和中学期间,东方朔都觉得学校里的很多学生和老师已经不太懂何为学风,何为师道。
    有些传承,是不应该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逆化甚至变质,最终消失的。
    古语有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此言虽粗陋,却含大义。
    前世之学风师道,亦是有些让东方朔觉得师道之不传久矣。
    学校之中,学生即见师长,多时佯作未见;课余之时,更是有学生议论师长之长短,引为谈资;而为师之人,亦有不端者,观其授课待人,言传身教,实难称其为师。
    长此一来,学生不似学生,师者不似师者,实在是令人唏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