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退守武关
在这个时代里,攻城战永远都是最危险和最艰难的事情,且通常耗时几个月甚至数年。
在孙子看来,攻城是一件不得已才去做的事情,需要做好完全的准备,需要‘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轒辒,指攻城所用的四轮车,用坚硬的木头制造,上面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用来躲避守军的落石和箭矢,光是准备这个东西就要三个月。
其次,还要准备距堙,也就是在城墙下面筑造的土丘,可以帮助攻城军队观察城中虚实,还可以进行攻城,而这项目也要三个月。
六个月下来,也就是做做这些准备工作,接下来就要开始玩命,怎么玩命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蚁附,需要顶着守军的各种攻击,像蚂蚁一样爬上城去,用性命去堆,才能去击败他们,拿下城池,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一般死个三分之一的人都很正常,拿不下来也并不奇怪。
司马欣攻宛城,还需要面对护城河的威胁,一时半会自然打不下宛城,他只能靠着不断的消耗,来耗死城内的军队。
经过了一整天的血战后,纵使有秦兵先登,可依然被城中义军给推了下来,伤亡十分惨重,司马欣不得已收兵。
在接下来十几天时间里,秦军对宛城又发动了七八次进攻,尽管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而城内的损失也在肉眼可见得变大,这使得刘邦帐下许多将领都有些不满意,他们认为不应该继续死守宛城。
实际上,英布大军已经抵达了阳城县,距离宛城也仅仅只有一百二十多里,他并没有急于前往宛城,反而在此地观望了起来。
直到秦军屡次发起进攻无果后,锐气渐失之际,英布这才召集了全军将领,于天亮后便拔营出发,他作战时十分擅长猛冲猛打,以气势压倒敌人。
此时的司马欣虽然不知道英布大军已经前来,但是他并没有用全力去攻宛城,同样也留下了一支兵马,准备应对随时可能会出现的项军。
到了次日傍晚,英布大军抵达了宛城以北二十里,此时秦军派遣在战场外的哨探也及时发现了项军的踪迹,急忙向司马欣禀告。
司马欣得到消息后顿时一惊,好在他及时有所准备,当即便命令全军摆开阵势,准备抵挡住接下来英布大军的进攻。
仅仅只过了不到半个时辰,英布大军便已经冲杀了过来,而城中的刘邦见到援军抵达,却没有下令出城纠缠住秦军,反倒是坚守城门不出。
一些将领顿时有些不解,询问刘邦原因。
刘邦则是高声道:“我们的人已经守了一个月的城,损失十分惨重,倘若再去强行进攻秦军,只怕会不自量力。大家伙还是先去歇息吧。”
一听到这番话,张良却是笑而不语,等到众人离去后,张良才轻声道:“沛公,看来您还是担心城外的项军啊!”
刘邦脸色有些阴翳,道:“眼下我们跟项军还都归属于楚军帐下,项军还不至于公然对我们下手,可是倘若就此放楚军进城,对咱们来说反而更加危险.......”
张良点了点头,轻声道:“还请沛公放心,倘若真是项羽到此,在下愿意为沛公转圜一二。”
张良是韩国贵族,与项伯也有一定的私交关系,因此有了他这句话,刘邦也安心了不少。
与此同时,司马欣此时也没有料到楚军进攻如此强势,布置的先头军近乎被直接打崩,大量的秦军甚至丢盔弃甲,朝着后阵逃散,而这又带起了更多的秦军发生溃退——由于羽卫军主要由刑徒构成,他们并没有太强的士气。
面临这一危险局势,司马欣只能率领大军仓促后撤,只是秦军错不及防之下,人马损失极为惨重,就连他自己也被一支箭矢射中了胳膊,血流如注。
尽管司马欣已经负伤,可是他勇气如故,依然在高声呐喊督战,带着残军一路且战且退,他亲自率领骑兵一路厮杀,忽而往东,忽而往西,而楚军似乎也一直穷追不舍,直到次日天明时,秦军才勉强撤到了析县,而楚军这才渐渐停止了追击。
然而,当司马欣清点了剩余人员之后,顿时绝望不已。
原来五万羽卫军竟然只剩下了万人不到,其余大军在一夜之中或死或逃或散,显然已经无力再战。
更关键的是,没有了五万羽卫军,光靠一万五千中尉军想要守住武关,很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司马欣心中又惊又悔,并没有在析县过多停留,而是直接撤往了武关。
.......
楚军。
英布在取得了一场大胜之后,心中却也不痛快,原因很简单,范增临行前交给他的任务似乎已经无法完成——在楚军同秦军交战的过程中,宛城竟然没有丝毫开门的迹象,甚至也没有追击的迹象。
纵使英布如何威胁,可是刘邦也都置若耳闻,直到战事停歇之后,刘邦才派人来到了英布的军中,表示可以让英布带一部分人进城,不得超过五百人,其余所有人都要停留在城外。
原因也很简单,倘若此时来的人是项羽,那么刘邦肯定会亲自出城行礼,可问题是来的人是英布,他虽然也算得上实力雄厚,可毕竟是在吃项家的饭,身份地位和刘邦并不对等,刘邦完全没有亲自出城见他的道理。
英布的脾气虽然十分暴躁,可他绝不是没有脑子的莽夫,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公然去进攻刘邦,否则对于联军中其他诸侯而言,这将会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你项羽的确很牛,可是也总不能对我们其他诸侯想打就打吧!
倘若真到了那时,英布反而会被牵连进去。
有了这么一出之后,英布对于刘邦也不敢有所小觑,这个老家伙心眼还真不是一般多,他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了下来,率领五百人进入了宛城,相当于同刘邦合兵一处。
双方合兵一处后,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武关。
倘若能够先在项羽之前进入关中,这显然是一桩大功劳,无论是对于英布而言,还是对于刘邦而言,都是极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