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52章 招募百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翌日,朝阳升起,
    县城的大街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百姓和小贩商贾,人气比李默初来之时旺了不知道多少。
    虽然汝阳的前两大害还没有除掉,但不少百姓坚信这只是迟早的事。
    无它,只因为这个县令足够强势,还一心为老百姓着想,是真正的父母官。
    他怎么会看着两大害继续在收割老百姓?
    而且自从新任县令入驻县衙,明显能感觉到县丞和柯大老板收敛了许多,他们府中的那些奴仆也不敢再出来作恶。
    “老王,今日怎么这么早?”
    大街上,有小贩百姓互相打招呼。
    “去田里,田里的杂草好久没锄了,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完了卖点粮,手里攒些小钱给我家孙儿置办一身新衣裳。”
    老头乐呵呵地回道,眼中有光。
    曾几何时,他们疏于劳作,倒不是懒惰而是失去了希望。
    将田地经营得再好有什么用?最终还不是给那些山匪做了嫁衣。
    “也是,到时候大家手头宽裕了,我这每天也能多卖几个蒸饼。”
    小贩跟着笑道。
    就当外出耕作的老头还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远处忽是跑来了一个小贩,异常激动,边跑边喊,
    “大消息....大消息....县衙那边出消息了。”
    “县衙怎么了?”
    一听,大街上不少人立刻围了过去,
    现在的县衙和以前可不一样,已经开始牵让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开始牵心。
    甚至还有不少人以为县衙那边又出了事。
    “就在方才县衙那边出了告示,说需要招募一百名百姓干活,男女皆可,每天每人二十文,傍晚时分就给。”
    小贩跑得慌忙,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什么?一天二十文?真的假的?”
    听到是这般,不少百姓长长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忍不住激动再问。
    一天二十文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只要在那边干五天活就能买到一斗米。
    一斗米足够一家四口吃上十天。
    “绝对是真的,县衙那边已经贴出了告示,咱们新来的这位县太爷肯定不会诓骗我等百姓。大家更是不用担心工钱的事。”
    小贩激动到不行。
    虽然他不回去,但道理很简单,只要县城里的百姓手头有了银钱,他的生意自然就能好很多。
    “那还等什么?过去瞧瞧。”
    “就是!一共就招一百人,去得迟了可能就没名额了。”
    哗!
    下一刻,不少百姓纷纷涌向了县衙方向,甚至就连方才要外出劳作的老头也动了心思。
    他要种田不假,但家里还有人不是?
    男女不限?
    若是家里两口子都能赚些银钱,日子怎能不好过!
    .......
    与此同时,县衙,
    前堂,捕快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些无精打采,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自从张员外被下了大牢,他们感觉就成了局外人。
    县衙里的一切事情好像再与他们无关似的,所有的都是都是新任县令的那十名随侍在办,甚至就连开堂审案也是如此。
    “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终于,一位捕快没能忍住,对着捕头无奈说道。
    “就是,刚刚看到县衙外贴出告示,说要招募百姓干活,每天二十文....比我们之前的工钱还要高许多。我都想去干这活计了。”
    很快,就有不少捕快围了过来。
    “可.....”
    闻言,捕头一脸苦涩。
    他心里明白得很,这位新来的县太爷会这般对他们。
    之前他们替胡罗干了不少坏事,可他们也是迫于无奈,在县衙当差,县令长期缺任只能听命于胡罗。
    “头,要不我们去找找县令大人,认个错!以后踏踏实实的给他办事.....”
    犹豫了一下,一位捕快小声道。
    “给他办事?”
    捕头一顿。
    “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县太爷和以前的不一样,你看身边的两名贴身护卫,都是江湖高手,一出手就将张吉府中的那些江湖武者断了四肢,何等凶残?如此,怕是连柯大老板府上的那些武者都做不到!而且咱们的这位县太爷还背靠义薄楼。
    义薄楼是什么级别的势力?”
    捕快很是谨慎地看了看四周,又道,
    “头,有种感觉,咱们这位新来的县太爷迟早会收拾胡罗和柯大老板,尤其是胡罗.....咱们要是继续下去,可能也会连我们一起收拾,人家收拾我们和捏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
    “这...”
    捕头沉默,竟很是难得的没有反驳。
    “还有...小道消息,前日有神秘势力拿下了汝阳西口的那处山寨,将近上千人手一夜之间被屠得干干净净,要说这和县太爷没关系我打死也相信。”
    “可我们之前....这位县太爷真的会接纳我们?”
    良久,捕头长叹一声,依旧有些迟疑。
    其实,捕快们说的这些他都懂,但以前也确实做了不少助纣为虐的事。
    “头,只要我们诚心悔过,以后踏踏实实地给咱们的这位县太爷办事,相信县太爷也不会太为难咱们。他不像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一位捕快小声劝道。
    “就是,不试试怎么知道?”
    “可万一县太爷还是不信我等所言呢?”
    “那我们就立血誓!”
    “和江湖人一样立血誓?”
    “嗯!实话说,这位县太爷能为百姓出头就足以证明他值得追随,你我不也是百姓出身。”
    “好,那就试试!”
    终于,捕头不再犹豫。
    “走!”
    “走!”
    一人迈步,很快,前堂的所有捕快均是齐齐地跟了过去。
    ......
    就当汝阳这边的局势开始慢慢扭转的时候,长安,金銮殿,
    礼部侍郎周远躬身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哦?卿家请讲。”
    龙椅上,李隆基打了一个哈欠,神色之中略有些不耐烦,但碍于面子还是微微颔首道。
    这几日李隆基又去了骊山行宫,夜夜笙歌,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
    对朝堂之事也是越来越不重视,甚至认为只有有几位肱骨之臣在,就不会出问题。
    “微臣要参工部侍郎沈进!”
    闻言,周远急忙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