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惊现秦淮茹
王石头的家庭住址位于京城开顺区王家沟公社二队。
吴信打听了一下,这个地方距离他所在的四合院差不多有三十公里的路程,其中大部分是山路。
托了交通不便的福。
吴信李代桃僵的计划勉强没有暴露。
远有远的好处。
信息不顺。
这是吴信唯一想到的优点。
他先坐公交车离开京城,在公交车不通的地方改坐这个驴车和马车,最好迈着十一路步行。
对外给出的说法是采风。
身份是轧钢厂副厂长的儿子。
叫做李爱国。
目前在轧钢厂宣传科工作,前往开顺区王家沟公社二队是为了写一篇当代农人主人翁式的文章。
从清晨走到中午。
又从中午走到下午。
吴信脚底心磨出了两颗血泡,跌跌撞撞的来到了他此行的目的地,开顺区王家沟公社二队!
这是一座坐落在山缝隙里面的小村庄,大约十二三户人家。
放眼望去。
尽是一些低矮的用土坯盖成的房子。
黑漆漆的。
想必还没有通电。
吴信没看到电线及电线杆。
落后!
贫困!
低矮的农舍一左一右的分布在小溪两侧,不远处的山田上有这个劳作的农人,田垄间是抓青蛙解馋的娃娃以及拎着癞蛤蟆吓唬同龄小姑娘的顽童,物质匮乏,吃不饱饭的情况下,村里的这些孩子会想办法解决自己肚子饿这个难题。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青蛙、蚂蚱、小鸟、野菜等等,都可以变成孩子们的美食,与电视剧中棒梗偷许大茂鸡解馋有着天壤之别。
也有一些犯错被父母抽打及为了躲避抽打疯狂逃窜的小鬼。
大人和小孩,他们清一色一脸饥饿且没有营养的菜色,身上的衣服也是打着无数补丁的衣服,破旧但却干净,有些三四岁的小屁孩还没有衣服穿,光着屁股的玩尿泥。
吴信的出现。
引来了众人的围观。
有事及没事的人都跑了过来,一个个看稀罕的看着吴信。
这么一恍惚的工夫,吴信发现自己好像成了动物园里面的那只猴子,再被无数人参观!
合着自己享受了一把猴子待遇。
围拢的人群很快让出了一条道路,一个脸色比实际年龄大好多的人出现在了吴信的面前,此人自称是王家沟公社二队队长。
“这位干部同志,俺叫王大力,是王家沟公社二队的队长,干部同志来我们王家沟公社二队有什么事情吗?”
语气带着一丝拘谨。
可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感到拘谨。
围拢在吴信身旁的那些大人,都差不多是这种态度。只有那些没有记事的顽童稀奇的看着眼前一幕,刚才拎着癞蛤蟆吓唬同龄小姑娘的小屁孩故技重施的用癞蛤蟆吓唬吴信,换来的却是他爹妈的父母双打,脚下的鞋成了教育孩子的道具。
感谢他的父母让孩子有了一个完整童年。
笑意在吴信脸上浮现。
一方面是此时必须要展露笑脸。
也有孩子被父母双打的喜庆在其中。
多年的心诚则灵床垫销售过程中,吴信会伪装出一种让无数人感到如沐春风的虚假善意笑容。
什么话不说。
笑脸开路。
“首先我申明一点,我不是干部,我是轧钢厂宣传科的宣传干事,我叫李爱国,来咱们大队主要是采风。”
一个采风说的众人懵逼不解。
听过采蘑菇、采野果。
就没有听过采风。
这个风也能采?
难不成也能吃?
“对不起,我说错话了,我来咱们这里找灵感,这不眼瞅着就要到十年大庆了嘛,我们科长给我这个宣传干事下了一个任务,让我好好润色一篇反应咱们当代的文章,老人家说。”
吴信顿了一下。
他发现自己说出老人家三个字的时候,周围的那些人个个露出了肃然起敬的表情,有些人眼神中还迸发出了这个崇拜的狂热。
一个实干的年代。
“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何写好这篇文章,我们科长建议我到下面走走看看。”
“俺明白了,你还是干部。”
“我不是干部。”
“你就是干部,俺知道你怎么想的。”
王大力一口咬定吴信是干部。
其他人也是这么认定吴信身份的。
就那个左外衣口袋上面别着的钢笔,它就是干部的象征。
王大力去公社开会的时候,看到公社李书记左外衣口袋上别着一支钢笔,公社社长都没有。
“王队长。”
“干部同志,叫我大力就好。”
吴信故意露出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我真不是干部,要不这样,我叫你王哥,你叫我爱国,千万别叫这个干部同志,见外了。”
“行,那俺叫你爱国。”王大力沉吟了一下,朝着吴信吞吞吐吐道:“有这么一件事,俺村有个叫做王石头的人。”
吴信脸色平静,就仿佛王大力说的事情跟他没有一毛钱的利益关系似的。
来王家沟公社二队。
图的不就是这个吗?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要慢慢来。
“半个月前,王石头的父母双亲不在了,临终前给了王石头一封信,说是拿着这封信就可以到城里轧钢厂上班,吃上这个城里的商品粮,谁成想这孩子太老实,带着信去了城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把这个信给丢了。”
“大力哥,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件事不好办,除非他能找到那封信。”
“谁说不是?”
“这个王石头他现在在咱们村吗?”
吴信想见见王石头。
具体的谈一谈。
毕竟吴信现在在四合院的虚假马甲还是顶着人家王石头的身份和名字。
谈谈。
聊聊。
最好让王石头一辈子窝在山里不出去。
否则那天去四合院、去轧钢厂逛逛,吴信这个冒名顶替的雷就爆炸了。
来之前。
吴信心里都想好了洗脑王石头的说词。
活着好。
死了更好。
一死百了,死无对证。
“回来小半个月,一直窝在家里不出来,他老姑担心这孩子出事,托她们村一个叫做秦淮茹的姑娘送来了一双布鞋及几斤棒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