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缺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几天琼花巷的院子迎来一波又一波访客。
    都是桃叶渡的大伙找上门来取经和拿货的。
    那天霍惜几个划着四条船进内城,一个晚上一个人就分得了近二两的银子。二两银子!渔季的时候他们卖上一个月的渔,也攒不上二两。
    桃叶渡的大伙纷纷顶着十二月的寒风进城,想让霍家带着他们一起。
    但那天银子是怎么赚来的,霍惜心里是极清楚的。
    主要是城里出来看热闹的百姓多,车马少,游船画舫价格贵, 把他们的船当游船雇了。而且内城的人也大方,给的赏钱也多。再有就是他们卖货赚的。
    选什么货带在船上卖,这真的很有讲究。
    霍惜那晚也是初进城,不知道城里什么好卖,四条船带的货品种很多。
    光饮子就带了七八种。各种酒也有八九种,大酒小酒,果酒烈酒, 贵的贱的不一而足。还有糕饼点心,品类众多。
    她那天就是探探路, 而且她们四条船都在一处,这个货好卖,卖完了,把另一条船当货仓,立马就能补齐了货,好卖的就多吆喝,不好卖的也搭配着或送或贱价,卖了个七七八八。
    桃花渡的人进城,能不能也赚上这些钱,霍惜没有把握。怕大伙失望。
    城里竟争激烈,想多赚,得嘴巴甜,心眼活,会吆喝会揽活。
    来琼花巷取经的人不少,都巴结着杨氏,把她和霍惜从头到尾夸了一遍,连这处租来的小院那方水井那个菜地都夸了一遍。
    杨氏被众人捧得舒服, 她又心软,跟大伙说着里面的门道,极富耐心又热情。
    大伙平时都在一个地方停靠,互相扶持,也不能看着有几家吃香喝辣,其他人过得苦哈哈,杨氏和霍二淮心软也拒绝不了别人。
    再者这也是霍惜想要的结果,便没拦着。
    这些人想拿货在船上卖,不管是进城卖也好,在京师附近沿河村子,还是在外城沿河卖也罢,要的货越多,她得利也越多。
    “听说你们一个晚上挣了二两银子呢,我们就算渔获足的时候,一个月也挣不来这些钱。”桃花巷的大伙拉着杨氏不放,“这样的好处可不能落了我们。”
    “那晚可惊险了,差点回不来。”杨氏心有余悸,船差点被扣下了。
    “我们听说了, 不过最后不是有惊无险嘛。”
    “我是想说, 内城咱不熟, 什么情况都有, 你们得做好准备。”
    杨氏虽然想把大伙一起带上,但还是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说在前头。就怕出了事,大伙找上他们一家。
    别最后好心办了坏事,倒连累了惜儿那孩子。
    “我们懂我们懂,到时候我们都结伴走,一条船上至少也两个人。”
    “你们有心里准备就好。”
    桃花渡的人不是没在外头找货源,聪明的人自来不少,只不过之前没人迈出那一步,现在思路打开,第一个螃蟹有人吃了,自然多的是人效仿。
    下乡收布的,收酒的,自己做糕饼点心,做饮子的,也多了起来。
    但他们没什么本钱。虽然淮安走了一趟,各家都有了些余钱,这个冬天比过往哪一年都好过,但谨慎惯了的人,是不会把钱全砸在不熟悉的领域的,怕担风险。
    本钱少了,哪怕找到货源,要的货不多,价格也谈不下来。
    价格谈不下来,成本就上去了。
    辛苦赚个吆喝挣不到钱,那这样的大冬天还不如在船上猫冬。
    于是纷纷到霍家拿货。杨氏,杨福和霍惜这几天忙着四处进货,跑细了腿。
    杨氏再一次和霍惜把板车推回来,想往库房归置的,却累得动都不想动。
    “想攒点钱不容易呢。娘还是觉得和你爹打渔最轻松,不用费脑子。”杨氏瘫在矮凳上感慨。
    霍惜也瘫得在椅子上喘气,听完笑了笑:“可我喜欢和娘一起去进货,娘你可太厉害了,要不是娘,咱这一车的货最后都拿不下来。”
    杨氏性格本就有些泼辣,这段时间家里攒了些钱,她和霍二淮手里还捏着一二百两银子,心里有了底气,在外头跟商家谈价格就不带怵的。
    而且人家开铺子开货栈的大多自诩有些身份地位,被杨氏一通胡搅蛮缠,她又不按常理出牌,最后往往都能砍到满意的价格。
    一两银子的货,按正常思路该是一分一钱地慢慢谈,你来我往这样。但杨氏不按套路出牌,一上来就直接砍到半两。
    把人家砍懵了,成本价都不止。把对方气得不行,想赶她走,想推她出门,但她一个妇人,又不好直接上手。
    正经做生意的人大多都要点脸,都顾着身份,不屑于跟妇人动手动脚的。
    要让下人赶她呢,她还杵着不走,你能上去拉?她往屋里一坐,出去再一大嘴巴,你生意还做不做了?
    便只好又气又恨地留着她,好言相劝,跟她磨着价格。
    也不知是天生带有这根察颜观色的筋呢,还是这些天卖货锻炼出来了,杨氏几次摸人家的底价都摸得特别准。
    见对方生气要赶人,就把价格慢慢往上抬,只要发现对方松动,就停下来与对方慢慢磨。
    直到把价格磨下来。
    “娘,你是这个……”霍惜朝她竖了竖拇指。
    杨氏看了,心里跟被人喂了蜜一样,甜到心里。能帮到孩子,她高兴。
    “你爹说这几天沿河村子的生意也很好做,以前还为一文钱跟你爹磨个半天,但现在几乎都不讲价,拿了就走。”
    霍惜点头,看来不管是哪个时代,年节生意都好做,有钱没钱过个肥年,看来由古至今都如此。辛苦一年,不想在最后的年节里被人看轻了。
    “沿河卖货的人还是多数,进内城的没几家。看来咱还是要挑一些适合大众的货。”霍惜琢磨了一番说道。
    杨氏点头表示同意。
    其实在内城赚的更多。但很多人的船确实不适合进内城,一要人员合适,你心眼不活,嘴巴张不开,吆喝揽客放不开的,进城抢生意也抢不过别人。二是船太破太旧的,也当不了游船,遭人嫌弃。
    惜儿劝退了好几家。但好在大伙都理解,接受了惜儿的建议。
    杨氏是真觉得还是打渔轻松。
    渔打得多就多卖些钱,能卖出去就多攒几个铜板,卖不出去就做成咸鱼留着自己吃,不用费脑子想那么多。
    霍惜见杨氏来回往库房码货了,目光跟随。
    她娘做生意是有些天赋的,但她娘还是想跟她爹在一起,在一起船上,有个照应。两人把日子过成了老夫老妻相互依赖的模式,一天看不到对方,就心心念念着对方。
    让她娘来回跑做生意,进货,短时间还好,但不是长久之计。霍惜一个人出面,她娘又不放心。
    霍惜又一次感慨自己还是太小了,很多事都做不了。要是有个合适的帮手就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