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十一章 我欲乘风归去 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李夜怔了怔,想不到先生在山上还藏着琴,当下也捡起丢在地上的石块,一块敲打,一边合着唱: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师徒两人的一唱一和,顿时让李红袖一惊一喜,她是万万没料到这师徒两人居然在此时的情形之下,抚琴高歌,对月抒怀,虽然不会唱的她,跟轻轻地跟着,浅声吟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悠扬的琴声,幽怨的歌声,合着李红袖柔柔的女声,穿云拨雾,直上云霄,欲向明月。
    山中已经入了梦的鸟儿,给这突然而来的歌声惊起,拍碰上翅膀,绕着山崖盘旋。
    先生琴调弹奏了三遍,三人也合着曲调唱了三遍。李夜小小的脸庞泛着红光,李红袖的双眼透着迷濛。
    先生收手,停住了弹奏,却似意尤未尽,放下琴,取了酒壶,往自己和李红袖的碗里倒了酒,端起来,一饮而尽。以手打击地,合着节拍,吟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李夜一楞,没想到先生会吟这首诗,也跟着先生再次吟唱。
    李红袖头一仰,喝光了碗里的酒,一摆红罗裙,就在火堆边,向着明月,合着师徒两人的吟唱,翩翩起舞......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去年在旅途上,有位路人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他说既然生于世间,无论是修行还是立于尘世皆是辛苦。”
    李红袖看着师徒二人,微笑着说道。
    “既然活着如此辛苦,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够多让自己在活着的时候不快乐!”
    “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自己开心,那便要对酒当歌,管他旁人如果乱说一通!”喝的半醉的李红袖挥了挥笑道。
    先生的目视李夜,看着快要喝醉的李红袖,淡淡笑道:“今日里且举杯侃侃而谈,更何况天上还有一轮明月相伴,不在这时举杯当歌,实在是对不住如此的良辰美景。”
    先生也合作李红袖的意境,大发感慨。
    李夜扭头看着两人,心道李红袖能喝,先生你可是没有酒量的,怎么也跟着起哄呀。
    “今日你的琴弦确实精彩,那一首诗我更是喜欢,没有让李夜为他先生丢脸,但……这毕竟言语和修行得来的本事功夫,若是这会有十几瓮酒放在面前,能畅快一饮,那才是人生一大快乐。”
    李红袖已经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
    半醉的先生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在将宁缺这样一样宝贝的弟子培养成五域中的传奇,看着他闪耀江湖,那才是他的骄傲。
    “先生你快要喝醉了。”李夜皱了一下眉头。
    李红袖放下手里的酒碗,向后仰天抬头望着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
    抬起手肘轻支下颌,尔后又扭过头来仔细地看着先生,在她似醉欲醉的眉眼间带着浓浓的笑意。
    “先生你真是的不错,你那个弟子也不错,想不到你竟然能在风云城这地方,找到李夜这小子这样的人才。”
    她微笑起来,喃喃说道:“至少我已经知道,你没有我能喝酒。”
    先生无语,起身回屋煮了一壶茶,过了一会端出来二杯,一杯递给李红袖,一杯自己捧着:“喝了酒,再喝杯茶,全让自己好受一些。”
    李红袖接过先生递过来的杯子,浅浅地喝了一口。
    一脸妩媚的她,突然问道:“先生我想学你刚才弹的那首曲子,你能教我么?”
    李夜一惊,心道这个时候学曲子,你不是喝醉了么?你还醉,先生可是要醉了。
    没想到先生拍手说:“你想学,我教你呀!”
    李夜一听,赶紧收了桌上的茶杯,给先生留下空间,又搬了一张椅子给李红袖,让她可以坐在一边,看先生如何抚琴。
    李红袖一呆,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料到先生竟当了真。
    想了想,她便站起来身来,坐在了石桌的前面,呆呆地看着先生。
    先生笑了笑,又取出一枝香点燃,放在琴旁,然后坐在桌边,看着李红袖说:“你看仔细了。”
    说完双手抚琴,琴弦上有叮咚之声流出,却正是之前跟李夜一起弹唱的曲调,不同的是这一回先生弹的很慢,每弹一个小节,就停下来跟李红袖讲解一番......
    良久,先生才弹完,看着李红袖笑着:“你来试试。”
    李红袖点点头,把双手放在琴弦上,将之前弹奏的那首《水调歌头》重抚了一小段。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先生说:“是这样的吗?”
    先生点点头,笑道:“不错,改天我把这完整的曲谱抄下来,给你。”
    李红袖笑道:“那可太好了。”
    “难得今日里开心,我就跟你两讲一段以琴会友的故事吧。”先生淡淡地笑道。
    话说从生有一位近琴之士,名叫俞伯牙......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琴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领略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出游江湖,时逢八月十五,所乘之船遇上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云开月出,景色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
    专心地弹了起来,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
    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
    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一位先贤赞叹他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上古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
    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
    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 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
    然后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
    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
    “高山流水,唯有知音能懂。“李红袖痴痴地看着箸着先生,不由得呆住了。
    李夜从在两人的身后,心想这李楼主许是喜欢上先生了。
    很多年后,先生和李红袖回想起,那时的明月,那时的良人,那时的歌舞,那时的天山,那一刻的欢乐......
    这一夜先生和李红袖喝光了壶里的酒,两人几欲醉倒。
    李夜扶了先生,又扶李红袖,奈何两人太重,只能将二人扶进木屋的躺椅上。
    自己进洞去,拿了两床被子,盖在两人的身上。
    自己的一颗心思,却飞越了关山万重,要去寻离去的东方玉儿和风云城里的小姐姐。
    嘴里却低低地呢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