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十六章 此去经年,山高路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红袖拖着吃完早餐的东方玉儿,回到楼下时,域主府里的护卫已经从城主府赶了过来,八个铁甲护卫骑着八匹角马,后面还有二匹没有骑的角马跟着。
    李明珠坐的马车也已随着护卫一起到了楼下,李明珠静静地站在马车边,她在等东方玉儿和李红袖吃完早餐。
    见李红袖拖着不情愿的东方玉儿,李明珠走了过来,摸自己自己女儿的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说道:“四方城,离这里也不远。先跟娘回去,哪天你实在想得急了,可以差人送你过来找他,别让你爹爹想得急了,好吗?”
    东方玉儿点点头,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流着泪,紧紧地抱住了李红袖。
    李红袖也是一脸的心疼,自己左右都拿不出办法,只好哄着说:“玉儿,你放心,等过些日子,小姨上天山把那小子抓下来,拉着他一起去四方城找你。”
    东方玉儿抬起了泪脸,望着李红袖道:“小姨,你保证去找他?”
    “嗯,我们拉勾,保证去天山抓他下来。”李红袖笑道。
    一大一小两人拉着手指,勾在了一起。看在眼里的李明珠,也不多说什么,轻轻抱起了东方玉儿。
    回头跟着李红袖说:“有空就过来四方城,你不愿意住我哪,就住在莫先生的府上,玉儿也可随着你住。”
    李红袖把手里的丝巾递给了东方玉儿,跟李明珠挥挥手,也不说话,一转身,进了红袖楼。
    李明珠也上了马车,招呼了一声车夫。
    只听见一声鞭响,两匹蛟马,扬起了铁蹄,马车轮子压着青石板,发出难听的声音,慢慢地离开了红袖楼。
    薄薄的晨雾中,行走的马车里,有一小小有脑袋,伸出了窗外。
    望向了红袖楼,望向了书院、望向了天山的方向。
    秋日的阳光,洒在晨雾中的红袖楼。
    安静的四楼,传来了凄凉的琴声,是先生送给李红袖的《阳关三叠》。
    在李红袖真气运转,弹奏之下,凄凉的琴声穿透了晨雾,穿过了空旷的长街,传到了李明珠和东方玉儿的耳里。
    听着叮叮咚咚的琴声音,东方玉儿眼泪忍不住又掉了下来,趴在李明珠怀里涰泣。
    李明珠紧紧抱着自己的女儿,听着妹妹的琴声,心中莫名泛起了一股悲意。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
    东方玉儿呢喃从李夜那学来的诗句,伴着琴声,渐渐远去。
    李红袖望着空荡的琴房,耳边回响着东方玉儿无瑕的笑声,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心道:人生最苦莫非别离,自己这一生决不要跟自己喜欢的人别离。
    楼中的姑娘,楼外的行人,听着这穿云透雾的琴声,都想着这红袖楼主今日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弹奏起如此悲凉的曲调。
    ......
    山上的李夜,这会正跟先生分工,先生去砍树,他去向阳的山坡找干枯了的茅草。
    他们住的山洞外都是参天大树,他得穿过树林,去找树少的山坡。
    走了五里地,终于找到了向阳的山坡,上面整整齐齐倒着,全是水分尽失,让太阳晒得干透了的茅草。
    挥着手中的铁剑,不到半个时辰,就打了两大堆的茅草。
    又去找了藤条,捆住了茅草,砍了根树枝,穿草而过,瘦小的身子钻了进去,一起身,往着山洞的方向而去。
    肩上担着茅草,心里运转着伏虎罗汉拳的心法,每一步迈出,都合着拳意.
    握着长剑的手,也不时地随着拳意挥出一剑,只见空荡的山道上,卷起了一道旋风,包裹着两堆干草,一路漫卷。
    待他一路旋风,回到山洞前,放在肩膀上的茅草时,才发现已经少了许多。
    先生正搬着二根树过来,看着李夜发楞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你这一路担草,一边修行拳法,茅草还剩下这些,已经不错了。差不多够了,拿去洞里铺上吧。”
    李夜听到先生这话,小脸一红,抓起两堆干草,往洞里跑去。
    等李夜铺好茅草,从洞里出来,先生已经在用刀剥树皮了。
    李夜不解,上前问道:“先生,这把树皮剥了干嘛?”
    先生回过头看了李夜一眼,道:“这是天山的雪松,皮很厚,可以盖在屋顶上防雨,也是在贴到房屋的四周防风,你来接着剥,还有几棵树,我得搬回来。”
    李夜接过先生手中的刀,准备剥树皮。
    先生放下手中的活,准备去离开,回过头说:“注意,尽量剥得完整一些,这样才好用。”
    李夜点点头,运转真气,汇聚气力在手上,用修罗刀贴着树皮,慢慢试着剥第一张树皮。
    山中的时光悠闲,又无人来打扰,李夜剥得很顺利,第一张在他小心翼翼地剥下来后,再剥第二张就快了很多。
    不会一,就剥完了两树雪松皮,李夜把树皮靠在山崖边,让太阳晒在上面。
    一看先生还没回来,便回到洞里打了从山上沿着阴河流下的雪水,到洞外捡起砍下的树枝,挂上铜壶,烧水煮茶。
    不一会的光景,水已经烧开,虽无茶桌,李夜还是温壶、洗茶、洗杯,打算等先生回来就能喝上一口茶水。
    天山少有人迹,上面的鸟儿也不惊人。见到李夜在煮茶,闻到香气的鸟儿也飞了过来,想要觅食呢。
    李夜一见,自然是十分的欢喜,在风云城可见不到这许多花花绿绿的鸟儿。
    起了身,进了洞里,取了些米出来,丢在石台上,看着几只鸟儿飞了过来,在他的脚下用小嘴欢快啄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李夜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坐在石头上,看着身边的鸟儿,也不管它们能不能听懂,轻轻地说:“别急,慢慢吃。等过些日子下了雪,找不到吃的,就过来这里。”
    小小的手掌伸出,掌心还有几粒米。
    有胆大的小鸟,飞了过来,拍着翅膀,抢食掌心的米粒。
    “它们哪听得懂你听什么?要是能懂,你就会兽语了。”先生回来了,一用力,肩膀上的两棵树丢在了石板上。
    惊飞了一众鸟儿,四散而去。
    李夜给先生的杯里倒了茶,道:“先生,过来喝口热茶。”
    先生点头,掏出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走过来坐在李夜的边上。
    端起杯子,吹了口气,喝着杯中的茶,先生看着忙着添柴的李夜说:“这棚子我们二人加把力气,两天差不多了。”
    “今天把柱子搭好,明天我们去砍些毛竹,切开来隔作墙壁,再包上些树皮,这样,刮风下雪,下雪都不怕了。”
    “等这二天,把棚子搭好,你就该修行剑法了,这一旦开始,你可就收不住手了。这二天没事的时候,你可以在附近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野果,采些回来。”
    李夜点头,道:“一切都听先生的。”
    先生起身去淘米煮饭。李夜接着剥先生抗回来雪松的树皮,这一次李夜的速度快了很多,还没等先生的饭好,两棵雪树的树皮已经剥完,挨着洞门的石壁晾好,堆满了一地。
    吃过午饭,师徒两人开始切树,把先生拉回来的四棵雪松砍成了十二段,用四棵根部的雪松,搭了四个柱子,用八条树干开了榫头,做了梁和地圈。
    两人合力把榫头接上,再削了木片敲实,一个四方形的房屋框架就立在了四崖靠山边上,只要再搭上顶,就下来就是装饰墙壁了。
    先生看着高兴,道:我再去砍两棵树,你去树林外的竹林,砍些粗壮的毛竹回来。我们快马加鞭。
    李夜也高兴,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盖房子。
    这第一次跟先生两人动手,盖自己的房子,自然是欢喜得不行。
    敲进了最后一片榫板,两人各自离去。
    这一日,先生和李夜搭好了房顶,李夜从树林外砍回了很多的毛竹。
    先生说破了开来,再来做房顶的棚,然后在棚子上再盖上雪松的树皮,遮风挡雨自不在话下。
    ......
    洞中无日月,山中亦是。
    二人忙碌了三天,终天把一个完整的木屋建成,木屋没有做门,封了三面,三面都是树枝和竹片封的,开了二个窗通光透气。
    正对着悬崖的一面则是半开放了。只封了三分这一个的顶部,下面都是敞开的。
    先生说,坐在里面喝茶,修行的时候,还可以观山景,明心志。
    地板也是抬高了,离地面半尺,下雨天就不怕水进屋了。
    先用的是手臂大小的树枝铺了一遍,再又用李夜砍回的毛竹切了片,细细地又盖了一层,看着舒适又干净。
    师徒二人用剩下的雪松搭了一个桌台的底座,台面从崖边敲了一片石板放下来,放在上面,成了一个完整的桌面,可以写字、煮茶,吃饭。
    不知不觉,二个在这深山老林里,搭建了一个温馨的家。
    李夜心里高兴,去洞里打了水,把茶壶和茶杯都端到了木屋的石台上,又在屋外用石头垒了一个灶,点着雪松的枝丫,烧了水要煮茶。
    先生过来帮着生火,看着开心的李夜说:“明日,你再砍些竹子回来,大小都砍一些,我去寻些藤条,做几个竹凳和两把躺椅。”
    没事的时候,咱们就躺在这天山上,煮着茶,看着这漫天的风雪,看着天山绿了又红,红了又白。
    趁着你还未入世,不受世间诸事烦扰,好好地享受一回这人世间的风花雪月。
    待以后你入了世间,有数不尽的诸多繁事等着你,怕是你安下心来读一本书,都不太可能。
    水烧开了,李夜拎着煮水的铜壶回到木屋里,取出了茶叶,开始温壶、洗茶、洗杯。
    趁着岁月静好,要好好地享受这片刻的欢喜,好好地喝完这壶中的每一道茶。
    漫天的阳天,照耀在漫山的红叶上,映成一片片的金光。
    佛说每一秒都有六十个刹那,那刹那瞬间,即是永恒。
    很多年后,李夜和先生回望当日山中的岁月,都是无限的感慨,皆是:
    莫说烦恼看不破,自在岁月空往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