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考试
第二天,周二下午。
距离温玉拿到手上这份考试重点还不到两天,考试就如期开始了。
第一门考试是“影视文学”。
文俊楼二楼,能容纳三百人的阶梯教室里,此时只有温玉班上三十多名同学隔位而坐。
相邻的同学们,不仅隔行,还隔着列。
距离如此遥远,哪怕是飞行员5.0的视力,也休想偷窥到同学的答案。
拿到试卷后,温玉没管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直接翻到了简答题这一面。
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下来的都是些短时记忆,鬼知道等下写完选择题和填空题后,脑海里记忆的内容还剩下多少,当然是趁记忆最清晰的时候,能写多少是多少了。
毕竟其他题目都可以蒙,但简答题可蒙不了。
背诵的考试重点,也是着重针对分值最高的简答题部分的。
简答题一共有三道,每题15分,总计45分,只要能把这部分分数拿到,过60分就不是什么问题。
简答题:
【1.请简答电影的几大特性?】
【2.怎样认识电影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的综合体?】
【3.如何理解电影逼真性和真实性的关系?】
看到这三道题目,温玉就有点安心了,第一题和第三题都是刚背过的,没什么问题。
虽然第二题没背过,但它跟第三题类似,照着第三题的思路瞎扯就行。
用了三十分钟,温玉把简答题部分写完了。
温玉看向了最后一道创作题,题目是:
【请用文字叙述10个镜头,表现“大雪天一农户家中,一家人围坐在煮着野味的地炉边,等待吃饭”,这样一个温馨场景。】
这道题目就有意思了,它考究的是学生们的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重点考察细节表达的火候、力度。
如同命题作文一般,给定一个故事框架给你,细节让学生来填充。
为什么同样一个故事,有的人能讲得精彩纷呈,而有的人讲得平淡如水?
其实就是故事细节处理上的差距。
体型在剧本上,是情节处理安排。
体现在电影上,就是素材剪辑顺序。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大奖里,会有‘最佳剧本’、‘最佳剪辑’这两个奖项的原因。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行外人只能看出影片是否精彩,而行内人能从创作角度,看出真正精髓的地方。
就好比名著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这个章节,普通读者看完只会觉得故事很精彩,很热血。
但文学创作者就会去分析,“上山打老虎”这能用五个字概况的故事情节,为什么能写得那么精彩?
一通分析下来,才发现小说家为了避免情节平淡,在武松打虎前,就设计好了许多个转折铺垫,把读者的阅读兴致提高到了极点。
从三碗不过岗、到武松强饮十八碗;
从不信有老虎、到看到印信榜文发现真有老虎;
从不好意思原路返回,到硬着头皮上路;
从走了一会觉得没老虎、再到老虎突然出现。
别的不说,当看到老虎真的出现时,读者们就已经颅内高潮了,更别提后面还有更精彩的醉酒打虎情节。
细节是魔鬼,细品之下才见真功夫!
这就是水浒传被列为四大名著的原因之一。
故事情节套路来来回回无非就那几个,能否把俗套的故事情节讲得精彩纷呈,这才是检验一个创作者是否合格的标准。
当然了,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温玉自问没那个本事。
他看着这道创作题,思索了一会,便提笔随意写道:
镜头1:雪地、外围全景特写
镜头2:农户家里,内部环境特写
镜头3:地炉的火焰
镜头4:煮野味的动作
镜头5:一家人围坐着,盯着中间
镜头6:小孩子吞咽口水的细节
镜头7:大人拨弄柴火
镜头8:食物冒热气的特写
镜头9:发餐具和交谈的场面
镜头10:人物笑脸的特写
写到这里,就算把这道题答完了。
自穿越以来,温玉好歹也“创作”了三四个剧本,哪怕是照抄,也抄出了一点心得体会,完成这道题目不算太难。
他也不求多出彩,拿个合格分就行。
完成了分值最大的问答题和创作题,这个温玉就开始处理起前面的选择题。
题目一:【摇镜头的最大角度是多少度?】
【a.90度、 b.180度、 c.270度、 d.360度】
额,因为压根就没认真上过课,当温玉看到这些选项时,只感觉选啥都对。
没办法之下,他只能祭出祖传考试心法。
三短一长选最长,犹豫不决就选b!
……
下午三点,就在温玉他们还在考试的时候。
繁华的魔都城市,沪城。
哪怕现在是上班时间,位处市中心的悦凯商业广场,依旧有许多游客。
知名导演雷小鸣,头顶鸭舌帽,面戴口罩,来到了四楼的金地影院。
检票后,他走进了播放《无间道》的2号影厅。
雷小鸣前些日子也刚拍完了一部名叫《阳光灿烂的旅途》的电影,准备半个月后,在春节档上映。
作为沪戏的杰出校友,他和樊少秋一样,都是各自院校导演系的头面人物。
影视圈的媒体记者也经常拿他们二位来比较。
新生代导演第一人之争,就在他们二人之间产生。
但由于作品成绩不相伯仲,到底谁更胜一筹,圈子里始终没有定论。
只要第一人之争还没分出胜负,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记者,就免不了拿两人作比较。
更别提,这一次还那么巧,两人各有一部影片,几乎同时期定档上映了。
虽然两人从没结下过梁子,但架不住媒体们的煽风点火,作为行业翘楚,雷小鸣跟樊少秋都是心高气傲的主,谁都不愿意屈居人下,所以两人也一直在暗中偷偷较劲。
雷小鸣今天就是过来摸查情况的。
因为不是观影高峰时段,能同时容纳两百人观影的影厅里,此时只有三四十号人。
见两边座位都没人坐,雷小鸣索性把鸭舌帽和口罩都摘了下来。
如果不是怕被人认出来横出事端,他压根就懒得戴这些碍事的玩意儿,实在闷得慌。
他刚把口罩和帽子放到一边,照明灯就熄灭了,电影正式开始。
电影开头第一幕,是在韩琛的饰演者方伟山,在庙里给小弟训话的场景。
“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过我不同意!”
“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已决定。你们跟着我的日子最短,底子最干净,路怎么走,让你们自已挑!”
身材矮小却气场十足的方伟山,在安详的金身大佛前侃侃而谈,两句狂妄彪悍的对白,尽显枭雄本色。
这个极具视觉对比效果的画面,简单扼要地交待了安插卧底的情节引子,一下子便捉住了观众的眼睛。
看到这个毫不拖泥带水,直奔主题的开场镜头,雷小鸣顿时眯起了眼睛。
直觉告诉他,这部影片与樊少秋之前拍摄的作品对比,风格会有很大转变。
而看到这里,坐在雷小鸣前排的那位男生,就停住了吃爆米花的动作,不再发出咀嚼声。
观众席上原本淅淅索索的动作声也都消散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屏幕上的电影情节也随之慢慢展开。
从警局和黑帮各派卧底潜伏,到双方交接货品时的斗智斗勇,再到两位卧底的天台对话。
故事情节紧凑,高潮迭起,看得观众们应接不暇,大呼过瘾。
“砰!”
随着一声枪响,双方对抗戛然而止,陈永仁中弹倒地,被韩琛卧底击杀。
陡然看到这震撼性的一幕,影厅瞬间为之一静!
这一声枪响,仿佛响在所有观众的心底,他们都愕然地张大了嘴巴。
这个结局,显然出乎所有人预料。
随着镜头缓缓推进。
最终,屏幕画面定格在了,刘建明在葬礼上朝陈永仁墓碑敬礼那一幕。
“刷!”
影厅照明灯重新亮起,这部长达一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就此落幕。
往常,影厅一旦开灯,观众就会下意识起身准备走人,保洁阿姨也会立马进场清理卫生。
只不过,这次情况有点不太一样。
照明灯亮起足有两三分钟,报幕都过去了大半了,保洁阿姨看到影厅里这三四十位观众,依然坐着不愿起身,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这些观众是被剧情深深震撼到了,有一种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感觉。
观影席上,雷小鸣同有此感。
雷小鸣闭起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随后,他慢慢睁开眼睛,缓缓吐出了两个字: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