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贴标签
如杨逸预想的那样,随着剧情的进展,罗杰等挑剔的影评人已不再关注影片手法这些东西,而是不自觉的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剧情上。
即便是普通观众,也只用看十分钟左右,就能大致搞懂这部片的主题:
女主米尔德丽是个离婚妇女,有一个儿子和女儿。
几个月前, 她跟叛逆的女儿大吵了一架,最后女儿出门前对她咒骂:“有你这种妈妈,我真希望我等下被人奸杀!”
女主大怒之下也赌气的回了一句:“我也希望你被奸杀!”
结果一语成谶。
她女儿真的被人残暴的奸杀了!
于是米尔德丽陷入长久的痛苦与悔恨之中,想要帮女儿查出凶手。
可是几个月过去,警局却什么都没查到……
米尔德丽愤怒之下,租下小镇旁边的三块广告牌, 在上面刷了向警长韦洛比挑衅的标语,希望督促对方办案尽力一些。
剩下的剧情,就是警长一家、杨逸饰演的警员迪克森、还有一些小镇居民等, 围绕这件事而跟女主发生了一系列交集和牵连。
剧情本身真的很简单。
但重点其实并非那个案件,而是在这么多角色围绕那个案件所展开的一些列事件中,呈现出的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以及从他们的行为中,所透视出的米国社会现状等等……
反正这片虽是文艺片,却绝对不无聊。
但!
罗杰看着看着却又忍不住开始挑刺:可怜的单亲妈妈、被奸杀惨死的少女、不作为的小镇警长、有暴力倾向的警员、不友善的小镇红脖子居民……
这人物塑造未免也太刻意了吧?
难道米勒想把这个小镇塑造成全员恶人的罪恶之地?
想到这,罗杰心里甚至生出了几分厌恶情绪!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那些既偏执又自以为是的三流导演,才喜欢拍这种东西。故意把片子里的配角都设定得十恶不赦,反正就是莫名其妙就坏得入骨!而主角则是无辜可怜又单纯的小白兔,无端遭受那些人的恶意和折磨……
还把这种东西美其名曰是“揭露人性丑陋”。
呵呵!
纯属扯淡!
实际上,现实里哪有那么多纯粹的恶人或好人?
这种影片实在太刻意、太过火了!
纯属刺激观众情绪的垃圾而已。
——就像那些调料放得非常重的快餐,初尝很爽口很刺激,会让人感觉这才是美食该有的样子!但任何一个吃过真正美食的人,都不会把这种东西当回事的!
也就那些没见过世面、或者心理年龄还不成熟的人,才喜欢这种片。
尤其是那些“总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他们、周围人都对他们充满恶意”的叛逆期青少年。他们总偏执的认为课本上的一切美好都是假的,只有网络黑暗处的血淋淋的东西才叫真实~
甚至他们的世界观就是非黑即白的二极管!
所以,这种刻意刺激情绪的垃圾电影, 往往非常讨青少年的喜欢。
会被他们奉为至宝!
在互联网上,这种片的评分也往往高的让人难以置信,就是因为网民主要以年轻人为主……
“想不到,米勒竟然也会拍这种俗套的垃圾,而且还想拿这个冲奖?哼~”
罗杰心中失望的摇摇头,已经在构思要怎么给该片构思一个差评了!
其余大部分专业影评人跟他想法也差不多。
西德尼和波洛克全程都在注意着他们的表情,一看他们面露厌恶,两人顿时担忧的互相对视了一眼,脑袋凑在一起小声交流:“怎么回事?”
“难道米勒这次也搞砸了?可我看着还好啊!”
“或许是剧情有点刻意?反正我是这样感觉的……”
“那现在怎么办?”
“我现在哪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先继续看片吧,若是后面剧情还没法扭转影评人的看法,就只能劝米勒推迟上映重新剪辑了。”
谷懓
“好吧……”
两人结束交谈,都满心担忧的继续看了起来。
嗯?
随着剧情又进展了几分钟后,罗杰一直紧皱着的眉头却忽然微微松开了些:怎么回事?这是要玩反转?
在场不少影评人,心中也都生出了同样的疑惑。
接下来果然!
警长韦洛比一脸诚恳的来找女主,恳求她撤掉广告牌。
并说他已经非常尽力在查案了,可很多案子不是努力就能查出结果的。现实中很多案子查十几年都没一点线索,反而可能在某一天,有个酒鬼在酒吧喝醉了吹牛,把他做过的案子自己爆了出来,然后案情才能真相大白!
生活就是这么草疍, 不会以人的意志而发展……
韦洛比这话,还有他那诚恳的态度,总算让罗杰等影评人对本片改观了不少:
原来这个警长并非不作为,那这个角色塑造得还算真实立体,这些话也都挺真实的,现实可不就是这样吗?
然后。
女主那有些胡搅蛮缠、歇斯底里的态度,反倒让观众先前对她不幸遭遇的包容和同情减弱了几分。
感觉她虽可怜,但自身其实也有点问题。
比如她嘴巴恶毒、撒谎不眨眼、甚至也有暴力倾向,但同时,她性格里也有善良、温情、直爽的一面……
总之。
随着剧情的发展,先前观众以为的那些好人或坏人,都会展露出他们性格中复杂的另一面来——是复杂,不是截然相反。
若真是相反那也会显得太刻意!
而罗杰等先前贸然下了断言的影评人,此时都难免有些汗颜。
因为他们看出来了,这片里压根就没纯粹的好人或坏人。
所有人,都是不好也不坏的普通人,承受着生活的压力默默生活着。
也许某人偶尔会暴躁的大发脾气,但那只是他工作遇到了不顺,正好这一幕被人看见,就对他留下个脾气不好的坏印象。
比如杨逸饰演的迪克森,他对工作非常负责,甚至在被女主点燃的大火困在警局时,他逃生前还不忘帮女主救出她女儿的案件卷宗!但就因为他脑袋有点一根筋,表达能力又差,被逼急了时就喜欢干脆动手,于是就被人当成暴力狂脏警……
还有那些对女主不友善的小镇居民。
他们其实是太爱戴警长,又知道警长得了癌症快死了,不忍看到女主这样逼迫警长,才会对她态度那么不友善……
但。
这些片段落在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眼中,就会对他们留下非常恶劣的坏印象!
而本片通过这些情节的前后反转,就是想告诉观众一个主旨——不要凭借你对别人第一面的狭隘印象,就轻易评断一个人的好坏。
更别胡乱给人贴标签扣帽子!
可罗杰他们先前对这片的武断看法,不正是在贸然的贴标签吗?
“想不到……”
“我自以为已经很成熟很理性了,今天被这片摆了一道,才忽然发现其实我心底也还是有那么一点狭隘和冲动的!不过这倒是给我重新上了一课,让我能更好的反省自身~”
“该好好感谢下米勒才对,多谢他拍出一部有意义的片子!”
罗杰忍不住在心中感慨。
其他不少影评人,心里也都生出了类似的想法……
最让他们感觉佩服的是,这片在讽刺“贴标签、刻板印象”这种东西的同时,却又并不会显得太刻意,并没那种苦大仇深的控诉、批判的感觉。
反而是润物细无声的、让人在很轻松的状态下就领会到了这些。
所以并不会让观众有被人教育的逆反心理。
这样,也才会让观众更乐意接受这种观念的灌输!
更让罗杰等影评人惊喜的是:
随着剧情继续发展,他们发现这部片并不仅仅是这一个主旨而已,还有更深层次、更高阶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