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张辽入城,伯苗献策
第45章 张辽入城,伯苗献策
是夜,凤县城外静悄悄的,一支兵马从关内出,直奔张辽大营。
杨任手中长枪紧握,闯入辕门后发现营中竟无一人,不禁冷汗直冒,大呼道:“中计了,营中无人,快撤!”
此时,一个金甲大将从后方杀出,手中长刀直立,大喝一声:“杨任哪里走,雁门张文远在此!”
张辽挥刀迎战杨任,一招之间两人便知对方不是简单的角色,而杨任大军中计,主将又不能破敌,一时间乱了阵脚。
“将军快走!”几名士卒用血肉之躯挡住张辽的大刀,护着杨任败走,因为几十回合下来,杨任已经落入下风。
杨任带着数百士卒撤退,此次他带了四千人马出关,竟然连一千人都没剩下,他不禁懊悔,不知该如何守城。
“汉中有此等将才,不虚此行。”张辽抚摸胡须说着:“幸而我派了子度埋伏,量他也逃不走。”
一个儒生缓缓走了过来笑道:“张将军用兵如神,在下敬服。”
“孙先生过誉,破了城后,这政务还是要由先生处理。”张辽对着这人也是微微行礼,此人便是随军参军孙邵,是王晨派来跟随张辽的。
不多时,魏越大军归来,正押着杨任,后面的几百汉中军马也被俘虏。
“好,子度大功,我定然向主公为你请功。”
魏越笑了笑道:“文远哥,此乃你计策高明,我只不过顺势而为,拿住了此人更是赖将士们用命罢了。”
张辽挥挥手道:“由你带人随孙先生入凤县,接管军政,我随后便径直向南,直取阳平关。”
……
洛阳大将军府,这几日的王晨享足了天伦之乐,如今杨婉怡、独孤燕、貂蝉都生了孩子,连糜环都生下了个孩子,张茹也怀了身孕即将生产。
长子王睿已经七岁了,次子王坚、三子王斌已经独女王倩都已经五岁了,四子王禅是糜环所生,今年两岁,毕竟王晨今年都要二十四了。
大厅内,王晨与四位夫人端坐着,剩下还有一个半大小子,分别是王晨的亲弟弟王凌,今年也是二十二了。
“彦云,你今年都二十二了,打算何时娶妻啊?”王晨看着王凌道:“我像你这般大的时候,你几位嫂嫂都生孩子了。”
王凌摸了摸头道:“大哥,你娶嫂嫂的时候都已经是镇北将军了,我如今功业未成,还不是时候成家?”
“还不成家等到什么时候,我家兄妹四人,大姐家的浚儿都十岁了,小妹和伯济也生了统儿,我不管,你不成家就是我这个做兄长的无能。”
一旁的杨婉怡笑了笑道:“凌弟,如今你兄长官拜大将军,你想娶什么样的女子不成。”
说着,杨婉怡倒是掏出一本簿子念道:“尚书郎冯硕有一女,年十七,端庄温婉。侍郎王稠第三女,年十六,秀外慧中。”
“国丈伏完之女,年十六,美丽动人。尚书蔡邕之女蔡昭姬年十七,才气无双。”
听着杨婉怡一个一个念着,王凌苦笑道:“嫂嫂,这些大族之女,我一个也不喜欢,我有喜欢的女子了。”
“哦?是哪家的女儿?”王晨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你如今好歹也是洛阳守将,整个洛阳城谁不卖你个面子。”
王晨又轻笑道:“若是人家嫌你丑,大哥亲自去提亲,我就不信谁还敢驳了我这个大将军的面子。”
看着王凌扭扭捏捏的样子,貂蝉笑了笑:“凌弟身为大丈夫,怎能这般犹豫不决,说出来便是,又不丢人。”
“哎。”王凌哭笑不得道:“大哥,是文远哥的妹子。”
王晨闻言笑道:“那岂不是更好,文远家的妮子今年也有十八岁了,是个大姑娘了,更何况我二人与文远相识七八年了,他家的妹子差不了。”
“可是我与芸儿曾说过,要风风光光的娶她进门,文远哥已经是破虏将军了,我还是个校尉。”王凌叹了口气。
王晨大笑道:“你这般说,就怕永远追不上文远,永远娶不了张家妹子了?”
王晨拿出一封信道:“文远计破凤县,直入陈仓道,又在阳平关下小胜几场,等取了汉中,他要当上庸太守,我也有意封他个安东将军,你岂不是更不如他?”
“哎,文远哥天天打仗,百战百胜,除了黄老将军,谁能比得上他。”
看着王凌这般模样,王晨笑了笑道:“你啊。”随后吩咐道:“我给你升个官,做个讨逆将军,这几天你给我去提亲,要不然老子打断你的腿。”
“啊,这几天,怎么那么快啊?”
“趁着文远还是破虏将军,你这个讨逆将军勉强比得上他,等过了这个月,怕是文远要升官了,你又要自卑了。”
王凌脸色一红,不知所措,杨婉怡笑了笑道:“好好好,你这孩子脸皮薄,俗话说长嫂如母,这婚事我给你去办。”
“谢嫂嫂。”
此时的阳平关下,张辽还不知道自己的妹妹要成婚了,他正在思索如何破城,而周瑜的后军也是赶到了阳平关下。
“报,启禀将军,帐外有一少年求见,名叫邓芝,自称有破城之策。”
周瑜闻言笑道:“哦?快请进来。”
不多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走入军营,对着大帐内躬身行礼道:“见过周将军。”
“你识得我?”周瑜眉头一皱,他并无见过这人,这人竟然能直接喊他周将军。
少年正是邓芝邓伯苗,邓芝笑道:“将军有所不知,我是去两年前刚刚入川,在下祖籍新野,曾游历江东,两年前去过庐江,听闻曲有误周郎顾,所以识得将军。”
“原来如此。”周瑜笑了笑,随后问道:“听闻邓先生来此,有计助我入关,不知计将安出?”
邓芝也是相望而笑道:“将军取汉中,当了解汉中,汉中张鲁手下第一谋士杨松,极其贪财,只需以金银贿赂,杨松甚至能以南郑城献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