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十八章 阅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县学!
    三千五百六十九份考卷,摆在了五位考官面前,不管是哪位考官,见着这架式,都会头皮发麻。
    大周的行政区划类似于明朝,有两京一十三省,县作为最基本行政单位,分为九品,上上县专属于两京附郭县,吴江位列上中,是地方上的第一等县,文教兴盛。
    按大周律,上县每科取三十童生,中县每科二十,下县每科十人,一些偏远的下中县和下下县,参考学子不过百来人,甚至有的年份才几十人,即便只取十人,竞争也远远小于吴江。
    其实落第的学子不见得文才差,与取中者只是毫厘之别,可以说,科举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残酷之极。
    “望诸位尽力尽力,为朝廷择取良才,力争明日天亮放榜!”
    陆放锐目一扫,便道。
    “谨遵堂尊之命!”
    四人齐齐站起,抱拳施礼。
    陆放也转身,带领四人向上首的至圣先师焚香致礼,并将自己的县令大印取出,摆放在像前的香案上。
    其余四人,齐齐取出官印搁于案上。
    五印中,猛然爆出赤光,汇入至圣先师胸前的铜镜,铜镜赤光大作,映照了整间屋子。
    至圣先师集香火与众生祈愿凝聚成神,却未必是孔子了。
    “五叠试卷,每人一叠!”
    陆放低喝。
    三千五百六十九份考卷,每人超过七百份,鉴别文气,没有文气者不取,在至圣先师的注视下,文气皆可显现。
    否则三千多份试卷,一一阅览,仅靠五个人,三天三夜也阅不完。
    试卷一面面揭开,没有文气的放一边,有文气的放另一边,其中又分微弱白气,稍亮白气、密实白气与浓厚白气,这四等也是分开的。
    通常来说,前者最多,后者稍欠,最后两者哪怕是在文教兴旺的苏州,也极其稀罕。
    大殿只余翻阅试阅的哗啦声,在至圣先师的注视下,谁都小心翼翼,约摸过了大半个时辰,五人陆续停了下来。
    陆放道:“本县择卷七百一十五份,去除无文气卷六百三十份,有文气卷八十份,其中一等六十二份,二等十五份,三等两份,四等一份!”
    随即把试卷摊成五叠分类。
    县丞、府学来的两位教授与县教谕也分别唱出自己的分卷情况。
    三千五百六十九份考卷,有文气的只有三百九十五份,一等文气三百零五份,二等文气六十份,三等文气二十份,四等文气五份。
    其余试卷,连阅卷的机会都没有,将集中焚毁。
    陆放道明初阅情况之后,取出一份表格填上,盖上了官印,便道:“诸位如无异议,签字画押!”
    四人均无异议,各自签名盖印。
    第二步是甄别别字与犯讳,凡是有别字与犯讳者,皆不取。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文教薄弱的偏远下县,参考的学子少,童生不足数之时,会回过头来找,不过犯讳是绝对毙掉。
    如果说写了别字只是粗心,犯了讳就是态度问题。
    这一步骤五人合阅,三百九十五份试阅一张张看,通过的不标注,被刷下的,要标注别字与犯讳处,连同试卷一起存入学政档案。
    五人都有至圣先师提供的文气护身,提供了旺盛的精气和体力,阅卷快速又有效率,当甄别完成,刷掉了三十五人,还余三百六十份。
    童生从这三百六十人中择取。
    “签名画押罢!”
    陆放在表格上阐明情况,签名盖印,其余四人也纷纷签名盖印。
    天色已接近傍晚,陆放看了看天,便道:“诸位都辛苦了,先用了膳也不为迟!”
    “依堂尊安排!”
    四人拱手施礼。
    大周科举,对考官有严格要求,阅卷期间,不许擅离大殿,殿后备有马桶如厕,五名考官互相监督,现实中也不存在考官沆瀣一气,互相勾结的情况。
    以县丞为例,县丞的品级低于县令,起佐贰之责,却是由朝廷任命,县令对县丞只有参奏权,没有罢免权,两者天然对立。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假如一县的县令与县丞勾结在一起,很快会引起府城警惕,两者去其一,绝不姑息,哪怕只是为了避嫌,县令与县丞在私下也没有来往,在公事上常常争执。
    堂下有吏员端来饭食,五人吃饱喝足,继续阅卷。
    三百六十份试卷,按常理来说,文气第二档及以上足数,就不会从第一档取用,但是考虑到也有文气稍逊,而墨义上佳的文章,本着对学子负责的态度,依然审阅一遍。
    这一次,只取三十卷,定童生名额!
    在大周,举人以上才能授官,哪怕是个最末品的县教谕,也需要举人功名,以举人进士的文才去看童生的卷子,几乎都要耐着性子看,除非格外出彩。
    “好文,好文,哈哈,此诗妙哉!”
    陆放突然哈哈一笑。
    “堂尊何至如此之喜?”
    县丞问道。
    陆放诵道:“烟雨楼空思越吴,西施歌舞绕姑苏,一朝了却君王事,自入轻舟向五湖,四位以为如何?”
    “这……”
    四人相视一眼,事实上张家为张文墨是使了力的,只要张文墨在三十以内,就要力保张文墨过关,如中得案首,还会备上后礼。
    科举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案首几乎必中秀才,除非犯了大忌,或者文章水平严重下降。
    为此,他们也是下了功夫,看糊名文章没法辨别个人风格,而且考官也没法事先得知考题,无从预估,只能从诗文着手。
    张文墨写的诗他们都读过,怎么说呢,辞藻华美,赏心阅目,但在意境上,却有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味道。
    毕竟张文墨只是十八岁,又自小苦读,没什么人生经历,而这首诗,表达传神,意境优美,不符合张文墨的诗风。
    “呵呵~~”
    县承呵呵一笑:“诗确是不错,但隐有归隐之意,既然要归隐,何必考科举,此乃下官的一点看法,堂尊不必放在心上,咱们先阅卷,早点把三十份拟出来。”
    陆放眼里精光一闪,似有所思。
    他有九成把握断定,手里的试卷就是王宵的卷子,贴义全部通过,墨义与诗文不评分,过了在卷角写上一个过字,交由下一位考官,五人全过,基本上可以中得童生,如全过数超过三十,再甄选一遍,不足三十,从不全过的文章中择取。
    不觉中,已是三更天,三十卷终于选了出来,一等文气没能创造奇迹,全军覆没,二等文气十卷,三等文气十五卷、四等文气五卷。
    三等文气本是二十卷,其中有五卷墨义破题错误,任你写的洋洋洒洒,妙笔生花也没用。
    签名画押过后,需要拆开糊名。
    童生试第二到第三十名,没有区别,案首则几乎必中秀才,因此涉到方方面面,不完全由文气决定,譬如状元,状元的才学未必高于二甲进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