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王氏主将带着众人还是沉默抵抗,直到看着远去族人远去再看不到身影,好一会儿这才高声下令:“放弃抵抗。”
太原现在是个光杆司令,他们若是与郑氏动手,那太原就真的死路一条了,如今看这个情形,郑氏似乎也没想取王氏族人的性命。
郑氏大将让人把缴获的财物尽数运回军营,他家少主果然神机妙算,这王氏有二心不说,还想把这么多东西送到冀州,不枉他在这里驻守了好些时日总算将王氏抓了个现行儿!
郑濂听到王氏果真和崔氏串通一气,也没动什么太大情绪反应,平静道:“蛇鼠两端、里通外敌,王氏在世人眼中的威望算废了,晋州世家经过这次也应该能彻底换个领头羊。”
晋州王氏盘踞太久,郑氏如果顺利控制住北方那他不会这么早动手,可如今大战在即,晋州太重要,郑濂在打长安时总担心被王氏背后捅刀子,那时候他就已经决定废掉王氏彻底掌控晋州。
方案有很多种,单看王氏往哪个套子里钻,甚至王钊可能会像崔氏求救他也想到了,毕竟江南那边儿和崔氏关系密切,郑濂也不是白在宁江书院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他对王钊还是很了解的,凭他的心智极有可能会看出王氏的凶险,只要他看出来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救援太原。
郑氏兵不血刃解决掉晋州的不安定因素,对于时知来说是个很危险的信号,这让她更加慎重地对待郑氏这个敌人,然后又把计划筛了三遍才稍微安心。
崔氏顺利接到了人,可看情形和想象得出入有些大,仓皇逃了半日的王氏族人显得着实狼狈不堪,听他们叙述情况,崔氏这才知道这些人竟然碰上了郑氏军队!
好在有惊无险平安接头,飞鹞接完人立马派人去把情况给时知汇报,她此刻出发去了襄云城布防火药使用的安置点。
听完事情经过,时知这才觉得那点不对劲出在哪里:“无妨,反正咱们答应的事已经做到,那些财物江南以后会补上的。”
太原恐怕要废了,郑濂算得太精,无论王氏怎么选,他家都逃不出郑氏的布局,只能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王氏里通外敌这消息在晋州不消几日就已经传遍,好多人家都见到了郑氏运回的那些物资,听说王氏还把小辈族人都送去了冀州,这“人赃并获”的铁证,王氏无话可说。
郑濂下了军令让自己嫡系去接管王氏负责的阵线,王氏留下六千人成为郑氏大军敢死队其余人马去晋州北方驻扎。
王刻这才真正明白郑氏的算盘,然而落子无悔,这个代价他得付,同时他也明白这场大战后王氏恐怕还要大出血几次才能让郑氏满意,当初决定和郑氏结盟真地是无异于与虎谋皮,可惜后悔也晚了。
时知并没有很在意王刻的处境,说到底晋州与冀州还是对立的敌人,郑濂要是那么好对付,她也不用这么多天在冀州上下忙活。
可时知终究还是发觉自己小瞧了郑濂,王氏的事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了新鲜出炉的战报,郑氏竟然一声不响地去打了蕲州,王氏那六千敢死队做的前锋。
蕲州是雍王景涛的地盘儿,自从熙兴帝后发出那篇罪己诏,雍王就成了景氏遗老遗少们投奔的第一人选,他是熙兴帝的堂兄,从血脉上来说还算近,那些忠于景氏的人大多去了蕲州。
晋州西南紧挨蕲州,在时知的计划里,蕲州应该是要对郑氏后方趁火打劫的那一批人之一,可如今郑氏竟然先去把蕲州拿下了?
“郑氏的大军临时从甘州调集两万人过去,加上王氏那六千人,只用了七日蕲州就投降了。”飞鹞的脸色也不好,郑氏的战斗力远超他想象。
时知很快就从诧异中回复了过来,她安抚忧虑的众人道:“景涛原本不过是占了个名分才让那么多人跟随,蕲州各路人马临时聚到一起,默契和凝聚力都不够,说到底也只是个草台班子。”
可就算是草台班子郑氏这打得也太快了,当初崔氏和慕容氏打配合也才这么快拿下燕州,不得不承认郑氏的单兵素质要比崔氏强一截儿。
谁让人家早准备了二十年呢?家里很多年前就在各个军队专门培养了一批武将子弟,人比人气死人啊。
“郑氏如此顺利拿下蕲州,此刻他的士气必定高涨,他们定会趁着这股劲一鼓作气攻打冀州,这两日大家警醒些。”时知预测大战时刻就在这几日了,她站在城墙望向晋州方向,郑濂比她想象得还难对付啊。
郑氏这次集结大军在晋州,看来早就做好了完全准备,甘、宁、秦、晋尽归他手,如今再加个蕲州,整个北方与中部各路势力与郑氏为敌都要掂量一下。
只要把东边的崔氏打掉,整个北方就是他郑氏说了算的,至于更北边边境军的态度一直以来就是没态度,没看郑氏把长安打下来也没人吱声吗?
时知原本计划着利用熙兴帝最后这次反击让郑氏成为众矢之的,只要让各路诸侯看到郑氏没那么强大,那些人一定会一拥而上企图瓜分郑氏。
可郑濂提前拿下蕲州这一手,让她之前的谋划落空一半,天下各路势力看似复杂繁多可大多数人还是不成气候,能对如郑氏、荀氏这样势力动手的,趁火打劫者居多,敢正面较量者凤毛麟角。
荀氏刚和齐彬打完一场大战,双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荀延很快也知道北方的战局形势,原本崔氏卖粮给齐彬让他很恼火,但现在他却很希望崔氏能顶住郑氏的攻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