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变相的补课
第35章 变相的补课
晚上,公寓的小院子并没有安静,一些街坊在聊天。
这是大家的习惯,吃完饭后,都会到楼下晃一晃。
三五成群,你聊我听,把一天的劳累都在话语中聊掉。
梁萍见今晚没有粤剧节目看,早早吃了饭,去下面与九婆聊八卦。
莫志成拿出作业本批改着,双减后,学生的作业少了一些。
一些自觉的学生,还会继续学习,或者是加深对每一节课的掌握。
但一些没有家长监督的不自觉学生,有时不学习,甚至是不交作业了。
就拿那个叶炳华来说,现在有些作业不交了,莫志成也给叶文年打过电话。
叶文年可能怕他要那六百多块钱的医药费,要么不接,要么就说自己很忙没有空,不听莫志成的诉说。
在叶文年的心里,莫志成说这些,目的只是想让他还钱而已。
老师唯一能要挟家长的,就是学生这个媒介点,他叶文年又不傻。
因为叶文年的不管,这两周下来,叶炳华的成绩下降了不少。
莫志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以前叶炳华虽然成绩差了一点,但还没有差到底。可按照叶炳华这样下去,可能会成为班里的倒数第一了。
听其他同学说,叶炳华经常在班里说打什么游戏,估计在家里是不学习的,要么看电视,要么打游戏了。
莫志成暗暗摇头,他想管学生,可是学生不听,家长又不配合。像叶炳华这样一直下去,到初中后会非常麻烦,想纠正也非常难。
突然,莫志成听到有人叫李华冰的名字,估计是她回来了。
“华冰,我们家的钱怎么还没有退?”是周芳的声音。
“芳姐,很快了。”李华冰疲惫地说着。
这段时间,她真心累啊。
她跑了不少部门,需要她完善的东西非常多。她想过了,如果按照相关规定完善培训机构,她是没有那么多钱,且也没有那么多老师。
当然,有资质的老师也可以花钱请过来,一句话就是没有那么多钱了。
待她把有资质的老师请回来,还有把相关东西完善了,她这个机构如果不能赚钱的话,她就要卖房子还债了。
“很快?上个星期你都是这一句话,现在又是这一句话,到底很快到什么时候?”周芳不依了。
本来她让林山峰去问李华冰的,可问了几次都没有问到,她亲自出马了。
“芳姐,不是我不想退,而是现在要协调一些事情,很快就能筹到钱了。”李华冰无奈地说道。
周芳警惕地问道:“你不会想着跑路吧?”
“对哦,听说不少培训机构关门跑路了。”有邻居附和着。
李华冰有点欲哭无泪,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非常苦,交不起房租,又没有钱退给家长,反正他们又不是当地人,关门就逃走了。
里面的什么桌子也不要,房东找他们要房租也要不了了。
但李华冰在向阳公寓有房子,还买了附近小区的商品房,所以她还能跑到哪里?除非她不要这两套房子了。
“你们放心,我有房子在这里,怎么跑?”李华冰说道。
周芳暗暗点头,如果李华冰敢跑,那她就把李华冰的房子给占住自己用。
以后她的孩子大了,也可以住在那里呢。
现在,周芳反而想李华冰不给钱跑路,好让她占房子了。
“但不管怎么样,你都要给钱啊,要不然,你就要给我利息,按照银行贷款的利率来算。”周芳不愧是做生意人,哪能让李华冰一直欠着她的钱。
李华冰急忙说道:“你再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会还你家的钱。”
“那好,我等着。”周芳说道,“虽然大家是邻居,但你也要还钱,我们家不容易啊,两个孩子在九小读书,现在又要参加课后校内服务,一样要交钱。”
“呵呵,周芳,你放心吧,人家李华冰是大老板,哪会差你这点小钱呢?”梁萍嫌事情不大,故意在旁边调侃着。
李华冰一听就来火了,骂道:“现在的相关部门就是乱来,随便就把我们的培训机构关了。什么资质不资质的,以前我们不一样这样开吗?不是一样开得非常好,还让不少学生考上重点学校呢。”
“还有啊,说是不让学生补课,可为什么学校能让学生在学校补课呢?还补到晚上六点。”李华冰越说越生气了。
“李华冰,那个不是补课,是什么服务了?好像是为人民服务?”梁萍有点不大记得起来了。
周芳在旁边纠正着:“课后校内服务。”
“对,就是这个课后校内服务。”梁萍补充着。
“行了,这是挂羊头卖狗肉,说得好听而已。”李华冰冷嗤一声,“这就是变相补课,让学生留下来给老师上课,然后老师拿钱,这不是补课是什么?我们培训机构也是这样做的,还是自愿报名参加呢。”
李华冰一直关心现在学校的事情,所以一直在打听着。
“学校那个服务也是自愿的。”杨玉娟见莫志成在屋里不说话,气得走出阳台对着楼下说道。
“哼,表面说自愿,但老师变着法子在服务课里讲东西,让学生不得不来。”李华冰嘲笑着,“你当我们家长是傻子吗?”
“对啊,我家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个,现在不知道怎么办?”邓晓莹从一楼的房间里走出小院子。
本来他们觉得学校开他的服务,孩子不参加也没问题。
但现在孩子回来说,老师在服务里评讲试卷,或者说一些对课本有用的东西。
如果孩子不参加那个服务的话,那会吃亏。慢慢地,就会与其他同学拉开距离,成绩哪会好得了呢?
宋良夫妇非常着急,正想着怎么办呢?
“你们看看啊,人家宋良夫妇是从农村来的,不容易啊。学校这样变相地做什么服务,岂不是让人家穷人雪上加霜吗?”李华冰故意大声地说着,“因为他们穷,他们的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补课的。”
邓晓莹听李华冰这样说,感觉浑身不舒服。
他们是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是穷,但又怎么样?至于这样大声说伤害他们吗?
特别是孩子还在屋里做作业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