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士兵献计
孟宗政看了哏城片刻,回头笑着对赵淳问道:“听说赵中郎在士兵中发起了一场攻城计谋比赛,有收获吗?”
此赵淳非南宋宋光宗,而是南宋抗金名将,曾拼死抗金保卫襄阳,在武昌留下“洪山摩崖八景”。
赵淳每天都在盼望着孟宗政下令攻城,但这个命令却始终不肯下来,让他焦虑万分,他便自掏腰包在士兵中举办了一场赏金为五百贯钱的攻城计谋比赛,让士兵们都参与出谋划策,他其实也是希望这种比赛能改变孟宗政的意志,从而尽快下达攻城命令。
“确实有不少好办法,攻破城池也轻而易举。”如今赵淳见孟宗政询问,明白自己的计谋算是成功了,当即开口说道。
孟宗政虽然并不想攻城,但对赵淳这种走群众路线的思路很有兴趣,便笑道:“举例说说看!”
赵淳精神一振,想了想道:“有士兵提出用火攻,用投石机投掷大量易燃之物上城,点燃后烈火焚城,然后我们攻上城头就基本上没有阻碍了。”
“还有呢?”
“还有士兵提出毒烟计,利用东风在上风向焚烧毒树枝产生大量毒烟,让城内被毒烟笼罩。”
“还有没有?”
“还有士兵提出将染了疫病的尸体抛进城去,不出十天,城内守军都得死绝。”
众人大笑,一旁的王涣道:”这个计策太歹毒了,简直就是绝户计,而且忘记了自己军队也会染病,杀敌三千自损五千,太亏了。”
王坚也笑道:“赵中郎,说几个靠谱点的计谋。”
赵淳点了点头,“那我就说三个赢得赏金的计谋吧!”
众人都有了兴趣,围上来笑道:“就说说获得赏金的计谋。”
“第一个是堆土法!”
赵淳指着土山道:“土山距离城墙只有五丈,我们可以在山头不断向下倾倒泥土,那么泥土很快就会堆积上城头,我们就可以从土山上直接杀进城头。”
众人点点头,这个方案比较靠谱,而且效果很不错,难怪能赢得赏赐,孟宗政也有点动心了,便笑问道:“那第二个和第三个呢?”
“第二个还是利用火烧,哏城墙砖都是用石块砌成,用烈火将城墙烧红,再用冷水浇,城砖就会立刻开裂崩塌,卑职做过试验,效果确实不错。”
孟宗政沉吟片刻,对这个计策不置可否,他又道:“再说说第三个计谋。”
赵淳笑道:“第三个计谋是个本地士兵出的主意,赢得了三百贯钱,我觉得完全可以实施。”
他一指南面数里外的楼庭湖,“我们可以利用楼庭湖来淹没哏城!大家发现没有,哏城位于低洼处,听说从前的老哏城就因为连续几天下大雨后被淹没了,如果我们掘开楼庭湖河堤,哏城就会被水淹没,即使无法将全城淹没,粮食也会毁掉大半。”
“好一条妙计!”
旁边的孟宗政忍不住赞道:“这个办法完全可行,从地势上讲,哏城处于洼地,容易被水淹,而且更巧的是,紫薇道教那边预测最近几天,治平郡一带确实会有大雨,等下了大雨,同时掘开楼庭湖河堤,哏城就完了。”
楼庭湖发源于哏山,向西奔流而去,一路水源众多,流量极大,是附近地区最大的河流,楼庭湖横穿齐薛郡,流入治平郡后在哏城以南折道向北,最后流入东瀛王国甲斐郡,哏城就位于楼庭湖的转弯处。
由于哏山南北走向的缘故,哏城正好位于数里外的低洼处,四十几年前,哏城就因为连续天降大雨导致楼庭湖决堤而被淹没,死了近万人。
但由于时代已久,除了当地老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哏城这段水淹历史了,而赵淳的攻城谋略悬赏,使得本地士兵想起了这件往事。
第二天清晨,围城的恒军主力渡过向西南方向撤离,哏城城头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张浦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疑惑的说道:“难道恒军是因为粮食不足而被迫撤退吗?”
“将军,恒军前不久缴获了明国支援我们的物资,没理由这么快就断粮了,末将以为,他们这是在诱引我们出城,然后在楼庭湖全歼我们。”一旁的副将闻言,当即说道。
张浦也是奇怪罢了,他不可能出兵去追击恒军。而是让副将带1000兵卒去将城外的土山推平。
如张角所预测的一般,当天晚上,天便开始下起了雨,春季正是梅雨季节,但这场雨却来得格外猛烈,电闪雷鸣,大雨如注,一连两天雨势不止。
恒军就驻扎在地势较高的楼庭湖西南岸,大帐绵延二十余里,气势十分壮观,但连续两天的大雨也使恒军士兵度日如年,大帐内的被褥、衣服都湿漉漉的,大帐内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睡觉十分难受,而且士兵们不能出帐,大家呆在帐篷内十分枯燥无聊。
这天上午,孟宗政在一众亲卫的陪同下,来到了楼庭湖湖畔,雨势已经变小,但雨点还是很密集,孟宗政穿着斗笠,站在高坡上打量着楼庭湖。
楼庭湖宽约二十丈,地势较高,由于连日下雨,水色浑浊,水流十分湍急,在远处看哏城,确实位于低洼处,而且光下雨,城内就已经淹到百姓的小腿上了。
这时,同来的李好义在一旁道:“将军,光掘开北边的河堤还不算保险,不如将地势较高的东面河堤也掘开,扩大楼庭湖水量。”
李好义,南宋名将,忠义传家。祖父李师中在南宋初官至领忠州团练使,父亲李定一职至兴州中军统制。开禧三年正月,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李好义与杨巨源合谋诛杀吴曦,回归南宋。
其在恒国灭宋后,随宋王赵昺一同翔恒,原为蝮蛇军团四军校尉,蝮蛇军团解散后,提为忠顺军团一军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