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十五章 刘擎被识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袁绍反复咀嚼着袁隗的惊人大计,与之相比,讨董大业竟然成了陪衬。
    “叔父,我们何时动手?”
    袁隗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站起身来,准备离开,走到屋门口时才说:“本初, 切记,不是何时动手,而是,一直未曾停手!公路在南阳,你休息好了,便去济阴吧!”
    说完,袁隗离去了, 留下尚有余惊的袁绍,他再度低头看了看一案文书。
    “联军内讧,先取兖州?”袁绍自说自话,移步来到挂图之前,那是大汉州郡概图。
    他的目光从兖州的济阴的位置,往下移动到南阳,“公路去南阳,莫非也不时去攻打武关,而是去取南阳的?”
    思忖之间,门外又传来了通传:“家主,清河太守姚贡求见。”
    姚贡?他不是回冀州了吗?
    “请!”袁绍道。
    少顷,风尘仆仆的姚贡来到书屋之中,姚贡顿时开始声嘶力竭的控诉:“盟主,请盟主为姚贡做主!”
    袁绍端详着姚贡,堂堂清河太守, 不知为何落得如此狼狈,显然,不应该是赶路所致。
    “姚府君莫急, 不知发生何事了?”
    “我回清河郡后,清河郡竟然多了一位太守,乃是原汉阳太守傅燮,他所奉,乃是雒阳之令,而且,甘陵王也倒向了他那一边,在甘陵县外,我军与其发生冲突,不幸战败,经我千般打听,才知击败我的所谓清河都尉,名叫朱灵,我还查到,此人先前乃是渤海王帐下之将,清河郡之变,必是渤海王在后推动,必然是因为先前我不配合他,他才刻意针对与我!”
    姚贡情绪亢奋,言辞激动, 一口咬定就是渤海王干的。
    袁绍听完, 也有了初步印象。
    姚贡率清河君参与陈留会盟,而董卓趁机给清河君封了个新太守傅燮,这件事,获得了渤海王的支持,渤海王甚至派自己帐下将军朱灵,给傅燮做清河都尉,类似于打手,而姚贡回去之后,发现傅燮已经鸠占鹊巢,于是大打出手,被朱灵一顿揍,便前来求救了。
    袁绍沉默的想着,谁做清河太守,他无所谓,姚贡败的多惨,他无所谓,可是这件之中,渤海王扮演的是何种角色?仅仅是派出一将镇守清河吗?
    河内之战后,黑山军投效渤海王,白波军徐晃投效渤海王,当时确实很诧异很震惊,特别刘擎在众目睽睽之下,击败徐晃,这显然是做不得假的。
    可回来反复复盘之后,袁绍觉得黑山军的举动,过于蹊跷了,早前并无黑山军袭击,偏偏刘擎来了之后,黑山军倒猖獗起来了,又是劫粮,又是攻营,又是攻城的。
    所以,这还是黑山军吗?
    另外,他还想到,去年黑山军曾大举进入冀州掠夺,最终演变为袭击皇帝之事,而后,那支黑山军逐渐在冀州消失了踪影,据传已经被渤海王平定,冀州百姓皆夸赞渤海王英明神武。
    两事结合起来一想,袁绍不由得后脊一凉。
    难道黑山军,原本就已经投效了渤海王,所以才如此胆大妄为。
    所以他帮助自己……
    袁绍不敢往下想了。
    见袁绍不说话,姚贡还以为是自己说的还够,于是又道:“盟主,我还打听到,原甘陵相崔琰,如今已为河间相!河间可是曹孟德的地盘,盟主,曹孟德也已……”
    “孟德离开了河间了?”
    袁绍曾觉得奇怪,曹操为何不来参加会盟,如今却听到曹操离开了河间国,那便更奇怪了。
    “曹将军现在济南国。”姚贡说道,此事去冀州,打探到的消息,还真不少,“不光曹将军离开了,而且安平郡王基,已被魏郡审配与常山都尉赵云击败!”
    姚贡的话,似刺激到了袁绍一般,袁绍惊呼:“汝再说一遍!”
    “魏郡审配与常山都尉,一起攻下了安平郡,杀了王基。”
    审配!
    厉温!
    “呵!”袁绍突然一声冷笑,“好一个厉温献策!原来,他早就与渤海王是一丘之貉了!亏我还觉得渤海王是仁义之辈,想不到……呵呵呵!”
    望着袁绍自言自语,姚贡一头雾水。
    姚贡想: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了?
    “姚府君,且放宽心,此事,我必会为你讨回公道!”袁绍表态道。
    他已经做出了决定,拿下兖青二州之后,便对冀州动手!
    过去他与渤海王是嫌隙,而渤海王在河内如此戏弄与他,现在,两人是仇怨了!
    “多谢盟主为姚贡做主!”姚贡连忙行礼感激。
    “你既回不去清河,便留在此地吧,我供你粮草。”
    “多谢盟主体恤,姚贡愿为盟主而战!”
    袁绍不动声色一笑,既然定下了攻冀的条件与目标,那在达成攻冀的条件之前,多一个姚贡做帮手,也十分不错!
    姚贡离去了,书屋之中又安静了下来,不知为何,袁绍突然想起了少时与曹操的往事,即便近到两人离开雒阳之前,也依然是好友。
    “孟德,你已经做了选择了吗?”袁绍喃喃道。
    ……
    “啊欠!”曹操猛的打了一个喷嚏。
    “孟德,炎炎之日,亦会着凉乎?”娄圭笑着打趣道。
    他与曹操是旧识,关系非常不错,如今娄圭虽然投奔曹操,但两人时常玩笑。
    “子伯见笑了,或许是有人在骂在下!”曹操一边笑着回应,一边将马栓上一根枯死的木桩之上。
    这是于陵县外的一片小小丘陵,刚刚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大的遭遇战,有一支数百人的黄巾,劫掠了几个亭舍,曹操正是从东平陵赶来驰援。
    “近来黄巾活动,好似猖獗了不少!”曹操叹道。
    娄圭却抬头望天,炎炎烈日刺得他睁不开眼睛,再看看地上被烈日炙烤得打蔫的杂草,娄圭无奈一摇头,“济南郡多久未雨了?”
    “已有两月,莫说庄家,连杂草都快晒死了!恐怕今年又复旱灾,又有无数百姓,要吃不饱饭,沦为黄巾了!”曹操叹到。
    来到济南国之后,在荀绲相助之下,曹操很快接手了郡国事务,其实荀绲干的还是不错的,境内有济水,漯水,也修了不少水利,然而问题是,春末夏初一直干旱,水位下降,水渠已经废了。
    而且伴随着入夏,黄巾活动明显频繁起来了,道理很简单,青黄不接的时期,不停有人在失去希望,落草为寇。
    这时,曹洪跑过来道:“主公,杀敌四百,还有一些,逃散了,这批黄巾,应该来自乐安国,往泰山郡方向去。”
    “善!子廉辛苦,死者便就地掩埋吧!”
    曹操吩咐完,继续与娄圭说起事来,“子伯,听闻东郡太守桥瑁被杀,兖州是否会乱?还有这些黄巾,是否与兖州之变有关?”
    娄圭瞅了瞅地面,寻了颗树影站立,又捋了捋胡子,思索着。
    “刘岱杀桥瑁,乃是铲除异己,我隐隐觉得,两帝分立日久的话,这天下会出现更多此类事件。”
    “子伯的意思是,桥瑁乃是首位,却非最后一位!”曹操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娄圭点点头,“怕是如此!”
    “那张孟卓岂不危矣!”曹操急道。
    张邈不仅是曹操之友,娄圭与他,亦有交集,算是相识。
    “刘岱兖州牧乃先帝所封,即便是此时的袁隗,恐怕对此人也颇为头疼,他既敢杀桥瑁,恐怕也敢杀张邈。”娄圭道。
    “那我该向孟卓示警!”
    “此事,孟卓应该心知肚明!”
    曹操紧握剑柄,来回踱了两步,猛然间,灵光乍现。
    “子伯!青州黄巾入泰山,入兖州,这种难以理解的进兵,我曾在渤海国遇见一次,这一次,会不会同样如此?”曹操猜测道。
    他说的渤海国遇见的,便是青州黄巾突然大举北上,进攻渤海国。
    “孟德所言渤海国之事,自然有所指使,若有先例,这一次恐怕,恐怕真也是如此!此事必为刘岱敌手所为!”
    “啊?不会吧,孟卓竟能指使黄巾?”曹操惊讶道。
    ……
    刘擎回到邺县之日,已是十日之后,如今正值六月中,正式进入最炎热的时期,酷暑难当,别说人受不了在日中行军,就连马也受不了。
    在邺城外,刘擎又一次被夹道欢迎。
    刘擎并未通知回魏郡,必然是提前一步回魏郡的厉温筹备的。
    除了厉温等郡吏,还有刘擎的三位夫人,从刘擎打算将邺县作为冀州之都时,便先买了一处宅子,作为临时居所,而另一面,邺城中心区域的郡府正在大肆扩建,规模足足比原先大了十倍不止,另外,北面还有一处新的王府,正在建造。
    扩建与新建之事,荀彧曾经提出过不同意见,此时百姓生活困难,若大兴土木,有劳民伤财之嫌。
    刘擎则用新世纪理论说服了荀彧,如今魏郡依然有大量的无业游民,是不稳定因素,即便是刘擎兴修官道与水利,也消化不掉。
    而邺城新建,提供了就业,刘擎出钱出粮,通过劳动支付给百姓,百姓得了钱粮,不仅能活下去,有盈余了还会参与商业活动,而刘擎作为最大的商号,最终这些钱,又会回到他的手中。
    荀彧被说服了,并且啧啧称奇。
    这大概就是低配版的大基建计划吧。
    “啊舅!万年在这里!”
    大老远,刘擎便听到了万年公主的呼喊,当即与众人策马加速,来到一干人跟前,万年立于一顶硕大的帷罩之下,在其身后,还立着三位风姿绰绰的美人,构成了城门口最靓丽的风景。
    小万年一袭粉色新裙,似是某富家千金,较以前少了一些贵气,她径直冲入阳光下,张开小手,冲向刘擎。
    刘擎伸出两手将之举起,反手便交到郭嘉手中,这个举动,直接令聪慧的万年困惑不已,秀眉一皱,嘴巴一撇。
    “后面有好吃的!”刘擎直接道。
    万年双眼顿时一亮,朝郭嘉一笑,意思:你懂的,去看吃的。
    郭嘉不由得一愣,除了军粮,主公哪有带吃的?
    不过碍于万年要看,他只好一手吃力的抱着万年,另一手举着袖子,替她遮阳,向后方辎重队走去。
    撇开了缠人精,刘擎自顾走向三位夫人,蔡琰一袭白衣,配着浅绿色的腰束,依旧是清新典雅的风格。
    荀采一袭淡粉罗裙,像是万年的大人版,亲子装。
    而骞萦,刘擎无力吐槽,她穿得像个男的!
    “让三位夫人久侯了!”刘擎笑着招呼道。
    蔡琰低下了头,荀采笑着回应,露出一个俏皮的表情,骞萦面无表情,既不知娇羞为何物,也不知情趣为何物,像个木头。
    刘擎又与厉温及众郡吏问候,而后进城,
    望着渤海王背影,一众不明所以的郡吏纷纷问厉温:“渤海王又来此地,可是有大事发生?”
    厉温真的很想批一顿自己的下属,政治嗅觉实在太差了。
    先不说渤海王已经不止一次来魏郡了,那邺城中心如火如荼的大上快干,难道是他厉温要扩建郡府么,他厉温有几个脑袋!
    如此无法无天的事,也就只有渤海王敢干。
    当初说出提议之时,厉温是既高兴又担心,渤海王能遵从邺城为冀州治所,自然是天大的好事,而渤海王接下来要干的事,着实吓了他一跳。
    郡府扩建,王府新建,还有一项更宏伟的设想,甚至连荀彧沮授郭嘉,刘擎都还没提过,但却对厉温说了。
    那便是邺城扩建。
    刘擎打算在邺城之外,再建一座城墙,使邺城,扩大十倍。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目标,一座城池的建设与发展,跨度甚至时上百年的。
    厉温听完完全是懵的,邺县扩大十倍,那占地得多大,一圈城墙,得多石材,木材,人力,这都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心中又十分佩服,因为只有渤海王,才敢提出如此宏大的建城计划,然而不知为何,厉温偏偏愿意相信。
    望着刘擎入城的身影,厉温目光落在邺城之上,眼中期待无比!
    ……
    {ps:求书友们支持一下推荐票和月票,谢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