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雅达利大崩溃
雅达利大崩溃,这是一个在电子游戏行业历史中绝对可以排第一的大事件。
雅达利在原世界是一家游戏公司,是一家最初发家于街机领域的游戏公司。
几个年轻人当时心血来潮创造出了名为pong的撞球游戏,玩法就是用一个平台不断接住一个小球,然后撞击屏幕上方的方块,直至最后将所有上方方块全部消灭的游戏。
几个年轻人做出来这款游戏后,便将其制作成一个简单的街机放在附近的酒吧里。
而结果,这款游戏特别受欢迎,存放硬币的盒子最后都因为被塞满导致游戏出现bug,但还是阻挡不了玩家的热情。
也是自此,电子游戏开始蓬勃发展。
在这之前只能称之为游戏的蛮荒年代,在这几个年轻人开发pong后,才称得上是游戏历史的青铜时代。
然后这家公司顺理成章的开始创立,接着迅速发展,最后成为电子游戏领域的一方巨头。
那个时候任天堂在雅达利面前都是弟弟。
不过,雅达利在膨胀之后做出了很多错误决策。
其中最致命的就是不限制游戏内容的创作,导致其游戏机中充斥着数不清的垃圾游戏。
同时这些垃圾游戏还都很便宜,平均价格都只有五美刀左右,开发的人也往往都是一两个人,而且还仅需一个星期半个月就能做好,短平快。
那些购买游戏的用户们一开始对于电子游戏也不够了解,他们真的并不清楚游戏的好与坏,而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唯一能拿来衡量的,就只有价格了。
一款优质游戏在那时售价往往都在三十美刀左右。
但一款劣质游戏却只需要五美元,甚至更低。
这样一来,购买的人如果不够了解的话,下意识的就会选择更便宜的。
都是电子游戏,我可以用同样的价格买五六个,这不是很棒吗?
这就是当时消费者的一致想法。
那个时候没有人去主动引导他们什么是好玩的,什么是垃圾游戏。
他们只会看到便宜的进行购买。
然后,他们买回家,玩了游戏,发现这是一堆垃圾,接着就自然而然的认为电子游戏都是垃圾,没有任何有趣的地方,我玩这东西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了。
量大管饱的内容将这些消费者们撑死,让他们没有机会体验到更为优质的游戏。
然后,就是雅达利最后的致命一击,et的发售,让雅达利几乎是腰斩式下跌。
消费者们会用脚投票,当市面上只有一堆垃圾游戏的时候,他们已经无法再去多看一眼那些可能更好的游戏。
于是,在米国游戏行业陷入整整两年的寒冬,直到天降猛人任天堂出现,拯救了整个行业。
没有任天堂,米国电子游戏市场至少还要再萎靡十年以上,这不是随便说说的。
竹游星没想到自己发展这么迅速,已经尽可能在控制这种事情的发展趋势,但这个行业似乎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这条道路。
看来这就是某种这大势,是一种不可抗力。
不过可喜可贺的是,现在电子游戏市场也不是没有任何抵抗力。
现在游星电子娱乐这个品牌就是优质游戏的代表。
再加上竹游星对自家游戏机内容的限制,垃圾游戏就不会在自家游戏机出现,只要你买了我们的游戏机,那么就绝对不会觉得是垃圾,最多就是你不喜欢这个分类而已,却不能否认那个游戏。
竹游星看着新传过来的资料,他越看心就越沉。
一台游戏机的售价普遍在150刀以内,一款游戏售价普遍在十刀以内,这还包括游戏卡带本身的成本。
这样的游戏能是什么样竹游星几乎都已经不需要去玩。
这很糟糕,真的很糟糕!
……
米国,纽约,一家刚刚成立的小型游戏公司,几个年轻人兴奋的互相拍掌。
“啊哈,我们的游戏刚刚卖出去了三万份!我们的盈利就有二十万美元,这简直就是暴利啊。”
另外一个年轻人在一旁拿着一瓶刚刚打开的啤酒咕嘟嘟的灌着,然后擦了擦嘴兴奋的说:“我们制作的这款游戏仅仅只用了半个月,这岂不是代表我们每个人的产值半个月就有二十万?还有比这更爽的工作吗?”
“没有!”
几个年轻人异口同声的喊着。
他们心潮澎湃,心中有着无限豪情,感觉自己找到了自己未来奉献终生的事业。
这钱赚的真是太快了!
“走,今天我请客带你们去脱衣舞酒吧潇洒去!”
“老板万岁!”
“电子游戏万岁!”
“让我们疯狂起来吧!”
在米国多处,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小型游戏工作室。
他们通常只是两三个大学或者是高中辍学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身上充满痞气,拿着自己掌握的少量程序开发知识就投入到了游戏开发当中。
游戏开发其实真的没那么难,只是一开始的入门稍微有些困难而已,但是只要懂得编程知识,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绘画功底,那么就能制作出一款简易游戏出来了。
尤其是各种各样爆款游戏都已经摆在眼前,他们只需要把程序给扒下来,然后自己稍加修改,就可以魔改成自己的游戏发售出去。
这些游戏普遍都十分的低劣,并且还没有经过任何的测试。
有的甚至刚刚买到手就会因为插上卡带而导致游戏机卡死,最后游戏机都不能用。
消费者当然是不开心的,他们会找上百货店要求修理或者是退货。
而百货店自然就会去找游戏机开发商讨说法,至于游戏机开发商,他们却并不怎么在乎。
因为真正因为这种事情退货的人还是少数,米国大部分人都懒得做这种事情,他们只当吃了个死苍蝇,并且发誓以后再也不买电子游戏这种垃圾玩意而已。
那些游戏机开发商,大部分也都沉浸在短期的销售成绩暴涨状态中,全然没有在乎过游戏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