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3章 巨型投石车
没有人比曹亮更清楚灭吴的难度了,历史上魏国灭蜀之后,晋国花了十七年的时间才把吴国搞定,并不是说晋国不想早些灭掉吴国,而是实力不容许啊。
尽管魏国吞蜀之后,实力大增,并且占据了长江的上游,占有了地利优势,但吴国的水军,依然强大到让晋军需要仰望的地步,后来发生的西陵之战,羊祜败给了陆抗,就证明吴国还远没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如果不是吴主孙皓暴虐不仁,残害忠良,搞得东吴自废武功,晋国想要灭吴,还指不定等到猴年马月呢。
长江天险,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其实现在曹亮面临的局面,远远比历史上西晋灭吴要艰难的多。
首先不占天时,蜀国未灭,原也才刚刚统一,魏国的疆域虽大,人口虽多,但经过了多年的战乱,民生经济凋蔽,百废待兴,此时伐吴,魏国并没有长期的积累,物资后勤方面的准备亦不充分。
其次不占地利,吴国已经差不多放弃了长江下游几乎所有的地盘,全面退守长江防线,吴国划江而治,表面上看来他们损失惨重,但这却是以退为进的高招,而死守长江防线,已经成为吴国的防御重点。
最后是不占人和,西晋灭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吴国自己出了问题,自作孽,不可活。但现在孙休还没有去,孙皓还没有继位,除了权臣孙綝之后,吴国的政局面貌为之焕然一新,此刻吴国君臣上下一心,将士用命,他们在坚守长江防线的决心上,是异常坚定的。
打仗首先要讲的条件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此时的曹亮,三个条件一个不占,就想要伐吴破江东,在所有的人看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光是吴人那边完全不信,就连魏军阵营这边,大多数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曹亮却是要铁了心灭吴的,这次的淮南之战,魏军一举歼灭了吴军十五万人,令吴国是元气大伤,吴国的总兵力,其实也就一直维持在二十四、五万人的模样,这次吴国的损失,超过了半数,尽管他们还会再补充一部分兵员,但想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最码在两三年间,是无法恢复来的。
趁你病,要你命,曹亮这次下了灭吴国的决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到吴国的兵力衰减,如果让吴国再缓上个五七八年的,兵力全面恢复,那么这次一次淮南之战,就做了无用功。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曹亮就是要趁热打铁,挟淮南之战的余威,一举灭掉吴国。
天下战乱纷争的时间已经太久了,想要让天下百姓真正过上国泰民安的太平盛,首先要做的就是结束分裂,天下一统,曹亮不想再等了,他不想将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放在征伐厮杀的上面,就算灭吴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也要尝试一番。
再何况,曹亮还是拥有杀手锏的,长江天险对于其他来说,确实是一道天堑,但对于曹亮来说,却是有一妙招来破解。
这个妙招就是曹亮纵横天下,无可匹敌的投石车。
说到这儿,许多人都会瞪眼,投石车虽然厉害,但它的射程却是有限的,目前魏军所使用的配重式投石车,射程最远的可达七百步,尽管这已经是射程最远的武器了,但对于宽阔的长江来说,仅仅能打到江心的位置,更别说打到对岸的石头城,所以没有人相信投石车可以应用到渡江作战之去。
但曹亮却是另有高招的,普通的投石车射程不够,那就建造更大的更高的投石车,只要将投石车建的足够大,在石弹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便可以将石弹抛射到更远的距离上。
这当然不是理论上的东西,而且曹亮经过了实践的,为了证明投石车可以射得更远,曹亮曾经设计制造过几台样机,只要将投石车做得足够高大,提高射程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
长江在建业附近的宽度,也就是三里左右的距离,加上投石车在岸边所需要的阵地,是不超过四里的,这个里不是汉里,而是华里,这是曹亮按照后的度量单位估算的,汉代的一步相当于后的1.3米,普通的投石车能射七百步,那就是九百多米,接近了一公里,这个射程,在当时的武器之,也算是够恐怖了。
而这次曹亮建造新的投石车,射程将会再提高一倍,最远的距离达到一千四百步,而这个距离,完全可以覆盖整个江面。
投石车的破坏威力是巨大的,就连城墙都不可阻挡,更别说是木制的战船了,魏军想要突破吴军的战船封锁,投石车将会成为攻坚的利器。
所以在新建水军的同时,大批的工匠和建造投石车的原料都源源不断地赶赴西江口。
西江口的对岸就是石头城,这块投石车阵地,是曹亮亲自考察过的,这里的江面没有沙洲,也算是长江最为狭窄之处。
为了保证投石车阵地的隐秘性,不让吴人发觉魏军的真实意图,所以在建造投石车之前,曹亮下令在阵地的四周建了围档,十余丈的白杨树干直接就埋到了土里,并在栅栏上蒙以青色的幔布。
江面上风很大,为了防止大风的破坏,围挡造得十分坚固,前后都是有杆木来支撑的,那怕是十级的大风,也休想将它给摧毁。
如此体积庞大的投石车,移动来是十分困难的,曹亮也就放弃了给它做轮子,而采用了固定的埋桩设计,这样一来,投石车虽然没有了机动性,但在稳定性上面,却是远胜于普通投石车的。
为了保证攻击的效果,曹亮在这块阵地上,同时就建造了两百辆巨型投石车,以达到对江面的封锁效果,试想一下,两百枚石弹同时落下江面的场景,将会是何其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