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不甘受辱的郭元后
司马昭篡位登基的事在长安城传扬开来,整个长安城都陷入到了一片哗然之,改朝换代是一件足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司马昭却如此随性而为,视神圣皇权为玩物,这不能不令人瞠目惊舌。
就连朝三公级别的老臣何曾、郑冲、高柔都对司马昭苦苦进行规劝,认为现在绝不是称帝自立的最好时机,司马伦领兵在外,关东更有曹亮的人马虎视眈眈,司马昭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
何曾、郑冲、高柔可都是司马家的老臣了,在高平陵事变之前,就已经是无条件地支持司马懿,高平陵事变之后,他们更是对司马家忠诚无二,他们反对司马昭登基,并不是说反对司马家,而是凭着他们多年的从政经验,认为司马家想要维持目前的地位,就必须尽可能地求稳求安,像篡位这么激进的手段,只会加速司马家的灭亡,而不会对已经恶化的天下局势有任何的帮助。
但贾充荀顗这些人则在对赌,司马昭一旦称帝,那他们可就都是是开国功臣,从此可以青步平云扶摇直上,如果司马昭能坐稳帝位的话,那他们自然可以混得风声水,跟着沾光,如果司马昭败亡了,他们则可以换个主子,继续地效力,反正这天下说白了,就是士家的天下,谁来当皇帝都无所谓,士家豪族,永远也是不可能垮的。
司马昭此刻对权力的渴望已经到了极为偏执的地步,原本他进宫只是想要胁迫曹髦下诏罢免司马伦而已,那是的他还真没有篡位的想法,更没有弑兄的打算,就连司马伦,如果能够顺利地把他的大将军之位给夺下来的话,司马昭也不介意让他做一个富家翁,终享富贵。
可是当司马昭踏进皇宫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疯狂的人生,成济阴差阳错地杀了曹髦,间接地把司马昭逼上了再没有退路的独木桥,弑帝杀兄,司马昭为了权欲,已经泯灭了人伦,任何想要阻挡他上位的人,司马昭都会毫不留情地处理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至于后果,那已经不是司马昭需要去考虑的事了,司马昭明白,他现在每向前踏出一步,都没有任何回头的路可走了,他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
权力的诱惑已经让司马昭变得癫狂来,现在他对皇位的渴望,已经达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谁也无法再阻挡他前进的步伐了。
何曾郑冲高柔他们反对,那好,那就让这几个老家伙致仕还乡吧,反正他们在三公的位置上也呆得太久了,尸位素餐,倚老卖老,司马昭谋求的大局,又怎么是他们几个耳聋昏聩之人能理解的。
被罢免之后,何曾郑冲高柔他们是老泪纵横,倒不是他们贪恋三公的位置,而是觉得他们辜负了司马懿的嘱托,眼看着司马昭火取栗自取灭亡却无能为力,他们只能是仰天哀叹,司马家衰亡不久矣。
有人将何曾等人的禀报给了司马昭,司马昭勃然大怒,新朝初立,这三个老家伙就公然诅咒,这还了得?
司马昭正准备将何曾等人下狱问罪,贾充拦阻,称何曾郑冲高柔乃是朝重臣,拥有极高的威望,司马昭将他们罢免,已经激了很大的民怨,如果再将他们下狱问罪,只怕会引来更多的不平之声,如今登基大典正在筹备之,贾充劝司马昭不可节外生枝,真要想对付他们,等大典之后,朝野稳定,再议他们的罪不迟。
司马昭想了想,也对,登基大典可是现在压倒一切的重之重,不可因为一些小事影响到大典的进行,那可就是因小失大了。
何曾等人是致仕了,但却没法子告老还乡,因为现在关东已经沦陷,何曾等人皆是关东人,还乡的念头还是打消吧,他们只能是闭门谢客。
少了何曾等人的劝阻,司马昭的登基大典进行的更为的顺利了,何曾等人的是什么身份,他们劝谏都遭到罢斥,其他想要劝谏的人自然打消了这个念头,此刻再去劝谏,非但是自讨没趣,而且还可能会有性命之忧,以司马昭暴虐的脾气,杀再多的人也不手软。
司马昭搬到了未央宫,这里是前汉的正宫,司马昭也准备在这儿登基,承继大统。
郭太后也是居住在未央宫的,虽然说郭太后人到年,但从小她就是一个美人胚子,否则也不会被曹叡选进宫,那怕曹叡都死了十几年了,郭太后依然风韵犹存,明艳动人。
司马昭搬到未央宫的当晚,就让郭太后前来侍寝,其实司马昭垂涎这个女人也是很久了,尤其是当他知道司马师和郭太后有一腿之后,更是想入非非。
郭太后可是先帝的女人,睡皇帝的女人,那种征服的快感可是无与伦比的,现在司马昭大权在握,也算是夙愿得偿,他不仅要在精神上压倒郭太后,更要在肉体上征服她,这可以让司马昭体会到君临天下,无所欲为的感觉。
那知郭太后不甘忍受这份屈辱,趁着漱洗打扮的工夫,悬梁自尽了。
司马昭听到这个消息,怒骂晦气,自己登基大典在即,这皇宫里却死了一个女人,真是倒楣。
他也没有想到郭太后竟然如此地刚烈,司马昭威逼她下懿旨废帝禅让她都乖乖地应命,让她来侍寝,居然自杀了,装什么三贞九烈,当初她还是和司马师有一腿吗?
郭元后宁可被司马师去睡,也不愿司马昭碰她,这无疑让司马昭是暴怒不已,从小他就活在司马师的阴影之下,处处都不如他,现在就连他睡过的一个女人都嫌弃他,司马昭气得是面色铁青。
贾充闻讯赶来,命人将郭太后的尸体给藏了来,秘而不宣,这种晦气事只能是自己窝在肚子里,可不能公诸于众。
贾充又给司马昭找来了几个肤白貌美的宫女让他泄火,司马昭总算是平复了下来,贾充可不希望接下来的登基大典,再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