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基础义务教育!
第34章 基础义务教育!
普及教育?
王耀此言,听得礼部尚书林浩一怔。
思索片刻。
林浩笑道:“陛下有此心思,臣定当支持。但,教育的根本,在于教书之人以及知识。前者还好说,可这后者……”
“纸张就是承载知识的最好载体。”
王耀道。
通过这大半年的发展。
天工部的纸张产量,是越来越高了。
且不止在帝都洛阳,九州之内,都设立了分部分厂,算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可这誊写,也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用不着。”
对于林浩的建议,王耀一口否决。
之后,王耀看向李大力道:“带来了么?”
“在这里,陛下。”
一边说着,李大力一边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印章,交到了王耀的手中。
因章子上还有一些印泥,王耀便直接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一盖,“李大力”三个字,便印在了上面。
见状,李大力挠了挠脑袋,憨厚道:“陛下,这就是臣做得一个刻章,纯属图一乐。”
闻言,王耀微微颔首。
接着,王耀问道:“你们从中,有没有得到什么启发?”
此话一出。
见林浩、李大力一脸呆滞。
王耀摇了摇头道:“朽木不可雕也。你们看,这一个小小的印章,可以通过反刻字,再将之印出来。倘若,这印章再做大一些呢?连成排再扩展成面,那将会如何?”
王耀这一开导。
林浩和李大力二人被瞬间被点悟了。
李大力欣喜道:“陛下,臣明白了。这玩意儿,没有任何难度,臣一定可以做出来。”
反观林浩,则是夸赞道:“陛下之才情,真乃当世第一。有了此法,确实是比人工抄写要快了太多。另外,只要‘模板’没有问题,就不会出差错。妙啊,实在是妙。”
兀自笑笑。
说起来,这并不是王耀想法通天。
事实上,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而这项技术,正是华夏古代另外一项四大发明——印刷术!
言归正传。
见知识的载体……或者说是书籍的问题,已经算是被解决了。
至此。
顿了顿,林浩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请问陛下,你打算普及的教育,是什么?”
“四书五经、九章算术还有一些农业生产知识,暂时就这些了。”
“嗯。”
沉吟一声。
林浩点了点头,再道:“陛下,诚然这些,是可以广开民智的。只是,老百姓们学聪明了,小心思……也就多了!”
听到这,王耀算是听明白了。
怪不得林浩此前,虽没有正面反对,可话里话外,对王耀想要普及教育的想法,是不太支持的。
究其原因,就是在这!
的确。
无论是王耀上一世的华夏古代,还是当世之前一些已然覆灭的前朝,他们的基本国策之一,都有——愚民!
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如林浩所担心的那般,一旦广开民智,大家都变聪明了,这人的心思,自然而然也就多了,保不齐,就会生出什么歪心思。
当然。
想要解决,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见,王耀淡淡道:“林爱卿,你的担心倒也正常也不多余。不过,朕是有应对之策的。那便是,在上述传授的知识外,还要再加一门——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
林浩不解。
对此,王耀解释道:“譬如,在各门用纸张编订成书籍课本的首页,统统写上这么一句话——大夏是天下万民、百姓们的大夏,大夏的法律会保护他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嗯,这句话,一样也要写进律法中。
按照这个思路,可以进行一番扩展。向老百姓说明,他们的权利以及义务,让其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是大夏的一份子。二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轰隆隆!
王耀的这几句话,仿佛是醍醐灌顶,一下子便让林浩豁然开朗了。
要知道,林浩上述的担忧,有一个隐藏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老百姓,对大夏没有多少认同和归属感,如此,才会被有心人、“聪明人”所蛊惑。
而王耀口中的思想教育,几乎可以完美解决这一大隐患。
到了这一步,林浩不再唱反调了。
他先是朝王耀一拜,再起身道:“陛下,你尽管吩咐,臣定当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助力陛下,完成此项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伟业。”
“没这么夸张。林爱卿,起来吧。”
王耀笑道:“只要你尽心完成自己的分内之事,这项政策推广到整个大夏,应该是不难的。最多一两年,便可全面普及开来。”
接下来。
王耀、林浩、李大力君臣三人,敲定了此中的一些细节。
比如,教书匠的问题。
放眼整个大夏,虽读书人总量不多,可每一个乡镇、村落,少说都是有几位的,实在没有,也可从邻近的地方调取。
至于他们的工钱……大夏国库出一部分,余下的,可以从本地募集。
毕竟,这件事,对每个地方的老百姓们而言,都是利好的。
再比如,教育的年限,商议之下,暂定为……六年。
正常。
单四书五经、九章算术、农业知识、思想教育,这四门课程,学上六年,差不多也足够了。
最后,因这一项政策,是大夏公立的,学生并不需要出钱,甚至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要入学。
所以,王耀将其命名为——基础义务教育!
当这一切讨论完毕。
等几天后,王耀于朝堂之上,将这一切说给文武百官听时,这一回大家基本上都选择了赞成。
……
两个月过去。
伴随着第一批教材印刷完毕。
帝都洛阳,连同周边的一些地区,便开始正式实施了。
眼见自己一项项的举措,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运转着,促使整个大夏,无论是国力、资源亦或教育,都在节节攀升中,王耀的心情,那是相当的不错。
直到某一天。
早朝上。
兵部尚书秦立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要事要奏。约莫半月前,北方狼族侵扰我大夏边境。致使边陲小镇、村落,有十多个遇袭遭难。百姓伤亡人数近千,钱粮、牛羊、家畜家禽损失难以统计。还望圣上下令反击,以正大夏天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