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一样的碰头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宇航集团来这里的原因就简单了。
    这个以集团为名的机构,背后可是管理着中州航天器发射、测绘等权限和相关设备的中州航天官方部门,他们不来谁也别想上天。
    而航天研究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是一个超级复杂的体系,说是人类科技集合体的结晶也不为过。
    再加上桃醉手里现在有大笔资金,提前展开研究也是刚刚好。
    而且这个领域的研究也不是只进不出的,不管是以‘州’为单位还是企业,对航天领域的科研投资,都能产生丰厚的回报,这可以算是经过验证的真理。
    “而且我们铸梦集团的智能控制、高性能碳基材料以及高精度机床等几个方面的优势,都比较契合航天飞机的研发工作。
    在技术层面上,我也比较看好这条路线。”
    如果说桃醉之前说的避免资源浪费的理由在座的各位都只是莞尔一笑的话,那么他这个言论一出,现场的科研大佬们就都不淡定了。
    “你认为这条路线大有可为?”
    桃醉点头:“我认为时机已经初步成熟了。”
    他的回答很有特点,几位科研大佬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技术成熟的话,航天飞机绝对比火箭更适合大规模航天发射任务,这不是什么值得讨论的问题。
    问题是现在航天飞机这条技术路线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最重要的就是成本。
    不说别的,火箭都能把燃料管子和发动机回收了,航天飞机还得背几个大罐子上天,就算也应用了回收技术,那还不如直接用带发动机的罐子把入轨的设备送上天来得直接。
    而且航天飞机的总体太过于复杂,每次任务之后都需要拆解检查,这个检查过程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是海量的。
    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次发射任务的安全性。
    都不说航天飞机和配套的推进器的成本,就是这个检查需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都足以让现在蔚蓝的各大机构放弃航天飞机,选择直接回收火箭。
    所以桃醉说的‘初步成熟’是很有深度的,表示他了解航天飞机这条技术路线的各种难题和弊端。
    “关于初步成熟能详细的说说么?”一位大佬问道。
    “暂且先不谈技术问题,就先说设计理念。
    以前航天飞机刚刚出现的时候计算机技术还不够成熟,很难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
    所以航天飞机都需要至少两三个驾驶员,也就需要配套的维生系统,降低了航天飞机的载荷的同时还增加了航天人员的危险性。
    但是航天主要的任务都是把更多的物资投送到太空,如果我们实现航天飞机无人化,就能降低航天飞机的复杂性,也就降低了大量的成成本,变相增加安全性。”
    众位大佬点头,不是他们同意桃醉的观点,而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数据,以及铸梦集团在人工智能上的成就,让他们很难反驳桃醉。
    而且众所周知,航天飞机是有过无人驾驶的实验的,证明无人驾驶确实也是可以实现的。
    不过桃醉的设想更加的极端,他既然直接就想放弃维生系统,从根子上实现无人化。
    但是相对来讲,不出现人员伤亡只有经济损失,再加上有铸梦集团作为大金主,这个方案确实非常值得一试。
    毕竟相对来讲,科技院即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又积累的数据,还不用担心失败带来的影响,可以说好处得到不少,损失基本没有。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还真找不到什么理由拒绝桃醉,或者说拒绝铸梦集团所代表的那笔巨大的科研资源。
    “还有就是随着我们中州航天技术、以及遥感、测绘等领域的发展,我们在这些方面已经都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至于航天飞机的隔热系统,我们铸梦集团在碳基复合新材料领域也算是有些建树,我觉得我们完全有条件可以试着先做一套验证设备。”
    说着,桃醉点开自己的平板,控制会场的投影设备播放了一段特效合成视频。
    视频中一台有着六个发动机的双体飞机背负着一架航天飞机在跑道上滑行而起,向着天空飞去。
    在飞行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可以看到双体机的喷气发动机关闭,机体尾部的火箭发动机开启,继续推动这个组合向着更高的天空飞去。
    在飞行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双体机和航天飞机脱离,航天飞机靠着自己的动力系统飞向太空,最终进入轨道。
    而双体机也在自己的各种姿态调节器的控制下,控制好飞行姿态直到喷气发动机点火,像正常的飞机一样降落在了机场。
    最后航天飞机在完成太空任务之后,也借助自身的姿态控制系统安全的返回了机场。
    “你居然想用这种方法解决航天飞机的发射问题?”
    桃醉点头:“取消了维生系统之后,我们就能携带更多的燃料,机体的设计要求也将会得到降低。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能够有更多的空间解决其他的问题。
    所以为了优化这种优势,这套背负式入轨系统是全无人化的。
    当然,这只是我基于现在我知道的科技以及我们的工业能力设想的一个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也只是理论上可行而已。”
    在场的各位大佬互相看了看,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艳。
    “桃总,你视频里的双体机的连接部分不是单一的机翼,而是前后环状双翼相连,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升力和结构强度吧?”
    桃醉点头:“因为外形原因,它被命名为蝠鲼,是我随手设计的。
    虽然有模型和虚拟飞行测试,但没有经过实际的风洞测验,所以也只能算是玩笑之作,大家不必当真。
    不过外州有用于高空火箭发射平台的大型双体机,证明这个技术路线本身还是没问题的。
    作为一种无人化托载工具,这种飞机无非就是升力和升限的要求,我觉得可以放心大胆的设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