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倘若用中宗,恐怕有影射高娘娘如则天皇后的意思。还是宣宗较好。”别在庙号上骂高娘娘,她很好。
林玄礼想了想:[确实是,我那不怎么亲爱的祖母高滔滔,她哪能和武则天相提并论啊,差得远了好不好。如果是武则天,王安石可能会被重用,外带几个男宠夺权,神宗打仗不一定会输,以及我有可能被弄死。日哦。六哥你吱声啊?]
[六哥:吱。]
“那就这么定了。六哥要是觉得不满意,我也有话搪塞。”
朱娘娘眼睛一亮:“你梦到过煦儿?”
林玄礼开始胡扯:“是啊。我们俩还是裹着棉袄抱着汤婆子,旁边有一瓶梅花,一壶酒,我跟他说说朝政上烦恼的事,六哥给我讲讲,该怎么办。他叫我要有耐心,别只顾着玩。就这样。”
朱娘娘含着泪掏手帕给他擦眼泪:“别哭了。佶儿,你是官家了,别再哭了。你小时候都不哭呢,好孩子,你上次哭的这么凶,还是陈妹妹去世的时候。”
林玄礼肆无忌惮的哭了一会,然后骂史官:“这时候你还不停笔,有什么可写的!”
史官垂着头:“官家,您一直在说话,臣只能记下来。”
林玄礼:“……”
朱娘娘:“噗。好了好了,佶儿,一直都是这样的。别不好意思,这些东西都不给人看,得等到修本纪时,才拿出来呢。”
他没见那两名孕妇,不太合适,只是叫人赐给她们金银和观音像。回宫去一挥而就。
下旨,宣布先帝庙号为宣宗。
一看就知道旨意是官家亲自写的,朝臣可不敢吹嘘先帝‘功盖汉文,德比唐宗’。旨意还明晃晃的表示出于谦逊的原因,勉勉强强的表示我哥和汉宣帝一样艰难不易,以及为了避免骂到宣仁圣烈皇后,没用中宗这个更适合他的封号。没有发明一个和太宗一样酷炫的庙号,我很遗憾。
哭过这一次之后倒觉得神清气爽,晚上和王繁英互殴了一阵,更是神清气爽。
选了一个合适的官员带着礼物出发,前往辽国,给那位‘好朋友’送去祝福和贺喜。
……
端午节,一大早就吃粽子和咸鸭蛋。抱着俩小侄女,带着两位太后,以及皇后,还有兄弟姐妹一大堆人,浩浩荡荡去看龙舟竞渡。
节后,开始接见有可能在曾布升级之后顶替曾布的官员,以及其他可以当丞相,既不和章惇一党,又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官员。苏轼和苏辙肯定不行,俩人虽然有才,但是章惇得气疯,而他还是很有用的。
下旨,把李格非提拔为翰林院承旨。调韩忠彦、狄说等人回京。
苏轼进宫面圣:“官家,臣想亲自走遍黄河两岸,校正黄河流域图,再仔细研究河流走势,丈量河道,观察黄河故道,查阅当地记录,看看洪涝之前有无预兆,以及黄河改道的具体情况。”
林玄礼沉吟了一会:“此一去,山高路远,恐怕要两三年光景。”
都走一遍就得半年,何况还要在当地研究调查。苏轼已经六十五六岁了,他都忙完这些事,就要七十岁,现在看起来虽然还很健康,很硬朗,但这太累了。
苏轼笑呵呵的说:“此乃水部分内事。官家重用老臣,臣若能用十年光景,搏得黄河太平无事,岂不美哉。有道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林玄礼沉默良久:“好,准了。”
[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去一展所长,我不能把他们留在身边陪我玩,还不能和没有能力的小废物玩。喵喵喵,朕好难啊。]
下旨,封苏轼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入驻政事堂。赐金鱼袋,玉带。
苏轼在浴桶里扒拉水时听说这消息,赶紧爬出来擦干头发接旨,开心的多吃了一碗红烧肉:“哇。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
……
政事堂中。
章惇刚把胡乱弹劾自己的兵部侍郎找借口丢到广州去,就惊闻苏轼拜相的噩耗,这会成为一个风向标,接下来大批的弹劾都会涌来。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仔细想想,官家虽然没有暗示,但不计前嫌,又有几分偏向自己。
也只好咬咬牙投桃报李,免得惹急了他,被罢相,到那时候一生宏愿都化作灰烟:“苏相公,恭喜。”
苏轼笑了笑,叹了口气:“章相公,此一去山高路远,再见啦。”
章惇一怔,上下打量他,两人都是鬓生华发的年纪了,但当年志向未改:“你要去哪里?”
苏轼惊讶了一刹那,随即笑了起来:“你不知道?啊哈哈哈哈,休想让我告诉你。”你先担心几天把哈哈哈哈。
第116章 可做黄金台
宗泽审视的看着眼前的两个女子。一个自称苗氏,纤细、漂亮,像是僧道一类虽然对国家无益但确实有些出尘的气质,穿了一件朴素的青衣。另一个则自称熊氏,有些木讷,穿了一身黑衣,但不是仆役,有一只手被包裹在夹板里。
两人看起来有一种微妙的、类似于夫妻的关系,而非普通的手帕交。看神情也姿态,也不是普通的畏官,更像是因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
他在地方上见过这种,俩女户就悄悄的住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官府不管这种事,反正明面上就说是姐妹,如同俩光棍搭伙过日子号称是兄弟一样。
这两个女子来到天授院,说得过天授,想要借一些钱,提交的三张纸上有些东西,看起来似真似假,就被带到他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