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84章 ??守旧派的危害(求票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个忠诚度这么高,那说明余石肯定不是因为收了金国的贿赂才为金国说话。
    毕竟若是那样,这是通敌,忠诚度怎会这么高?
    那只有一个原因,守旧、迂腐。
    大夏朝堂有个现象很奇怪,对外都是软脚虾。
    对内,尤其是对他这个皇上,这些大臣一个个都变的不怕死起来。
    甚至有很多言官,觉得他只要在皇上面前敢说,敢反对皇上,那就是正确的,那是忠言逆耳。
    这类人,现代有个词总结过,叫守旧派。
    就比如这次的援助吧,别人稍微给你点好处,一群守旧派就觉得自己是泱泱大国,应该给予援助。
    丝毫不去考虑,拿了援助之后,金国万一靠着援助发展,变强了怎么办?
    这类守旧派从古至今就有很多。
    近点的,比如大明,天启皇帝时期。
    那时候明军面对清军,已经是屡战屡败,根本不是清军对手。
    这时候,一些脑子灵活的将领不甘心失败,认为自己的力量既然无法抗衡清军的八旗部队,那么可以寻找外部力量,来帮助自己。
    当时的内阁次辅徐光启听到将领们建议,也觉得非常好,因为他接触过西学,知道西学这些年的发展很好。
    尤其是他们的枪械大炮,船只军械,比他们先进不知道多少。
    于是,他将此事告诉天启皇帝,希望他批准寻找外援请求。
    当时寻求的外援是葡萄牙人。
    因为葡萄牙当时租了澳岛,很方便联系。
    可惜这天启性格优柔寡断。
    由于朝中有一批守旧派,这些守旧派认为他们大明泱泱大国,怎么能寻求海外蛮夷帮助?
    传出去,他们大明有何颜面?
    天呐,这时候国都要亡了,居然还讲面子。
    于是。
    这些守旧派恨不得以死明志,不停上奏,希望天启皇帝不要寻求外援。
    否则就骂皇上,骂他昏君,丢大明的脸。
    天启皇帝架不住这群守旧派的轮番轰炸,最终找了个理由,将已经到达的葡萄牙人送走了。
    葡萄牙人虽然走了,但还是留下了很多技术和武器装备。
    而且很多明朝士兵也经受了他们一段时间训练。
    之后和八旗军的战斗中,这些士兵利用葡萄牙的火器,竟然连续几次将八旗军打败。
    这样的结果,震惊天启皇帝,震惊一群武将。
    要知道,清军八旗军的强大,已经深入大明人心,很多时候一开仗,大明军队很容易溃散。
    而有了这批火器,竟然连打几次大胜仗。
    这次,天启皇帝倒是学聪明了,不顾守旧派如何上奏,如何辱骂,天启皇帝都要把外援请进来。
    因为他明白,再不请过来,大明就亡了。
    再次将葡萄牙人请来,葡萄牙人倒也挺上道,派遣了十几个军械师,以及一群教官,共计三十多人派遣去明朝。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新式武器。
    著名的红衣大炮,就是此时拿来的。
    有了这些武器加入,大明士兵战斗力暴增,尤其是红衣大炮,重挫清军。
    对面的努尔哈赤,当时就感觉到非常疑惑,怎么明军一下子如此神勇?武器如此先进?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于是派出探子,这才知道明朝求援葡萄牙。
    之后努尔哈赤策反了将军孔有德。
    孔有德在投降的时候,不仅杀了葡萄牙的军械师,而且还带去了先进的红衣大炮。
    此时天启皇帝已经驾崩,上台的是崇祯。
    崇祯在徐光启的请求下,希望再派人去葡萄牙,请求支援。
    崇祯知道事情紧急,亲自写了书信,送去葡萄牙。
    葡萄牙还是很上道。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原因,他们驻军在澳门。
    崇祯的理由是:因澳门是大明皇帝的领地,故在此情急之下应该效力,以谢皇恩。
    葡萄牙没理由不派兵过来,也不希望大明改朝换代。
    于是。
    这次不但派来大量装备,更是派出了300个军械师和教官。
    这批人用得好,绝对会让明朝战斗力暴增,就算灭不了八旗军,也能为明朝留下喘息的机会。
    可没想到,
    这批人刚刚到,就被崇祯找了个理由送走了。
    原因很可笑。
    正是一批守旧派说,认为天朝是火器的发源地,现在居然使用外邦的火器来救自己,大明颜面何存?
    若是如此,这个仗,就算胜利了,也不光彩。
    胜之不武。
    《明实录》里面记载,崇祯宠臣,时任礼科给事中的卢兆龙说道:
    “堂堂天朝,精通火器,能习先臣戚继光之传者,亦自有人,何事外招远夷,贻忧内地,使之窥我虗实。熟我情形,更笑我天朝之无人也?”
    就这样,耳根子软的崇祯就让葡萄牙人走了。
    之后,战争自然是兵败如山倒。
    后世人评价:这次,其实是大明最后的希望。
    这些人用好了,解决清朝,扫平李自成,不在话下。
    林重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想过,也许崇祯在煤山吊死的时候,肯定很后悔听信谗言了吧。
    这就是守旧派的危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大明农民军起义,已经招安了很多一部分,武将提议,这类人都应该赶尽杀绝,至少把领头的全部杀死。
    但,皇帝拒绝了,说做人不能言而无信。
    其实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占据上风,农民军只剩下李自成一支部队。
    李自成被打的丢盔弃甲,身边只剩下14人。
    可就因为放过了这批人,之后第二年,这批人出尔反尔,再次反叛。
    汇合李自成,直接让李自成做大。
    农民军席卷全国,让李自成拥兵百万。
    李自成杀过来的时候,崇祯想要迁都,但觉得丢脸,硬是拖着没迁都。
    后来一个藩王来救他,却被他以‘祖上有训,藩王不得入京’为由,打入大牢。
    要知道,那个藩王是来救他的啊。
    这也导致了,后期,崇祯被李自成部队围困,根本没人来愿意救他。
    当时的情况是,崇祯信任文臣,文臣可以犯错,但武将不行。
    武将哪怕忠诚于他,只要一件事做错,那就得死。
    这样,寒了多少武将的心。
    以至于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硬生生拖着没来救……
    最后李自成杀入京城,崇祯自缢。
    某种意义上来说,崇祯其实也是守旧派。
    那些大臣,他们或许很忠诚,可没什么能力,更没远见。
    国都要亡了,还想着颜面,还想着什么泱泱大国,简直可笑。
    扯远了。
    林重将思绪拉回,目光看着余石。
    这个余石,在林重看来,已经是属于无能的这类人了。
    林重呵呵一笑,说道:“余卿,金国使节那边都没催,你急什么?”
    “臣是关心我大夏颜面。”
    “朕问你,大夏颜面重要,还是百姓贫苦重要?还是大夏安全重要?”
    “这…”
    听到林重质问,余石一滞。
    林重继续道:“朕就告诉你,金国提出的援助,需要从民间采购,用的是百姓税收,现如今,我大夏百姓贫苦,内乱不断,你却拿百姓税收,去援助金国。你怎么不拿自家的财产去援助?合着花的不是你的银子,是不是?”
    “这……”余石一下子被问住。
    他刚刚这么说,其实也只想装个逼,让皇上觉得他能干。
    先帝时期就是这样,越是反对皇上,越能得到重视。
    可没想到,他逼没装成,反而被训斥了一番。
    “皇上息怒,余大人也只是想为皇上分忧。”
    一个大臣连忙给他求情。
    余石连忙点头:“皇上息怒,臣知罪了。”
    林重冷冷道:“希望你是真的知道自己错了,众卿都听着,朕治理国事,只有一条,百姓安乐,国富民强!”
    “什么国家颜面,什么泱泱大国,这些只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这些都是假的,没用的虚名而已。”
    “朕,要的是到手的实打实好处,而不是虚名。”
    “都记住,百姓是水,我们为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要是不能维护好百姓利益,用百姓的利益去养活外邦,那么……这些虚名,不要也罢。”
    “都知道了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