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小人物也敢妄想驱狼吞虎?
十日之后,哈密城池。
大元肃王,大明哈密王纳忽里,率一众哈密贵族亲自出城迎接前来驰援的帖木儿帝国大军。
哈密城居平川之中,周围城宽不过三四里,惟有东北二城门。
人民数百,住矮土房,城东有溪流,水西南流,果林二三处,种楸杏而已。
蒙古族、回回族杂处于此,衣服礼俗各有不同。
哈密号称一国,人口实则还不如大明一城镇,奈何哈密国地处天山东部战略要地,是西域和中亚各地派往中土的贡使及往来内地商旅必经之路,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故而成为了兵家必夺之地。
基于这特殊的地理位置,哈密虽然建国时间很短,但这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却很长,就像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钉子户,尽管外面风骤雨急,哈密却始终屹立不倒。
哈密依附过波斯、阿拉伯、蒙古甚至大明,却始终保持着自己与世隔绝的独立性。
三姓家奴这个词语,用来形容在各国夹缝中挣扎求生的哈密国而言,再适合不过了。
纳忽里历经大元帝国与大明帝国政权交替的动荡时代,本身乃是元威武西宁王出伯后裔,察合台系,元末纳忽里以威武王身份镇守哈密地区,后元廷改封为肃王,元亡以后,纳忽里拥兵自立,建立了哈密国。
但称王自立的好日子还未过上几年,洪武十三年明军渐逼哈密城,纳忽里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向明朝纳贡称臣。
但论及血脉远近,纳忽里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察合台系蒙古贵族,自然不愿给大明做一条老实巴交、摇尾乞怜的舔狗,故而选择两边骑墙,在大明帝国与帖木儿帝国之间摇摆不定,当起了一个“双面间谍”,试图以此维护哈密的独立性,继续称王自立。
奈何前些时日明军突然进军河西走廊,兵锋直指哈密之地,即便纳忽里再愚蠢,都看明白了此次明军突然兴兵进犯的决心与目的。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可怜兮兮的哈密王只得向帖木儿帝国求援,希望大帝帖木儿看在哈密这块战略要地的份儿,出兵击退明军。
能不能驱狼吞虎,纳忽里并不能保证,但即便将哈密送给承袭察合台汗国衣钵的帖木儿帝国,也比被大明帝国强占要好的多!
正暗自思索间,远处却是出现一队铁骑,为首之人其面横阔,而上下有颧骨,眼无上纹,髪须绝少,行状颇丑,浑身却透露着剽悍杀气,赫然正是大帝帖木儿的次子奥马尔!
“纳忽里参见殿下!”
还未等奥马尔勒马止步,纳忽里便迫不及待地跪倒在地,身后的哈密贵族尽皆如此,可谓是给足了奥马尔面子。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奥马尔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居高临下地询问起了明军的动向。
在得知明军仅是驻军在肃州城,肃清歼灭盘踞游牧在甘肃境内的各族子民时,这位大帝次子面色显得有些不好看。
自幼随父征战中亚,奥马尔虽然骁勇善战,却也不是个蠢货,至少他十分清楚沙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
明军明明有着大好机会攻占哈密,却始终龟缩在肃州城中不出,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难道那明军统帅是个蠢货,还是说他们此次并无进军哈密的意思?
二人交谈之间,铁骑身后却是再次出现了动静,一队突厥轻骑兵突兀出现,而后便是服饰各异的轻步兵、弓箭手、骆驼骑兵、大弓手接连登场,直到密密麻麻的呼罗珊重步兵与具甲重骑兵出现在视线之中,整个哈密忍不住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雀跃之声。
猩红狰狞的星月战旗之下,一波斯呼罗珊男子缓缓而来。
卷发,多为黑色,眼睛大而稍圆,向内深陷,脸颊蓄起了圈脸胡,身着传统的白色长袍,显得文静儒雅到了极致。
这哪像是一位帝国大将,分明就是一个虔诚到了极致的穆斯林!
但此人正是威震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大将,呼罗珊军团唯一军团长,艾布·穆斯林!
呼罗珊男子行至近前,仅是扫了纳忽里一眼,似乎对其彻底失去了兴致,同奥马尔简短交流之后,对纳忽里留下来一句他听不懂的话,便径直策马进入了哈密城中。
纳忽里心中“咯噔”一跳,讪讪开口询问道:“殿下,方才他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奥马尔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个弹丸小国之主,又扫了一眼城墙低矮的哈密城池,这才满脸戏谑地回答道:“小人物也敢妄想驱狼吞虎?”
纳忽里:“!!!”
进驻哈密城后,因这座城池实在太小,八万大军根本无处扎营,奥马尔与艾布·穆斯林只得围绕哈密城池四周安营扎寨,最外围自然是呼罗珊军团的仆从军。
突厥轻骑兵已经作为斥候游骑兵东进,前去刺探明军动向,作为曾经能够与盛唐帝国掰掰腕子的强大存在,即便突厥轻骑兵衰落已久,也不是大明铁骑可以一击而歼灭的弱小存在。
唐高祖李渊有言:“突厥轻骑兵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钱,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
突厥轻骑兵的长处,就在骑射二字,在作战中没有固定的阵型,就如同大风肆掠一般席卷敌人。
而他们的武器正是弓箭和弯刀,使用弓箭射击的骑射能力堪称一绝,其身上穿的是类似于皮甲的轻薄防护服,这使得突厥骑兵能在作战中尽最大的可能减小自己的伤亡,进而消灭更多的敌人。
而在战术方面,突厥轻骑兵最擅长骑射和机动进攻反击,这些战术虽然是相对传统的游牧民族骑兵战术,却在突厥轻骑兵手中重新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光彩。
至少当初呼罗珊军团为了降服这支突厥轻骑兵,便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多数阵亡士卒都是被其活生生地风筝到死。
也正是因为这支突厥游骑兵擅长骑射和机动进攻反击,强大的机动能力与进攻能力奠定了他们在呼罗珊军团乃至帖木儿帝国六大军团之中的重要地位。
这样一支战力强悍的突厥轻骑兵被艾布·穆斯林派出去作为斥候游骑兵,侦查十万明军的动向,足以见其对此次大战的重视程度。
主帐之中,艾布·穆斯林毫不介意地坐在了主位之上,用不太熟练的蒙古语,对一旁战战兢兢的纳忽里出言道:“哈密王,说说这支明军的统帅,傅友德吧!”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即便艾布·穆斯林对此次大战充满了信心,但他深知全力以赴的道理。
这句话似乎放在大明,叫做“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作者题外话】:血腥大战役开始啦,兄弟们燃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