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57章武靖公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朱老四和道衍和尚在云南搞风搞雨,朱某人自然无从得知。
    即便他知道,那也是远在京师,鞭长莫及,何况眼下他也没有精力关注此事了!
    李文忠这一次当朝死谏,闹得整个京师沸沸扬扬,各种言论甚嚣尘上。
    李仕鲁、韩宜可等忠良之臣多次上疏,试图救出曹国公,李善长、徐天德等朝堂巨头也亦是纷纷上奏,就连征战在外的冯胜、汤和等人皆纷纷声援,足以见李文忠这位帝国之狼分量有多重!
    诚然,满朝文武因种种原因明哲保身,但也不代表着他们能够坐视李文忠就此丧命!
    那可是李文忠啊!
    洪武年间,唯一能够硬刚太祖爷的肱骨重臣!
    这个家伙,打仗之时狡猾无比,但涉及朝政之时却变成了一根死脑筋,官位升得越高,却是越发认死理!
    即便皇上做错了,为了国家大计,为了大明稳固,他也敢直言不讳地硬刚!
    比如说,他这最后抵命三谏,无人能够想象,文忠上朝离家时,心中抱着什么的心情!
    但是太祖爷对此却是置若罔闻,始终将忠义无双文忠公羁押在诏狱之内,甚至严禁任何人见他!
    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帝国之狼这次的确做得太出格了!
    前两件事还好,可以说是小事,最多大不了会惹来太祖爷一阵斥责,但最后一件事,可就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太祖爷想要借助胡逆一案,大肆屠戮功臣勋戚,以稳固老朱家的至尊地位。
    这是满朝文武心知肚明之事,但是无人敢提及!
    李文忠倒好,不但提了,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堂而皇之地讲了出来!
    这让太祖爷如何不怒?
    这让朱元璋如何自处?
    有些话,是不能放在台面上讲的!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朱某人琢磨良久,终于找到较为稳妥的办法,果断出手了!
    而铁骨铮铮朱某人制定的措施,却还是那“老三样”————舆论手段,集结民心,曲线救国!
    毕竟想要正面与太祖爷硬刚,或者试图劝说老爷子回心转意,放过李文忠,这些策略都不太现实!
    唯有曲线救国,才是上上之策!
    于是乎造谣小能手李弘毅再次登场,但这次并非是造谣,而是造势!
    小凤凰拿着自家公子连夜写好的《武靖公传》,夜以继日地在自家书局刊印了足足上万份,而后将其……扔遍了大街小巷!
    这,才是真正的舆论手段!
    朱雄英正是要让整个京师都知道李文忠对大明的功绩,要整个天下都认识这位忠义无双的帝国之狼,从而替其增添一个护身符!
    《武靖公传》:“姓李氏,名文忠,幼名‘保儿’,濠州东乡之民也……”
    “至正十七年,公年十九,以舍人身份率上亲卫支援池州,败赵普胜,连下青阳、太平四县,转战浙江,攻破建德……”
    “至正二十二年,张士诚猛攻诸全,公临危不乱,以诡言喝退张十万大军,夜半时分率军突袭,大败张士诚……”
    “至正二十三年,公于义乌血战,大败谢再兴……”
    “至正二十五年,新城之战,公亲冒敌矢,冲锋陷阵,大败敌军……”
    “洪武二年,公以偏将军身份追随常十万挥师北伐,获悉太原被围告急,公亲率大军疾驰支援……殊死作战……大破北元……”
    “洪武三年……公率军远征漠北……”
    “洪武四年……公受命督抚四川……”
    “洪武六年……公进军丰州擒杀元寇……”
    “洪武十年……公奔袭洮州平叛……”
    “公器量沉宏,好学饬行,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为不世名将!”
    “然公性刚介,为官为民,披肝沥胆,针砭时弊,屡屡犯颜直谏,终致牢狱之灾!”
    这篇《武靖公传》以说书人的口吻,简短却有力地塑造出了忠义无双李文忠的经典绝色,以致于无数文人士子看罢之后忍不住怒发冲冠,仰天长叹!
    更为令人叫绝的是篇章末尾,那首名为《咏煤炭》的托物言志诗,令人读罢之后久久难以释怀!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全诗八句,句句比喻,语语双关,运笔自如,情感深沉,意蕴浑然!
    此诗借煤炭的燃烧来表达忧国忧民之心、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之志,处处以煤炭自喻,咏煤炭实即咏人,咏的是谁自不言而喻!
    此诗搭配上这传记,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脍炙人口!真是脍炙人口啊!”
    “就是不知道这位于姓诗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会有如此惊艳绝伦的诗才!”
    一众文人士子聚拢在一起,神态激动地讨论着这传这诗,几乎是人手一张,无一例外!
    一士子突然惊叫道:“不对!文忠公不是受封曹国公吗?为何这传记名为‘武靖公’?”
    众人:“???”
    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啊!
    不应该叫《曹国公传》吗?
    就在一众士子颇为摸不着头脑时,一老儒慨叹道:“武靖乃是谥号,写此文之人,已然对救出文忠公不抱信心了!”
    众人:“!!!”
    这竟然是谥号!
    文忠公,谥号“武靖”!
    但是他还没有死啊!
    如此一位为国为民的忠正贤良,怎么能死?
    难道皇上就如此昏庸吗?
    “不行!我要去锦衣卫镇抚司!”
    一士子面色涨红地暴喝道:“我辈士子,当兴家国,正衣冠,养浩然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现今文忠公有难,正是我辈士子仗义执言,直抒胸臆之际,诸君可愿同行?”
    “刘某愿往!”
    “哈哈!理应如此!岂可让文忠公看扁我辈士子?”
    “还有我!”
    “算上我一个!”
    原来越多的士子应声而来,纷纷加入了游行队伍,就连不少百姓闻言,也自发地跟在了后面。
    百姓朴素,却并不愚蠢!
    谁是好官,谁是奸臣,他们一眼就认得出来!
    众人气势汹汹地杀向锦衣卫镇抚司,那个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方!
    但是,今日,他们站起来了!
    一传一诗,令他们知道,这天下还有忠义之士!
    一传一诗,令他们相信,这天下还有浩气长存!
    今日,不为其他,只为胸腔之内那股不断沸腾的热血!
    那是,忠义!
    那是,气节!
    【作者题外话】:毛人屠要疯了,毛人屠要疯了,毛人屠要疯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