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五百一十三章 奏章里的玄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迎着众人震撼的目光,桑御史感到,现在就是自己人生的最高光时刻。
    从头到尾操纵廷推,几句话就决定了尚书人选!
    他甚至产生了自己犹如宰相般的幻觉,可惜理智告诉他,自己只是一个代理人而已。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果躲避霍韬的政治追杀了。
    梦醒时分,如此令人惆怅啊。
    本次廷推渐渐进入尾声,至于又剩下的吏部左侍郎,推举出了一个叫黄宗明的,议礼派里最低调的一个。
    当年的站队皇帝的大礼议文官功臣有:张璁、桂萼、方献夫、席书、霍韬、黄宗明等。
    如今张璁、方献夫隐退,桂萼、席书逝世,朝廷里只剩了霍韬、黄宗明。
    当然,嘉靖皇帝现在权威已经树立,也不需要议礼派帮自己吵架了。
    议礼派这个名词将会渐渐从政坛消失,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廷推到此全部结束,结果如下:
    推举户部尚书许赞为吏部尚书,推举原河漕总督王以旂为户部尚书,推举原南京礼部尚书严嵩为礼部尚书,推举吏部左侍郎周用为南京礼部尚书,推举礼部右侍郎黄宗明为吏部左侍郎。
    下一阶段就是将廷推结果上奏给嘉靖皇帝,那就不是普通大臣所能影响的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特别让皇帝碍眼厌烦的人,一般都没事,反正在皇帝眼里都是工具。
    现在所有人更好奇的是,桑御史拿出的那封奏疏,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霍韬和张瓒两个大佬看完后,就果断一起退让了?
    可惜桑御史讳莫如深,什么也不肯说,众人纵然心痒也无奈,总不能逼着桑御史破坏政治道德。
    当然也有像王廷相这样,根本不屑于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找桑御史,直接找背后主谋秦德威不是更明白吗?
    在今日,午后徐妙璇去看弟弟和弟媳了,秦德威也赶紧出门。
    他计划下午去显灵宫偏院,找陶仙姑学习一下宗教文化知识,以备将来与皇帝对答时使用,然后晚上去王师叔家里蹭个饭。
    孰料刚走出大门,就被王廷相堵住了。
    堂堂一个尚书居然亲自跑过来?秦德威诧异的问:“老前辈也想与我顺路走一走?”
    王廷相叹道:“老夫觉得,你我可能产生了一些隔阂,需要进行一次深入坦诚的交流。”
    秦德威无语,王廷相是挺稳重的一个人,怎么也开始抽风?
    两人来到穿堂客厅,秦德威指挥仆役上茶,然后又问道:“老前辈有什么想不开的?说出来让晚辈我开......开解一二。”
    王廷相就回答说:“今日上午这场廷推,你本可以拜托老夫多说几句话,不比那桑御史更有力?
    还有那什么奏疏,老夫也是可以代劳的,又何必麻烦别人?还是你开始与老夫见外了?”
    虽然不是很懂王老前辈此时的心理状态,秦德威还是解释说:“那奏疏,真不适合由老前辈出面拿出来。要是你出了面,那就是大事了!”
    “那里面到底写了什么?”王廷相立刻就问。
    秦德威顾左右而言他的笑道:“也没什么,甚至可能就是过了今天就没用的东西,老前辈管它作甚!不妨再与我说说这个廷推的事情!”
    王廷相很唏嘘的说:“果然是见外了,生分了,居然都不与老夫共享机密了。
    想嘉靖十二年时,你初到京师,举目无靠啊!无事不让老夫预知,无计不与老夫密商。
    现如今,你这翅膀硬了,名标词林,位列华选,已经不需老夫扶持了......”
    秦德威:“......”
    为何这语气和格式有点耳熟?跟谁学的?
    最终秦德威忍无可忍,只好揭开了谜底:“那奏疏里真没有什么,就是弹劾武定侯郭勋!”
    嗯?这个答案让王廷相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弹劾武定侯郭勋的奏章,为何能吓退霍韬?
    秦德威提醒说:“不是弹劾奏章本身下退了霍韬,而是拉着霍韬和张瓒一起签字这个行为,吓退了他们!”
    换成普通人,听到这里也未必能理解,但王廷相心细,立刻就反应过来了。
    “他们两个都不敢在奏疏上联名?”王廷相皱眉想了想,就发现了关键:“他们两个都不愿意弹劾郭勋?那么郭勋与他们两个......那问题可真就大了!”
    说起武定侯郭勋,当初也是靠大礼议起家,因为坚决支持皇帝而极度受宠,嘉靖朝前二十年的第一武臣。
    如今也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实权未必比部院大臣小,堪称近几十年来最有权势的武臣。
    后世有这么一句评价,在大明中期,郭勋是唯一一个能以武臣身份,干涉文官政务的人。
    另外,郭勋郭侯爷还组织编写了《大明英烈传》,特别美化突出了他的祖先郭英......
    话说回来,虽然别人未必清楚,但秦德威却知道,张瓒去年能当兵部尚书,全靠郭勋疏通了嘉靖皇帝。
    其后在王师叔的考察问题上,秦德威又非常敏感的察觉到了兵部与都察院的联动,这里面细思极恐。
    又在第一次廷推上,秦德威这样有心人就能注意到,张瓒确实是根据霍韬意图发言。
    到此秦德威基本可以确定,兵部张瓒真的在配合霍韬,推断起来必定是武定侯郭勋居中协调指挥。
    至于郭勋和霍韬,那当然是有大礼议战友的交情了。
    所以桑御史抛出弹劾郭勋的奏疏后,霍韬和张瓒怎么可能在奏疏上联名签字?
    如果霍韬当时不主动退出,桑御史可以公开奏疏内容,捅出霍韬、张瓒不敢弹劾郭勋的事实!
    然后宣扬他们两个人都受郭勋指挥,不管这是不是事实,说出去就有效果!
    郭勋是武定侯,是武勋武臣,先想想这个身份。
    再想想如果让文官们知道,一个武勋企图借着霍韬操纵吏部尚书推选,还已经控制了一个兵部尚书,霍韬当场会是什么结果?
    在别人眼里,兵部张瓒确实一直在附和霍韬啊,太实锤了!
    所以这个奏疏在群情汹汹的廷推上,在最敏感的关键时刻,可以狙击霍韬,让霍韬放弃和退让。
    王廷相弄明白这里面弯弯绕绕后,长长的叹了口气。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还是新一代年轻人太阴险了?
    你秦德威怎么就能想到,用郭勋这档子没实证“莫须有”的事,去恐吓霍韬和张瓒的?
    就一个推选撕逼的事情,被你秦德威整得一环套一环,云山雾罩谁也看不懂,别人还能有庙堂游戏体验吗?
    秦德威则很想表示,你老王也别说别人阴险,未来飞扬跋扈的郭勋还不是被你们阴死的?
    嘉靖朝因为皇帝奇葩,所以导致奇葩人物也特别多,郭勋也算是其中一个。
    此人自恃君恩,以武臣身份不停干涉政务,插手文官的事情,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想到这里,秦德威不由得又是一番感慨。
    人啊总是贪心不足,在此敬你郭侯爷是条汉子,居然敢与进入巅峰期的文官集团抢饭吃。
    难怪五六年后,王廷相疑似坑了一把郭勋,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似的,送了郭勋进天牢。
    接着夏首辅不惜触怒嘉靖皇帝,也要在牢里下黑手弄死郭侯爷,然后夏首辅又被严嵩抄了后路......
    由此可见,文官们对郭勋是多么厌恶。
    秦德威继续解释:“所以呢,并不是与你老人家见外,实在是你身份高,不适合拿着这样奏疏冲在一线。
    御史弹劾郭勋那是日常撕逼,你王尚书要弹劾郭勋、威逼霍韬张瓒,那就是大规模党争了!
    今天的主要目的是保我师叔上位,所以就不要节外生枝,再弄什么党争了!
    再说了,御史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冲在最前线的炮灰吗!
    御史这样一个七品官,丢了也不心疼。您这样的正二品可不一样,不能轻举妄动。
    还有,这个事已经过去,就不要外传了,老前辈你自己知道就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