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4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东宫难为 作者:浮生闲散

    分卷阅读144

    自己似乎要溺毙在这片情~欲之海中,他死死抓住云阳的腰,似乎在抓住什么救命的稻草……

    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云阳俯身吻上李承勋的眼角,低声安慰他,李承勋迷迷糊糊,只能无意识的“嗯”着……

    其实,就这样永远沉溺其中也好,可以再不顾那些俗事……

    李承勋不知怎么的,心中竟然生出这种奇怪的想法。

    ……

    章一百零三

    裴后做事向来雷厉风行,如今再有不知情的皇帝在一旁帮扶,做事自然更加容易。

    睿宗永宁十年的六月初七,皇太子李承勋于太极宫太极殿加元服,成冠礼,这便是正式成年,可以娶妻参政。

    睿宗永宁十年的七月,睿宗皇帝下选皇太子妃敕,敕曰:“冢嗣元良,家国之庆,人伦之始,在娶元妃。虽吉事尚更于待年,而嘉偶亦深于善教,志于先定,翼选义方,属在德门,遂成好合。在东京委云炜之,西京委裴度,各申旨谕令本宗家长,举言十岁以来嫡女及妹侄孙女,两月内送中书门下,务令宜称,无有不尽。”

    敕的大意便是让两京各家在两月之内将十岁以上的女孩送中书门下候选皇太子妃,长安选妃之事交由裴后的兄长冀国公裴度,洛阳选妃之事交由云阳的父亲汝阳郡王云炜之。

    九月,有司采阅待进止,以太常少卿卢祧女为妃。

    婚期定于永宁十年的十二月十八,皇帝特下敕大赦天下,免税赐勋。

    “天下囚徒,死罪特免,配流岭南远处;徒刑以下特免释放,隶为百姓;诸道征行人家及鳏寡茕独,委州县长官检校忴放差科,使其安业。”

    “免长安、万年百姓,卫士、杂将、工人、乐人等一年之地税;三卫细引飞骑万骑监门长上及礼生有职掌者,各减一年劳。”

    “在京文武官九品以上,见在京外官因公使及当上在京新除五品以上,外官未辞并致仕官朝朔望者,各赐勋一转。东宫官九品以上诸司,更加勋一转。”

    “五礼会使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梁宏特封徐国公,礼会使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九龄特与三品,妃礼会使少府监薛元晦赐紫金鱼袋。”

    “太子妃兄通事舍人卢源特与五品,仍改与五品官。兄吏部常选卢涤特与五品,仍与六品官。”

    “今日应预会官等,各节级以赐物,即宜领取、宴会者所以宣其情,搬锡者所以将其意,公卿百辟,庶知朕心。”

    ……

    九月之后皇帝便免了李承勋的朝事,让他安心准备大婚。量制大婚的礼服,教授礼仪,除却这些便也没什么事。

    裴后依旧不愿见李承勋,李承勋之后几次去宣徽殿起居,都是无功而返。

    东宫的形制与太极宫,大明宫相仿,亦分为前朝与后廷。后廷多是女眷居住,李承勋没有纳过妃妾,故而后廷诸殿一直空在那里,无人居住。太子妃的寝殿在丽正殿,皇帝特命人仔细修缮。同时还让人修缮丽正殿之后的宜秋宜春两殿,用于安置崔十三娘与另一位良娣徐氏。

    婚事将近,东宫中又添置了许多宫监与宫女,渐渐热闹起来。各处都装点上彩绸,缀上霞旗,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天渐寒,李承勋便窝在延英殿里与云阳共商西北军务,有时一天都不会出门一趟。他命人在延英殿侧建了一间厨舍,有时累了便与云阳到厨舍中一起做些吃的,这种日子似乎是在努力的与世隔绝,让自己不受外面那些事情的影响。

    但终究是躲不过,婚礼如期而至。

    永宁十年的十二月十八,李承勋在正午换上礼服离开东宫。东宫率府府兵开道,先至南边的太庙祭拜李氏先灵。

    云阳作为九千率府统领,自然一直紧随在李承勋身边保护。

    太庙之中,礼会使梁宏与陆九龄已经在那里等候,依照礼制自玄元皇帝开始一一告祭,礼毕,李承勋起身对梁宏与陆九龄说道:“梁相,太傅,能否留承勋单独在此片刻。”

    梁宏没料到李承勋会忽然提出这事,有些诧异的转头看着陆九龄。

    陆九龄久在东宫,对李承勋和云阳的事也是知道一二,见李承勋面无喜色,知道他心中难过,便对梁宏说道:“如今时候还早,便依了殿下吧!”

    梁宏与李承勋在朝中共事多时,与李承勋交情匪浅,自然也不为难他。便命人都出去,自己与陆九龄也随后走出太庙。

    云阳是最后一个准备离开的,却在刚刚转身之时被李承勋拉住:“你留下来。”

    云阳听后,点了点头。

    太庙的殿门被关上,李承勋拉着云阳的手走到高祖皇帝的灵位前跪下。

    大唐虽以玄元皇帝李耳为祖,实则创业起居是自高祖李渊为始。高祖皇帝身边的画像是太穆窦皇后的画像,左边是太宗皇帝与文德长孙皇后,再左是中宗皇帝。右边是高宗皇帝与则天顺圣武皇后,再右便是李承勋的祖父明宗皇帝与章德薛皇后。

    除却中宗皇帝的皇后韦氏被贬为庶人,不得入太庙之外,历代皇帝身边皆有皇后相伴。就是曾经称帝的武后,在驾薨之前也要求去帝号,重回李氏太庙中。

    百年如白驹过隙,李氏立国至今,已经六代帝王,期间虽有乱局,但苦心经营,也算未失治世气象。

    李承勋看着历代先祖的画像与灵位,沉默许久,转头对云阳说道:“我们两人的画像既不能共同挂在此处,那等我死后,就把我带去云家祖坟吧!”

    云阳还未回话,便被李承勋拉扯着跪下,跪在了高祖皇帝与太穆窦皇后的画像灵位之前。

    “不孝子孙李承勋叩拜李氏先祖。”李承勋跪在那里,郑重的拜了三下,之后直起身,看着高祖皇帝的画像,认真的说道:“承勋自知娶妃生子乃人伦之始,但负身边之人,非承勋之所愿。承勋今后,不立后,不生子,死后不入太庙,不修陵寝,不以帝号留于史书,但求先祖恕罪。”

    李承勋说完这番话,转头看了一眼云阳,两人便十分默契的又向那灵位拜了三下。

    “虽暂理帝王之职,但承勋绝不敢以江山为儿戏,定当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与朝臣共襄盛世。”李承勋抬头接着认真的说道:“如今,承勋已不敢求先祖谅解,在此告祭,只望先祖佑我大唐盛世无疆。”

    ……

    分卷阅读14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