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7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东宫难为 作者:浮生闲散

    分卷阅读75

    才想到到,从见面到现在,李承期一直没有认真的正眼看过自己。

    “大哥……”李承勋抬手,在李承期眼前晃了晃。

    李承期这时转过头来,面向李承勋,眼中没有半分神采,“阿勋,我已经瞎了九年了。”

    “九年……是那一天吗?”

    李承期点点头:“我在上元节那晚离开,并非是因为德妃哪一场火,也不是读佛经顿悟,而是我的眼睛被人毒瞎了。”

    毒瞎?李承勋知道李承期武功高强,当年与云阳不相上下,普通的刺客根本无法近的了他的身,“是谁?是刺客,还是你身边的人?”

    李承期没有回答,而是接着说道:“我从密道出来,找到了弘易住持,他将我送到徐州找弘济上人。不过因为中毒太深,难以复明。我拜了弘济上人为师,跟他修习佛法医术,后来又去了扬州行商。”

    “毒瞎大哥的是,是大哥很亲近的人吗?”李承勋问道,“宫中御医这么多,大哥却首先想到的是离开,是想保护那个人吧?”

    李承期沉默不语,算是承认了。

    “大哥既然要保护那个人,我就不再问。”

    “大唐不可能要一个瞎子做太子。”李承期神色沉静坦然,而后又轻轻笑道:“所以,今后还是要麻烦阿勋你。”

    李承勋此刻心情沉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刚见面时对李承期说了这么重的话,却没有仔细注意他的眼睛,也没有想到他的离开可能有什么苦衷。

    李承期盲眼时的年纪比自己现在还要小,弄瞎李承期的人必定对他很重要,才会首先想到要保护那个人。那么当时的李承期是怎样的心情面对这一切?李承勋不能想象。

    “还有啊,阿勋,你不该妄自菲薄。”李承期声音温和,“你一直做的很好,换做当年的我,也比不上你。”

    李承勋并未回话,李承期接着道:“带一万人出潼关拒敌,以身试险,这份勇气难能可贵。北上回纥借兵,收复洛阳,平定内乱,又还能为边疆战事保存实力,如此深谋远虑,怎么能说自己做的不够好?”

    “收复洛阳,平定内乱,我并没有做什么。”

    李承期摇摇头,无耐的笑道:“有明君,才能有忠臣。若非你礼贤下士,用人不疑,河南道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收复。”““阿勋,没有人天生就适合做太子。而是你坐到这个位置,然后慢慢去适应这个身份。”

    “可我不想适应这个身份。”一直默不作声的李承勋忽然开口,他并非执着于权势享乐之人。自古以来为太子者,为皇帝者,得以善终的不及一半。

    越是身居高位,越是艰险。兄弟,妻子,儿女都可能反目成仇,看似荣耀的皇室,其实最是冰冷无情,而看似最尊贵的帝王,实则是世上最孤单的人。

    这些年在宫里,看的越清楚,越厌恶,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睿宗皇帝。

    李承期似是察觉出李承勋言语中的厌恶,接着说道:“我在东宫时就算是读一本佛经,也会被人直谏。那时也生过厌恶之心,想过不如生于普通人家,能随性而为,不受拘束。”李承期笑着说道,“但是我眼盲之后,在民间游历,遇到豪强兼并土地,掳平民为奴,官员贪赃枉法,夺人田产。如此种种,才觉察大唐积弊已深,社稷危难。但自己却只是一介布衣,无能为力。国库充裕,而百姓日益贫苦,这是自武后时所施税法所致。边镇尾大不掉,大唐军力外重内轻,是自中宗时土地兼并府兵废弛为始。杜李之乱,非任用番将,而是用人不清;大唐自朝廷,至边疆与州县种种积弊,再至如今,百姓易子而食,死者相枕于道。”

    “民生凋敝,罪在朝廷。”李承勋声音消沉的说道。

    李承期接着又道:“我在民间为商,所能做的只是解燃眉之急。而阿勋你在太子之位,却能做的更多。义仓废弛多年,平籴仓与官仓被地方官倒卖,若是能监察有方,自不会到今日的地步。再者,所谓门第出身,不过是自魏晋以来的旧习,你于危乱倾覆中拯救天下,八柱倾而复正,四维弛而更张,如何坐不起这太子之位?况且士族在朝中独大,才是朝廷最大的弊政,阿勋你今后剪除士族,无身份所缚,便不用有所顾忌。如此看来,我们兄弟几人,只有你最适合这太子之位。”

    李承期自幼便能落笔成章,这一番话说得句句在理,李承勋竟然无从反驳。

    “身居高位虽然艰难,但若尽心尽力,有所作为。便能安抚社稷,慈爱外民,让后世不受今日兵戈饥寒之苦。阿勋你向来仁厚,既然是力所能及,为何不去做?”

    是啊,哀民生艰辛,只是愧疚没有用。既然灾祸已经发生,就应当尽力弥补,防微杜渐,革陈除弊。

    “大哥,我明白你的话。”

    在其位者,自当尽力以其身而谋其政。

    “虽然现在还不甚喜欢这个身份,但我不会消极无为。”李承勋认真的对李承期说道。

    李承期点头,满意的笑了笑:“我相信,多年之后,你必然会庆幸自己今日的选择。”

    李承勋默不作声,片刻之后,又道:“大哥虽不能再做太子,但也可以随我一同回长安。见见父皇母后,还有兄弟姐妹……”

    听到这句话,李承期脸上的笑容忽然收起,神色黯淡的回道:“阿勋,我不会回长安。”

    “只是去见见大家,也不可以吗?”李承勋问道。

    李承期摇摇头:“我此生都不会再回长安。而我尚在人世的消息,你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小熙,云阳,都不要告诉。”

    “为什么相王和云阳也不可以?”李承勋不明白,相王李承熙是李承期最疼爱的弟弟,而云阳是他的至交好友。

    李承期笑道:“昭文太子,早已经不在人世。”

    “可是相王他……他真的……”很可怜。

    李承勋没有把最后那三个字说出来。

    相王的母妃萧丽妃这些年身体不适,鲜少有机会照顾他。而相王自李承期走后,性格阴郁冷漠,每次李承勋见到他,总是孤身一人,寡言少语。

    从前相王虽然脾气不好,但也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知道的人多了,会生出太多麻烦。”李承期淡淡的说道,“今后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可以来徐州找敬之。我能做到的,自当

    分卷阅读7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