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东宫难为 作者:浮生闲散

    分卷阅读29

    日能再来,一则能看出齐王还是挂念圣上的;二则齐王对圣上也已经放心了。刚刚我差婢女回我殿中取这把琴,稍稍给守卫贿赂,就将琴取来,所以皇上,如今还不是无力回天的地步。”

    “皇后你有什么良策,就直说吧!”

    “良策算不上,恐怕还有些冒险。”裴后顿了顿,“如今宫中的金吾卫都听命于齐王,其余禁军被抽调大半出征,而且离得远又无法调动。要说离得最近的,又能与金吾卫相抗横的,就是东宫的十率府。”

    “十率府?”皇帝想了想,“东宫,确实是离得近。只是这十率府该如何调动?朕记得十率府的军符一直在太子手上。”

    “陛下您是大唐的天子,十率府是陛下赐给太子,归根结底还是陛下的十率府。太子调动需要兵符,是因为太子不是十率府真正的主人,而陛下您要调动,只需一道谕令即可。”

    “玉玺在齐王手上,朕如何能有谕令?”

    “所以臣妾才说,此事有风险。”裴后道:“如今只能依陛下手书,差人秘密传到东宫。东宫诸事现今都由谢眺谢詹事主持,不知他见到陛下的手书,会不会相信,即便是相信了,也不知能不能成事。”

    “谢眺?朕对这个人到是没多少印象。你与太子亲近,对这个人可有所了解?”

    “臣妾只听太子提过一次,说他有魏晋风骨,其余就不知道了。”

    “魏晋风骨?”皇帝想了想,道:“试一试吧……总不能什么也不做,看着这朝局继续乱下去。”

    章二十二

    齐王自软禁皇帝,屠没郑氏之后,就控制了朝中的大局。只是他毕竟年轻,对朝堂之事没有多少了解,虽然表面上掌控朝局,实则大权已经旁落到自己的母妃杨氏一族的手中。

    齐王的舅舅杨彦在郑元忠死后就从礼部侍郎升任为中书令,而后如郑氏一样,提拔自己的亲信,排斥异己。

    只是杨氏毕竟比不了郑家,名不正言不顺,朝中重臣不免有些怨言。其中最为不满的就是以相王母妃萧氏一族为首的人。

    晋鲁两地的党争由来已久,因郑氏得势曾平静过一阵子,如今郑氏一倒,两边的人又开始窝里反。

    朝堂上一片大乱,齐王也不懂,就全交给杨彦。杨彦虽然胡来,但也不敢动作太大。

    所以现如今,莫说是平乱了,就是三省六部好好商议个元日朝会的事都商议不了。

    同时,朔方,陇右,河西和桓家的大军自接到宫变的消息后,便在原地按兵不动,不再平乱,静候时局。这到给了杜预喘息的机会。

    唐军和叛军就这样僵持着。

    齐王毕竟气盛,急于平定叛乱,增加自己这边的砝码。可是李承勋留下的将印如今在潼关,没有将印与皇帝的诏书,天下兵马根本无法调动。

    半个月下来,转眼就要到了元日,朝中和朝外的局势都在那僵着,杨彦和齐王的命令根本施号不出去。于是齐王虽然看似掌握了朝局,实则也只是大明宫一隅之地。

    齐王身边的幕僚便开始给齐王出主意,其中一人提议,在元日朝会上继位,尊皇帝为太上皇。

    但又有人说若这样做,恐怕天下不服。

    争议来争议去,最终想了个缓兵之计。

    由杨彦为首推举齐王监国。

    元日那日的朝会十分简单,杜预占据河南,南边各地的官吏无法到长安述职,西北诸军又在河北平乱,各国的使臣也没有来齐,说是元日朝会,实则和平常没有什么差别。

    元日朝会是在丹凤门内大明宫第一殿含元殿中举行。

    由门下侍中梁宏和中书令杨彦为首的百官,在宫门刚开始就在含元殿两侧的翔鸾、栖凤二阁内等候。等到了时间,便从两边的龙尾道整齐有序的进入含元殿中。

    含元殿的主位空悬,皇帝当然没有来。

    等齐王带着金吾卫到了之后,杨彦掂量着时机,示意身边的中书侍郎。

    那中书侍郎站出来说道:“如此元日大朝,竟成了这副样子,成何体统?”

    其余人听了,都缄默不语。

    又听杨彦的另一心腹说道:“如今叛乱未平,皇上已经半个月未上朝,这朝中总得有人主持大局吧!”

    话音刚落,又一人说道:“梁相向来德高望重,这朝中大局由梁相主持再合适不过。”

    门下侍中梁宏就是他们口中的梁相,大唐不可多得的老好人,将明哲保身一词可谓是演绎的淋漓尽致,听了这话,忙说道:“哎呦……这话可不能乱说……”

    一边说一边擦了擦额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前面面无表情的齐王。

    杨彦听后,便故意道:“梁相太自谦了,如今这大局确实由您来最合适……”

    “哎呦,不行不行……老身……咳咳……”梁相捂着嘴咳嗽几声,“老身实在是当不起,咱们还是去请旨圣上吧……”

    一听请旨圣上,齐王不禁有些耐不住气,说道:“父皇还在昏迷不醒,如何请旨?”

    齐王话音一落,满朝都立刻静默不语。

    “哎……圣上龙体欠安,应当由太子监国,可是如今,太子……哎……”又有人假惺惺的来了一句,打破了沉默。

    那人说完之后,朝臣又开始小声议论,齐王扬着头看着前方,不发一语。

    “太子不在了,那就该由年长的皇子来。如今圣上最年长的皇子,不就是齐王了吗?”

    于是终于把话题引到了齐王身上。

    齐王瞥了说话人一眼,而后满意的看了眼杨彦。

    朝中诸人也开始小心翼翼的看着齐王。

    如今殿外的金吾卫都是齐王的人,齐王当日如何逼宫,又如何残杀郑氏一族的事天下皆知,众臣都对齐王心生畏惧,害怕稍微不慎,就会血溅含元殿。

    “梁相,臣以为由齐王来监国,最合适不过。”

    于是又把这事传到了梁宏身上。

    梁宏假装没听明白,对杨彦说道:“杨相,他刚刚说什么?”

    杨彦知道梁宏在装傻,也料定梁宏不敢阻拦,说道:“梁相,他在说让齐王监国……”

    “齐王监国啊……”梁宏重复了一声。

    还未再开口,已有人又说道:“齐王素有贤名,是再合适

    分卷阅读2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